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海事:动态监管引领海事现代化
2015-05-08邓敏
邓敏
1月30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在广东佛山海事局召开创新海事动态监管模式现场办公会。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陈爱平、副局长李世新,直属海事局局长、部分地方局局长,以及科技、通航部门负责人70多人出席会议。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5家媒体采访报道。会议提出创新海事动态监管模式,升级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加快推进海事监管现代化。
会议先后全面听取佛山海事局“3+1”智慧海事监管、佛山南海海事处水上交通安全智能管理、广东海事局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建设、长江海事局船舶动态监管工作的演示汇报。与会代表进行了讨论,并实地观摩考察了佛山海事智慧监管工作。
广东海事局建设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适应广东“点多、线长、面广”、兼顾海区、内河以及封闭水域等复杂水域听特点,引入海事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三大核心技术,具备自动规范秩序、危险预警、组织交通、海事服务、水上救助等功能,实施船舶动态监管和服务。长江海事信息中心拥有专业化的信息机房及相关高端设备,水上安全信息台配置了覆盖云南至上海的专用信息服务频道,在安全动态、事故险情、预警信息、法规服务等方面创建了“长江之声”服务品牌。佛山局根据辖区内河水域的特点,以“科技+管理”双轮驱动战略,自主研发水上交通智能管理系统,通过集成创新、应用创新,探索出“电子巡航、电子设卡、电子预警、电子盯防、电子跟踪、电子分析”等“六个电子”监管方法,替代了80%以上传统监管工作,推进海事动态监管方式转型升级,并形成“规定、手段、执法”“三融合”监管体系,实现内河海事监管到位、服务智能。
会议代表认为,广东海事局、长江海事局、佛山海事局率先在船舶动态监管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在信息化系统数据收录、查询、传输等基础上突破,实现了感知、互联、智能、创新、协同等新特性,维护了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智慧型”取代“汗水型”监管方式具有借鉴与推广的重要意义。
陈爱平指出,各单位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海事监管效率,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更优质海事服务。要积极探索适合本辖区实际的动态监管模式,进一步完善船舶报告制、电子证据采集等动态监管工作机制,立足辖区特点丰富海事动态监管内涵,创新动态监管模式,实施流程再造,打造智慧海事,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
陈爱平强调,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海事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海事系统“三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海事部门要着眼于社会、企业和船员服务需要,树立“大系统、大数据”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在海事数据中心、协同管理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基础上,构建建立一个高度整合的,层次分明,功能强大,适合沿海内河使用的智能化智慧海事综合平台,实现适用于沿海和内河、适用于海事系统现有业务,汇集海事系统现有信息系统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推进海事监管走向智慧化、现代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