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魔女嘉莉》中的厄勒克特拉悲剧

2015-05-09赵心怡谷野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2期

赵心怡 谷野平

摘  要:史蒂芬·金的处女作《魔女嘉莉》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现代恐怖小说的经典。然而国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从精神分析批评的视角出发,引用伊基·弗洛伊德提出的“厄勒克特拉情结”理论,探索小说主角玛格丽特和嘉莉之间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对双方产生的病态而绝望的束缚,这也是这部小说悲剧发生的根源。

关键词:厄勒克特拉情结;精神分析批评;恐怖小说

作者简介:

赵心怡,专业:英语语言文学,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第二作者:谷野平,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主任,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02

1.引言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被誉为美国现代恐怖小说之父。他的著名作品如《肖申克的救赎》、《闪灵》等都曾被拍成电影并票房大热。创作于1973年的《魔女嘉莉》是史蒂芬·金的小说处女作,书中宗教狂热的控制狂母亲玛格丽特·怀特和受尽欺凌想要改变现状的女儿嘉莉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厄勒克特拉悲剧。1976年导演布莱恩·德帕玛指导拍摄的同名电影凭借其出色的影像感染力使这部作品成为了恐怖迷心中的经典。“嘉莉热”在小说诞生的40年中从未平息,改编和借鉴层出不穷。2013年拥有豪华卡司的新版《魔女嘉莉》电影再次将这部作品推上热议的风潮。然而对电影的追捧却缩减了观众对小说本身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对《魔女嘉莉》文本的研究少之又少,傅其林博士从恐怖元素嬗变、多角度故事讲述、跨文类书写和文学视觉化实践四个维度探索了这部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傅其林,2013:115),可以算作对作品最全面的研究了。大多数的非学术影评围绕复仇、校园欺凌和宗教狂热等主题展开。而本文试图从精神分析视角切入,运用母女关系这一理论,探索嘉莉悲剧的成因。

2.厄勒克特拉情节

精神分析批评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等现代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朱立元,2005:57)。“俄狄浦斯情结”作为弗洛伊德的核心理论之一指的是儿童在生殖器期喜爱异性双亲而讨厌同性双亲的心理倾向。俄狄浦斯是一位弑父娶母的希腊神话人物,他代表了男性恋母情结的极端。弗洛伊德曾试图将这一模式照搬到父女关系中,却在实际病例分析时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他终于承认,俄狄浦斯情节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才能应用于解释女孩的发展问题。1931年弗洛伊德得出结论:女性经常不能克服对母亲的依附。他承认这一发现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威胁。实际上母亲的角色在女性成长的道路上具有更加深远复杂的影响。

根据荷兰著名精神分析学家伊基·弗洛伊德的《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关系的悲剧》一书,女孩同男孩一样出生后的第一个爱恋客体都是母亲,母亲成为女孩人生中第一个同性别伴侣和终生榜样。由于相同的生理构成而产生了母女间更加紧密的情感联结。伊基·弗洛伊德认为对于女性而言,和母亲的内在联结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乱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讲,儿童的第一段关系决定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对于女性尤其如此(弗洛伊德,2014:4)。虽然随后女孩也会想要获得父亲的爱(开始俄狄浦斯情结),想要完成个体的独立和母亲分离,但是对母亲的依恋总是无法割裂。因此母女之间形成了一种“分离-认同矛盾”,既爱恨交缠的复杂情感关系。

伊基·弗洛伊德借用荣格发明的“厄勒克特拉情结”一词命名母女关系,作为“俄狄浦斯情结”的补充,用于探索母女之间爱恨纠缠的矛盾关系对双方心理产生的影响。厄勒克特拉也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在欧里庇得斯的作品中,母女关系是这部悲剧的核心。厄勒克特拉缺席的父亲阿伽门农在戏剧中对女儿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厄勒克特拉对母爱极度渴望却又得不到的恨对她的性格和命运产生了绝对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她利用弟弟密谋杀害生母的悲剧。

3.《魔女嘉莉》中的母女关系分析

《魔女嘉莉》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小镇里,玛格丽特是一名狂热的原教旨主义基督徒,她深信《圣经》认为女人天生堕落携有原罪。她自责自己和亡夫的婚姻关系没能维持无性的纯洁状态,并把女儿嘉莉当做这份罪恶的延续。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埃斯特拉·威尔登(Estela Welldon)曾提到母亲刚愎自用的无限权威,如果由一个不太健康的母亲独自把孩子抚养长大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嘉莉一直承受着来自权威母亲的严苛控制,而母亲又是她唯一的避风港,这种矛盾的关系使嘉莉和母亲缔结了“厄勒克特拉情结。”

3.1共生幻想和分离矛盾

共生幻想是指母亲提供给孩子爱,但前提是孩子必须屈从于她的期望,这是一种极强的自恋性联结,它保护着母亲脆弱的自我价值感(弗洛伊德,2014:16)。这种缺乏边界的排他的准亲密关系会给母女带来创伤,因为它不允许发生任何分离,而分离是孩童成长中应有的自主个性化过程。孩子在人格独立的进程中总会试图反抗作为权威的家长。

