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对促进文学契合的作用

2015-05-09汪楚红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6期
关键词:源氏物语翻译

汪楚红

摘 要:翻译是影响研究中传播媒介研究的重要的课题,以《源氏物语》的翻译问题为例,论述翻译作为体现文学间契合的重要手段,在文本与译者的互动影响上、中外文学交流发展上所起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翻译;文学契合;《源氏物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142-01

王佐良在《论文学间的契合》中提出了“契合”这个中心概念,指“不同文学、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现象”,“这种契合来自人类心灵的相通,人类共同的文学旨趣、共同的理想追求。”翻译对促进文学契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平安朝紫式部所著的《源氏物語》的翻译十分困难。这部日本古典文学之宝,因为时代的差距、语言的变迁,再加上书中引用和汉诗文典故之博大浩瀚,即使是现代一般日本人也很难研读。我国对《源氏物语》的翻译迄今为止共有十个译本,其中大陆学者丰子恺于上世纪60年代翻译、80年代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丰译本”和台湾学者林文月于上世纪70年代翻译、由中外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林译本”堪称翘楚。本文将立足两种译本的对比,阐述翻译对促进文学契合的重要作用。

一、翻译主体在文学契合中的作用

翻译并不能完全摆脱主观色彩,译作都带有作者的个性和文笔特色。列维在《作为决定过程的翻译》一书中认为文学翻译重在再创作,文学翻译的目的在于使读者感到他所读到是艺术作品,文学译作应该具有与原著相应的艺术感染力。翻译虽然是二次创作,但要准确传神地译出原著的精髓,又不悖于本国用语习惯,既显畅达又涵韵味是不容易的。因此翻译者的功力尤其重要。

从教育背景看,林文月的启蒙教育是日本语文,小时读日本书,也用日语思想,或表达心事。她从小深谙中日两种文化,且经常去日本访学,并在京都生活一年。而丰子恺只是在日本留学过十个月,对日本的文化认知深度有限。

从性别身份看,丰译本叙事宏观性较多,一些文辞多男性化,且频繁引用成语、旁征博引,形成广阔宏大的文势,靠近男性笔法。而林文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娓娓道来的亲切,更贴合紫式部的女性身份。

从所依据的版本看,丰子恺依据的版本并不清楚,有部分主观发挥。而林文月的译本,依据的底本就比较丰富,既有当今日本“源”学权威学者阿倍秋生、秋山虔、今井源卫等共同校注、翻译为现代汉语的《源氏物语》,又有谢野晶子、谷崎润一郎、円地文子的译本及另外两种英译本。底本之多,增强了翻译的准确性与翔实性。

二者的翻译各有千秋,但由于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性别性格的不同,体现出翻译者的素养不同对翻译成效的重要影响。

二、翻译对作品的影响

翻译促进了原著的传播,使作品能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赏析,增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同时,原作被翻译后的多种版本是融合了译者理解而再生的作品,丰富了原著本身的内涵,使其更具有关乎人类的普遍意义。

以《源氏物语》为例,丰子恺与林文月各自翻译的过程,不仅弥补了中文版《源氏物语》的缺憾,更提高了日本文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引发了国内学者对《源氏物语》与《红楼梦》对比研究的热潮。同时,翻译还拓展了《源氏物语》的内涵,林文月在对译文的注释中标明紫式部引用中国古诗文或受中国文化影响之处,并通过中国化的语言,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与中国文学人物形象共通的含义,如光源氏之于贾宝玉,日本贵族生活的糜烂优雅出奇之于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官僚挥金如土。

三、翻译对译者写作的影响

文学翻译潜移默化影响了作家的个人写作。林文月在翻译日本文学作品时,创作也受到了日本文学的影响。

在语言上,日本文学特色是反复铺陈、巨细靡遗,林文月的散文也淡而有味,精致清雅、细腻翔实、严谨经营,同时融合了研究领域的六朝文学风格——繁缛精致而漂亮。阅读林文月的散文,可以惊喜发现日本平安文学竟能与六朝文学巧妙融合,形成独特的林氏文风。

在文体上,林文月也模仿日本文学形式,进行散文体式上的创新。其《香港八日草》,就模拟了日本平安朝作家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行文兼采了《枕草子》的“类聚式章段”及“日记式章段”,长短不一,繁简相宜,自由洒脱而少拘束。借这种闲散而自由的文体论述了香港八天的所见所思,既不淡薄亦非繁芜,突破了散文的原有模式,在台湾散文创作中具有创新意义。

翻译不仅开阔了译者的写作视野,也润泽了其文辞语言。外国文学因素也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作家的文风和眼光,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创作,为文学间的契合提供了更广泛深入的可能。

中国学者对《源氏物语》的翻译有重要意义,一改之前对日本古典文学忽略和偏见的局面。韦勒克认为“世界文学”的观念就是“期望有朝一日各国文学都将合而为一,这是一种要把各民族文学统一起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思想,而每一个民族都将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大合奏中演奏自己的声部”。世界文学并不是要求一个民族放弃文学的个性,而是进入世界的平台,成为世界文学多彩风姿中的一部分。随着传播载体的丰富和翻译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文学将在更深更广的契合中,愈加灿烂。就像王佐良所说的“正是文学间的相互影响丰富了这个世界,使它更加迷人。”

参考文献:

[1]王佐良.文学间的契合:王佐良比较文学论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林文月.拟古,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3]紫式部,林文月 译.源氏物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紫式部,丰子恺 译.源氏物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源氏物语翻译
梁潮诗作《虚无》·源清书法
20 世纪20—40 年代《源氏物语》在中国的引介与接受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浅析源氏恋母情结——读紫式部小说《源氏物语》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源氏物语》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英译史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