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2015-05-09张红祥
张红祥
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探讨
张红祥
目的 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116例血液细胞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不同温度及不同比例的稀释浓度下, 血液细胞检验血样参数项目的结果。结果 不同稀释比例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 正常比例与比例不准血液标本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室温条件下, 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温条件下, 检验结果会随着检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 检验数据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应对血液细胞检验中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为临床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参考数据。
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临床血液细胞检验又叫做血常规检验, 是体制检查与疾病诊断的常用检验方法[1]。血常规可以反映机体的相关生化指标, 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2]。为了更好的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对在本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10月在本院进行血液细胞检验共116例检验者, 其中男74例, 女42例;年龄为21~63岁,平均年龄(38.2±6.4)岁;其中A型检测者32例, B型检测者34例, O型检测者27例, AB型23例。
1.2 检验方法
1.2.1 抗凝剂 对所有检测者进行静脉血液采样, 抗凝剂为EDTA-K2, 试管剂量2 ml。把血液标本稀释混匀之后上机监测。
1.2.2 试剂及仪器校对 选择systemXN1000血球计数器,把检测仪器选配套试剂完成校对监测, 并结合检测结果合理校对。
1.2.3 不同稀释浓度血样检测 把116例检验者的血样根据1:10000的比例稀释、混合均匀38份。然后按照1:5000的比例稀释、混合均匀38份。于22℃室温的条件下, 30 min之后对不同稀释浓度血样进行上机检测。
1.2.4 不同温度血样检测 对116例检测者的每份血样根据1:10000的稀释比例分为200份, 把200份血样分为两组,一组血样于22℃的条件下, 40份在30 min检测, 40份在3 h检测, 40份在6 h检测。另一组血样于6℃条件下, 40份在30 min检测, 40份在2 h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不同稀释浓度、不同温度下血液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RBC)及白细胞(WBC)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稀释浓度的检验结果 两种不同稀释浓度的血样标本的PLT、HGB、WBC及R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血液标本的检验结果 在22℃条件下的血液细胞间检测中, 血液细胞形态出现明显变化,检测结果出现显著性变化, 以RDW的变化最为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低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 在低温条件下的血液细胞检测中, 血液检验结果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室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较( χ-±s)
表2 低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比较( χ-±s)
3 讨论
临床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 高质量的血液标本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保证。所以, 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应加强对采集血样的质量控制[3]。临床血液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 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采集血液时应选择静脉, 并认真保证手指准确性, 合理选择抗凝剂, 在血液采样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检验过程中, 应先对检验试剂与仪器进行严格校准,然后再进行检测。如果血液标本稀释倍数比较大, 会导致细胞的数量下降, 血液标本稀释倍数较小, 则会导致细胞重合性缺损, 从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 在再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血液标本稀释比例, 选择2 ml的血常规试管。因为检验环境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大, 因此应选择在18~22℃的条件, 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时应嘱检测者在血液抽取后的2周之内, 保持规律的饮食及作息, 在采血前3 d禁用高脂肪类食物, 在采血的前1 d禁止饮酒, 在采血前12 h应注意空腹,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稀释比例血液标本检测过程中,正常比例与比例不准血液标本的PLT、WBC、HGB及R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室温条件下, 不同时间的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检验指标存在偏差, 且RDW出现明显变化(P<0.05), 在低温条件下, 检验结果会随着检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P<0.05)。
综上所述, 在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 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 应严格控制检验质量, 从而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为临床检验提供可靠依据。
[1] 董成霞.探讨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5):394-395.
[2] 匡祖国.临床医学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中外医疗, 2012, 11(9):29-30.
[3] 陈爱梅.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24(3):254-25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0.053
2015-01-12]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