嘉莉对母亲的第一次反抗发生在她三岁的仲夏。玛格丽特让嘉莉相信只有罪恶的女人才会生长乳房,但嘉莉却告诉女邻居自己长大后也想拥有妈妈口中的“脏枕头”。这时的嘉莉虽然被母亲灌输了偏激的原罪思想,但年幼的她依旧单纯烂漫,甚至还有一些早熟的自我意识。她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期望未来的自己曲线玲珑美丽动人。母亲听到嘉莉的“狂言”要惩罚她,委屈的嘉莉首次爆发了心灵致动能力:天降石雨砸坏了房子。这份超自然能力被母亲称为魔鬼的力量,正是嘉莉反抗母亲的象征,而作家也以此预示了母女之间毁灭性的关系走势。

玛格丽特以为“纯洁”的教育可以让嘉莉摆脱原罪的诅咒,这导致嘉莉对女性生理常识一无所知。晚熟的嘉莉16岁才月经初潮,她慌乱向同学求救,却遭到大家的嘲笑和虐待。屈辱受惊的嘉莉渴望着母亲的安慰也因母亲不负责任的隐瞒而愤怒。女孩在成长为女人的过程中,每经历一个生理转变都会产生心理退行,极度需要来自母亲的认同和帮助。而玛格丽特对女儿初潮的反应却是抗拒和斥责,在她眼中女性生理周期是上帝血的诅咒,她的女儿已犯了思淫欲罪。母亲的顽固让嘉莉产生了强烈的分离欲望,她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做一个“正常”的女孩:穿轻薄的衣服,变苗条漂亮,交到朋友,接受心仪男孩的邀请参加毕业晚会。嘉莉试图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欲求但却撼动了母亲的共生幻想。玛格丽特愤怒地泼了嘉莉一脸茶水要求她进壁橱忏悔。失败的沟通让两人的关系失去了调和的可能。嘉莉放弃了安抚母亲的打算,将自己装扮一新,开始憧憬新的生活。

她在自己的房间里第一次试穿这条连衣裙。她还专门买了一个与之相配的胸罩,它恰到好处地托起她的乳房(其实并没有这个必要),让它们的上半部裸露着。戴上它,她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梦一般的感觉,半是羞涩,半是反抗的兴奋。……“脱掉这衣服,”妈妈说。“不,妈妈。”妈妈抬起手去掐自己的脸。一块红斑出现了。她看看凯丽有什么反应,毫无动静,于是又把自己的右手手指勾起来,像爪子一样在自己脸上挠着,留下丝丝血痕……“别伤害自己,妈妈。你这样做制止不了我。”(金,1996:87)

这个段落里,嘉莉的兴奋不只来源于对自己外貌改变的欣喜,更多的是来源于反抗母亲的快意,她甚至压抑了内心对母亲的内疚,在母亲歇斯底里的自虐行为中保持冷漠。此时母女的共生幻想因嘉莉坚定的分离决心彻底破碎,而二人多年培育的畸形情结深深扎根,悲剧已不可避免。

3.2母女悲剧

嘉莉改变人生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心中本应完美的毕业舞会,而同学的恶作剧摧毁了她最后的希望。疯狂的嘉莉对从未善待过自己的小镇展开了毁灭性报复,但是她心中真正的仇恨对象并不是欺凌她的同学和轻蔑她的老师,而是她悲惨的根源——母亲玛格丽特。母亲在嘉莉的成长过程中一点点扭曲了她的性格,迫使她生活在牢笼里,而嘉莉也终于意识到母亲是无法逃离的,母亲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连嘉莉自己也开始相信母亲的宗教布道,认为自己是罪孽的恶魔之子。她们仿佛是彼此的诅咒,这种缔结才是嘉莉最深的绝望,她想要结束自己的痛苦就只能杀掉母亲,而与此同时癫狂的玛格丽特也决心杀掉拒绝与自己共生的女儿。

“我是来杀你的,妈妈。而你却在等着杀我。妈妈,我……这不对,妈妈。这不……”“让我们祈祷,”妈妈轻柔地说。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凯丽的眼睛,彼此的目光中都有一种狂热、可怕的怜悯之情。现在火光更亮了,像精灵一样在墙上跳着舞。“让我们最后一次祈祷。”(金,1996:157)

最终嘉莉和玛格丽特杀死了彼此,这极端的行为是出于爱也是出于恨。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对双方都产生了病态而绝望的束缚,这也是这部小说悲剧的根源。

4.结语

恐怖大师史蒂芬·金作为一位男性作家对女性心理的洞察力和对其尖刻准确的描写令人敬佩,他塑造的嘉莉母女在长期自我封闭的生活和过于极端的宗教信仰中深陷不健康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即共生幻想和分离欲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嘉莉和母亲玛格丽特彼此深深依恋,却又因为女儿青春期独立意识的觉醒打破了母亲惯有的控制和共生幻想而最终导致了极端悲剧的发生。作家对女性角色心理状态的真实呈现为小说增加了令人窒息的惊悚效果,这部作品因此成为了读者心中现代恐怖小说的永恒经典。当然,对《魔女嘉莉》的研究还有更多的切入点和可探索空间,笔者也期待这部饱含魅力的小说能够引起国内更多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Welldon. E.V. Mother, Madonna, Whore: The Idealization and Denigration of Motherhood. London. Heinemann, 1989.

[2]傅其林.后现代日常生活的恐怖书写——评斯蒂芬·金的《魔女嘉莉》·外国文学研究, 2013(4):115.

[3]史蒂芬·金·凯丽·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4]伊基·弗洛伊德.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关系的悲剧.漓江出版社, 2014.

[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