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訓詁札記

2015-05-09郭静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6期

摘 要:本文通過比較三版《古代漢語》教材,認為選文《左傳?鄭伯克段于鄢》的“完聚”一詞中間應句讀,作“完、聚”;“完”“聚”的解釋應採納王力版和郭錫良版《古代漢語》教材的觀點,即“完,修葺,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

關鍵詞:《左傳》;《古代漢語》;《春秋左傳注》;完聚

作者简介:郭静,女(1989.11-),河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140-01

“完聚”在三版教材中的解釋:王力《古代漢語》:“完,修葺,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1]郭錫良、李玲璞《古代漢語》:“完,修葺,指修城。聚,聚集,指聚集百姓。”[2]王寧《古代漢語》:“完聚:準備好糧草。動賓結構,完指備齊,準備充足;聚指糧草。”[3]在這三種解釋中,王力版解釋和郭錫良版大致相同,而王寧版對“完”、“聚”的解釋和上面兩位有很大差異。

通過查閱古書,我們認為“完聚”中間應句讀,作“完、聚”;“完”“聚”的解釋應採納王力先生的觀點,即“完,修葺,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下面我們做具體分析。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太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這句話主語為“太叔”,即公叔段;謂語由後面三個並列結構構成: “繕甲兵”和“具卒乘”都為述賓結構,那麼“完聚”也應為述賓結構。則王寧先生解釋“完聚:準備好糧草。動賓結構,完指備齊,準備充足;聚指糧草。”便很合理。但是我們分析前人的解釋,結論並不然:

晉杜預注:“完城郭,聚人民。”唐孔穎達正義:“完城郭,聚人民。服虔以聚為聚禾黍也。段欲輕襲鄭,不作固守之資,故知聚為聚人,非聚糧也。完城者,謂聚人而完之,非欲守城也。”[4]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在“太叔完、聚,”下云:“完,謂完城郭;聚,謂聚糧食。”[5]

無論是杜預注,孔穎達疏還是楊伯峻注,對“完聚”的認識都是兩個動詞,“完城郭,聚人民”或“完城郭,聚糧食”。由此我們知道,“完聚”並非和“繕甲兵”、“具卒乘”一樣是述賓結構,而是兩個並列動詞,應按動詞分別作解釋。但乍看原文,很容易把“完聚”、“繕甲兵”和“具卒乘”分析成一樣的述賓結構。為避免誤解,我們認為應按楊伯峻先生的觀點,在“完聚”中間句讀“完、聚”以作區分。

鑒於以上對“完、聚”詞性的認識,我們在解釋“完”“聚”時,就清晰了很多。《說文?宀部》:“完,全也。”《康熙字典》:“又繕也。《詩?大雅》,溥彼韓城,燕師所完。又《左傳?隱元年》大叔完聚。注。謂完城郭也。”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完,謂完城郭,《孟子離婁上》,城郭不完,可證。”[6]“完”作動詞繕,修補義,則“完城郭”之解恰如其分。

但在解釋“聚”時又出現了分歧:是“聚百姓”,還是“聚糧草”?東漢服虔《春秋左氏傳解誼》最先提出“聚”指“聚糧草”;但晉杜預注和唐孔穎達疏都作“聚人民”,由此兩種觀點並行。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認為“聚,謂聚糧食。”;王力版和郭錫良版《古代漢語》都解釋作“聚集百姓”。對此,我們也認為此處“聚”,應解釋為“聚集百姓”。

聚,《說文??部》:“會也。從乑、取聲。邑落云聚。”《說文段注》:“公羊傳曰,會猶冣也。注云,冣、聚也。按,冖部,曰,冣、積也。積以物言。聚以人言。其義通也。”從字形本源來說,“聚”本從“乑”和人有關係,而“積”字從“禾”與粟(《說文?禾部》:“積,聚也。”段玉裁注:“禾與粟皆得偁積。引伸爲凡聚之偁。”)有關,故段玉裁在後面說:“積以物言。聚以人言。”聚和積最初的所指是清晰的,後來人們經常通用,其界限纔變得模糊了。但從“聚”字在《春秋左傳》用例來看,其作“聚人民”占絕大部分:

《春秋左傳》中,“聚”字用例共計三十五條,其中只有“聚禾粟,繕城郭”一例為聚集糧食,“冬,晉侯圍聚”一例聚為晉邑, “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等十例為聚集財物,剩下二十余例盡為聚集人民。聚在《左傳》中解釋作“聚集糧食”的僅有一例,而且和“聚禾粟”聯合使用。故將“聚”解釋為“聚糧草”,其例證是比較薄弱的。

孔穎達疏:“完城郭,聚人民。服虔以聚為聚禾黍也。段欲輕襲鄭,不作固守之資,故知聚為聚人,非聚糧也。完城者,謂聚人而完之,非欲守城也。”太叔是“襲鄭”,“襲”是輕裝偷襲,不會有多少輜重,因而首先要召集群眾,而非囤積糧草。完城郭,應為聚集百姓而不是要做長久固守,孔穎達疏已經解釋得很明確。

綜上,我們認為“完聚”中間應句讀,作“完、聚”;“完”“聚”的解釋應採納王力版和郭錫良版《古代漢語》教材的觀點,即“完,修葺,指修城。聚,指聚集百姓。”

注釋:

[ 1]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中華書局,1999,第6頁。[ 2]郭錫良、李玲璞《古代漢語》(上),語文出版社;1999,第131頁。

[ 3]王寧《古代漢語》,北京出版社,2002,第347頁。

[ 4] 李學勤主編《十三經註疏》(中)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第54頁。

[ 5]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本;1990,第13頁。[ 6]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本;1990,第13頁。

參考文獻:

[ 1]厐光華.《左傳》“太叔完聚”新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

[ 2]徐莉、王萍.試釋“太叔完聚”中的“聚”.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報.2011.

[ 3]翟迪.王力主編《古代漢語》詞義注釋指瑕.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

[ 4]尹戴忠.王力《古代漢語》部分釋義商兌.韶關學院學報.2005.

[ 5]劉廷武.“完聚”質疑.南充學院中文系.1979.

[ 6]楊榮祥.“太叔完聚”之“聚”賓語是民眾.荊州師專學報.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