APP下载

诗歌若在,青春就在

2015-05-09欣郁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诗会诗友齐齐哈尔

“诗歌是属于青年人的,而真正的诗人那颗诗的心灵是不老的。”这是著名诗人李风清在第十届明月岛诗会时写下的一句话。今天重读它,令人深思,令人动容,令人不由得想起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那个诗情激荡的岁月。

那是文学热的年代,无数年轻人醉心于文学。文学,会让人忘记艰苦、清贫,变得快乐、富有,为一篇文章的完稿或一首小诗的发表而快乐不已,经常彻夜不眠畅谈文学和梦想;我们,把爱给了文学,把青春给了文学,今天回忆起来,不仅无怨无悔,而且青春的激情瞬间会把自己点燃。

那时候,齐齐哈尔有一支诗歌大军,“老诗人们雄风犹在,中年诗人展示着辉煌,而整个阵容中的青年诗人的崛起尤令人刮目相看。”这是诗人王润成在《北中国诗人名作选》序言中的总结。回顾当时的齐齐哈尔诗坛,青年诗人无疑是最关键的话题,因为他们,诗坛才有朝气,有冲动,有爱情。

差不多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一些青年诗人渐趋成熟,作品不仅登上了《诗刊》、《星星》、《诗潮》、《诗人》、《诗林》、《诗选刊》等专业诗歌刊物,还有人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其中有王新弟、王长军、冰洲(王爱中)、吴煜、李德丰、阎世杰、吕永刚、鲁荒(崔学德)等。

不能不说第一届明月岛诗会,它无疑是一个标志,是齐齐哈尔诗歌创作队伍的第一次“大阅兵”。那是1986年,老中青诗人齐聚一堂,盛况空前。诗会的组织者是时任齐齐哈尔日报社社长、总编的王润成,以及时任《齐齐哈尔日报》副刊主任的李风清。与会的老诗人鲁丁已经60多岁,小诗人崔春雷刚刚16岁。夺得第一名的是李玲,大学刚毕业,风华正茂,以一首柔美的爱情诗《龙沙秋赋》,赢得了大家的喝彩。这个奖颁发给了一位年轻的女诗人,也是颁发给了青春和爱情,并成为了诗友们永久的记忆。

不能不说1990年鹤城青年诗人笔会。这是市文联和《青年文学家》杂志社主办的一次大型活动,齐齐哈尔的初冬,因为这次聚会而成为了一个诗歌的季节。这次笔会的目的和意义,应该说是对齐齐哈尔青年诗歌队伍的一次整体动员,对诗歌创作的一次合力推动。著名诗人、市文联副主席、《青年文学家》主编王新弟在开幕词中说:“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诗人的创作绝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爱好……诗人无疑肩负着时代与人们的重托。”这样的理念,令青年诗人们心潮澎湃。客房里,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诗歌;体育场的台阶上,大家仰望星空谈论诗歌……朗诵、赞扬、争论,年轻的心被诗歌点燃,放射出最温暖的光辉。次年的《青年文学家》二月号,推出了笔会作品选。借此机会,我把当时入选的青年诗人的名字复述一下,算作对诗友们的召唤和问候,他们是:李似弘、王广研、李玲、冰洲、潇潇(崔萍)、欣郁(赵炘煜)、周志强、星雅(郝雅馨)江夏(黄国华)、王志伟。

不能不说第十届明月岛诗会,这时候已经是1995年了。我们坚持着,高擎着诗歌的旗帜坚持着,而整个社会如一艘船,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转舵调头了,文化之岸,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显现出坚持的意义。虽然参赛的诗友、征得的作品比往届少了许多,但是这届诗会,仍不失为一次盛会。《齐齐哈尔日报》以《春华秋实十年路 月岛江天千家诗》为题,用对开大版回顾了诗会十年历程,重新展示了齐齐哈尔诗人阵容,令人格外感慨。这届诗会有李似弘等3人获得一等奖、王宏镝等6人获得二等奖、胡金城等18人获得三等奖。

齐齐哈尔的诗人队伍和诗歌活动像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全国各地著名诗人、评论家、大刊编辑来到这里。专门为明月岛诗会而来的有周鹤、杨子敏、李琦、李松涛、张同吾、梁南、刘畅园、王家新、贺平等;来齐齐哈尔采风、讲学、交流的有舒婷、付天琳、许德民、中流、王燕生、邵燕祥、曾卓、陈光瑞、寇宗鄂等。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我们的诗歌活动增光添彩,更为齐齐哈尔诗人、作者带来了思想的营养,精神的支撑。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为了集中展示齐齐哈尔诗歌创作成就,齐齐哈尔日报社、市文联编辑了几个合集,有《龙沙百家诗萃》、《玫瑰与橄榄》、《爱恋在诗林》、《北中国诗人名作选》。《龙沙百家诗萃》出版于1987年,收录103位诗人、诗作者的诗,其中40岁以下的大约有65位,近70%,可见青年作者整容的强大。这几部诗集,为推介青年诗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说到青年诗人的推介,就不能不说《青年文学家》,这本杂志是本市青年诗人走向全国的一座桥梁,它推介的青年诗人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人之外,还有王丽坤、陆春平、李春溪、马金龙、李伟、刘星洪、王者晶、舟自横、陈钦华、李迎杰……《青年文学家》也是一片沃土,让诗歌的鲜花竞相开放。

