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

2015-05-09商大民

江苏丝绸 2015年2期
关键词:鉴真东渡徐福

文/商大民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中国的丝绸除通过横贯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非洲、欧洲国家外,也通过海上交通线源源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国。因此,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东西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有的学者又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有多条航线,而古称吴地的苏州曾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港之一,数千年来,始终与海上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

吴地千墩是徐福东渡的起锚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五次出巡(公元前210年),曾登临吴地千墩秦望山(系一土丘,原名望海山、秦柱山)眺望东海,祈求获得长生不老药。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经秦皇允准,徐福经过十年精心准备,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与五谷、百工随沿海岸40米等深线南下海流漂行,到达吴地千墩,在此集结、休整,补给物资、人员并换乘船只,之后借长江、钱塘江江流和西南季风,趁来潮时将船队冲向东海,至黑潮暖流北上,成功东渡日本。徐福东渡至日本后,传播当时最先进的包括江南文化在内的华夏农耕文化,并传播养蚕技术,日本人民后尊祀徐福为“蚕神”。也有记载说,公元前三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

《史记》对徐福东渡有确切记载,之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元和郡县图志》、《义楚六帖》、《太平御览·外国记》等早期古籍都有明确记述。日韩也有《日本书记》、《姓氏录》、《富士古文书》(亦名《宫下文书》)、《神皇正统记》、《罗山文集》、《东海诸国纪》、《三韩金石录》等古籍记载徐福东渡日本之事。

秦时会稽郡治吴(今苏州),下辖26县。作为会稽郡首县的吴县,包括今苏州市及原吴县、吴江、常熟、昆山、江阴、张家港、上海青浦等。据《淞南志》卷一乡镇记载:“千墩镇本古吴地,吴王寿梦尝于镇之秦柱山筑烽火楼,以望海寇。秦时,始皇东巡狩,尝登此望海,故又曰‘秦望’。”据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时地图,千墩位于当时吴地吴淞江南岸,向东通过沪渎港即可出海。秦时,吴淞江为吴地三江中水流最大,江面最宽(秦时宽26里,唐时宽20里,宋时宽9里),从会稽郡出海,距当时海域最近。其时此地不仅水运发达,陆路交通也很方便。秦时吴郡郡城驰道直达千墩终端,有顾瀚《淞江竹枝词》为证:“驰道遥临观海潮,申江隔断水迢迢。寻常唤渡愁风雨,恨煞秦皇不造桥。”并注释道:“秦皇驰道,秦时观海而筑。南起拓林,北达嘉定,中绝黄浦。”

至汉末三国时期,当时盛产丝绸的吴国雄踞江东,重视农桑,致力垦荒,发展经济,开创造船业,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三国时期作为海上贸易之“大宗”者首推丝绸。日本天皇应神时期,“阿知使主等遣兵求缝绣女工”,两次派人来吴,聘请养蚕、刺绣、织锦绫的匠师东渡日本传授技艺。丝绸提花和刻板印花技术亦传入日本。

鉴真东渡从苏州黄泗浦起航

据日本天平时代(710-794)著名作家真人元开所撰《唐大和上东征传》,鉴真大师在前五次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东渡失败后,第六次东渡从苏州黄泗浦起航,终获成功。大师负笈东瀛,带去了中国的绣像、雕像、画像、书帖等,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和两国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日本飞鸟时代(即中国隋唐时期)刺绣由中国吴地传入,大量绣制日本皇宫贵族的衣着、佛像、武具及生活日用品,吴地服饰也随之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后来的和服。日本人在《纺织技术之历史》一书中,肯定日本“和服”即“吴服”的谐音。

黄泗浦,位于今张家港东南部塘桥镇境内,被古代志书所称之“江尾海头”。元代常熟《琴川志》“宋元诸浦示意图”在黄泗浦口醒目标记着一个集镇──庆安镇。在庆安西市梢,有建于梁代大同二年(536)的尊胜禅院。而鉴真等人可能就住在离海不远的尊胜禅院。1963年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纪念委员会在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起航处设立石刻经幢一柱。1994年在古老祥瑞的“古黄泗浦”畔修建了一座仿唐风格的寺院——东渡寺。2004年再度扩建鉴真东渡纪念馆。

“黄泗浦”三字最早出现在日本僧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里,记载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行程,“天宝十二载十月二十九日戌时,从(扬州)龙兴寺出至江头……乘船下至苏州黄恤浦(黄泗浦)。十五日壬子,四舟同发,有一雉飞第一舟前,仍下碇留”。该段文献表明“黄泗浦”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已成为长江口出海港口,而提及鉴真等人在此逗留约半月之久,则说明“黄泗浦”这一港口当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生活场所及设施。

现称作的“黄泗浦遗址”,是2008年1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后命名的,位于苏州张家港市杨舍镇庆安村与塘桥镇滩里村交界处。经过考古人员多轮发掘,共出土陶器、瓷器、铁器、铜器、木器、骨器等文物1500多件,清理出灰坑、灰沟、房址、水井、河道以及道路等。该遗址作为唐宋时期的港口型遗址,范围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全国同时期遗址中较为罕见。2010年黄泗浦遗址入选“江苏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并列为首批“江苏大遗址”之一,是苏州地区唯一入选的大遗址。2011年12月被列为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考古学者对黄泗浦的考古投入与高度关注,进一步确立了苏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

太仓刘家港与郑和七次下西洋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都选择苏州太仓刘家港作为起锚地。1405年6月15日首次出航,率领27800多人的大规模船队,208艘大小船只满载丝绸、瓷器、金银、铜铁、布匹等物。大宝船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排水量约为1万4千吨,载重量在7千吨以上,为当时世界上最大、制作最精良的舰船。

在此后的28年(1405-1433)间,郑和先后七下西洋,足迹遍及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一航海壮举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作为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和收泊地,苏州太仓是当时船队仓储补给、船舶修造和人才集训的基地,也是迎送朝廷命官、接待各国贡使、举行盛大祭祀活动以及宴劳赏赐将士的场所,其时“粮艘商舶,高樯大桅,集如林木”,成为闻名中外的国际贸易大港。

历史选择苏州太仓并非偶然。太仓因位于娄江以东,又有别称“娄东”。古代为滨海村落,春秋时期属吴地,吴王曾在此设立粮仓,因而得名“太仓”。元代太仓获益于朝廷推行的海外贸易政策,当地的漕户、富豪及普通居民几乎半数出海经商,太仓刘家港与大小琉球、高丽、日本、安南、暹罗等国进行丝绸、瓷器、茶叶等海上贸易,时谓“六国码头”,最盛时期生活在太仓的水手就有1万多人。元代太仓刘家港还开创漕粮海运,最多时每年运到京师的粮食达380多万石。明洪武26年,又在太仓建海运仓。而郑和七下西洋都在苏州太仓起碇,更将这个港口城市的繁荣推向顶峰。

猜你喜欢

鉴真东渡徐福
徐福山绘画作品
《东渡黄河》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东渡西游:回首百年留学潮
徐福,中韩间两千年不衰的传说
当国歌响起
人在气头请闭嘴
东渡
殷人东渡美洲的甲骨文证据
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