诗歌的鲜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我想这样描述我市当时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一点都不为过。可是既然要做一点阐释,就不得不归纳一下。从内容上来看,应该有这样几个主要的方面:乡土、大森林黑土地、生命和青春,以及爱情。我说的是主要方面,当然实际创作要丰富得多。

乡土是永恒的题材,写乡土的诗人一直很多,或者可以说诗人们都写过乡土,齐齐哈尔也是一样。首先我们有著名乡土诗人李风清,当然他是老师级的,我们在此主要谈青年诗人,这些人中常写乡土的有李凤梅、牛殿庆、白帆(徐启发)、王树民、高志军、许长林、张湘麟……这一类诗情感滚烫,语言朴实,他们写土地和庄稼、村庄和草房、父亲和母亲、小河和柳树……他们写得扎实,写得生动,使人们看到了诗歌风景线上的齐齐哈尔。

“大森林黑土地”是当年《青年文学家》的一个诗歌栏目,这个栏目做了很久,并且很有影响,于是也就成为了一种倡导,很多人都跟着走过一段时间。我记得王长军、闫世杰在这个栏目上发的诗,还被收进了《诗选刊》。这一类诗追求辽阔、苍凉、冷峻、深邃,似乎总在寻找这片土地的文化之根,所以也总是带着深深的历史感。由于手边资料有限,仅举一例。“雪原上行走宛若一匹奔鹿/ 绿草间站立就像一座大山/ 茫茫林海里终年漂泊/ ‘四不像就是海上游荡的船”这是王新弟的组诗《北方民族》之《鄂伦春素描》中的几句。必须说说庞壮国,虽然这位仁兄1984年左右就离开了齐齐哈尔,但是他和齐齐哈尔诗坛的联系始终没断,这位在国内很有影响的诗人也是写大森林、黑土地的高手,他这一类诗受到当时青年诗友们的推崇。

吴煜在《履迹》一诗中写道:“静静地/ 白桦又扩展了几圈年轮/ 没有什么话语/ 沉默/ 有时会是一种凝聚/ 顷刻/ 梦里泻出的三原色/ 全都融调在/ 晶莹的空间”这是青春的思索,年轮就是生命的痕迹,青年诗人们的作品里,始终充满着鲜明的、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一类作品,可以说是当年青年诗人们的创作最出彩的部分。阳光、火焰、苹果、花朵、水、飞鸟、陶罐……这些意象反复出现在他们诗中,使他们的诗充满了生命力,这一类诗或清纯,或华美,或精巧,或轻灵,透着时尚味道,作品比较成熟。冰洲、李似弘、欣郁等是此中选手。

爱情诗是女诗人的强项,李玲、吕凤、徐虹印象中都写了不少爱情诗。差不多和所有的爱情诗一样,深情、柔美、细腻是它的特点,而我上面提到的几位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清新。更多的不说了。

再从形式上说说,我知道这样分不是很科学,但是易于表述。

齐齐哈尔写长诗的人不多,吕永刚是我仅能例举出来的一个。有一次活动,吕永刚自告奋勇上去朗诵了一首长诗的片段,有点震撼。

齐齐哈尔写现代诗的也不多,崔春雷算一个,这位是现代诗执着的追随者,也是一个刻苦的实践者,出过一本集子,叫《希祈之地》。倒是有些人游走在现代诗的边缘,两边沾光,使得作品既有现代诗的空灵,又不乏一般新诗的细腻,王广研、徐宇晟等人就有这个特点。

写朗诵诗的人不少,其中黄国华是佼佼者,当然他不止写朗诵诗。“你从秦陶俑古长城征夫的泪里流出/ 脱去染血的战袍和木屐的沉重/ 你从天苍苍野茫茫满弓大雪里流出/ 穿越历史的深思泛滥的寒冬”这是黄国华的《延河断想》片段。从作者的角度讲,写朗诵诗很过瘾,能获得一种酣畅淋漓的感受,如果是在朗诵会上,这样的诗还很受听众欢迎。1991年我市文联搞了一次“镰刀斧头杯诗歌大赛”,就涌现了一批朗诵诗。

20多年过去了,很多诗友已经离开了齐齐哈尔,当年的青年诗人也都步入了中年,可喜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是齐齐哈尔诗歌创作的中坚力量,曾一度停笔的诗友也有很多重新回到了诗歌的队伍中来。不知不觉中,文化回归了,像一丝丝春风悄悄吹进来人们心田。而诗歌,永远如花朵一样在春风中绽放;诗人们,总是伴随着每一首新诗的诞生而年轻。

2012年,市文联、市作家协会创办了扎龙诗会,如今已经办了三届,并在全国诗歌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把诗友们重新召集了起来,为诗歌又开辟出一片沃土。扎龙诗会,是齐齐哈尔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诗歌不老,青春万岁!

猜你喜欢

诗会诗友齐齐哈尔
那达慕诗会
陕图诗会
诗友之声
诗友诗书
诗友诗书
齐齐哈尔老年大学校歌
齐齐哈尔地区一例鹅圆环病毒的PCR诊断
青春诗会与谭克平先生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