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经验和气质类型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5-05-08姜军陆建
姜 军 陆 建
(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210096;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210036;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南京210096)
0 引 言
气质也称为脾气、禀性、性情,是与人的身体素质、精神类型相联系的1种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气质类型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4种,一般将胆汁质和多血质归为外向型性格,将黏液值和抑郁质归为内向型性格。不同气质类型的驾驶人一般具有不同的行为特性[1]:胆汁质驾驶人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但是有时急躁,爱开快车、爱超车,情绪容易冲动。多血质驾驶人判断交通情况和对情况的反应比较迅速、动作敏捷、操作反应迅速;但是注意力容易转移,对复杂情况可能轻率处理。黏液质驾驶人性情安静、严守交通规则、起步与刹车平稳、不轻易超车和开快车;但是应变能力较差,可能判断迟钝、反应缓慢,错过当机立断的机会。抑郁质驾驶人自制力强,遇复杂交通情况比较镇静;但是处理紧急情况时比较优柔寡断,害怕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肖可等[2]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罗湖区非职业驾驶人气质类型与交通安全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型气质比混合型气质者更易违规,混合型气质者违规行为相对较少,不同气质类型驾驶人表现出不同的行车特性。Barrett和Thormton[3]利用驾驶模拟器采集的数据分析了紧急情况下驾驶人感知模式与驾驶行为反应的关系,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个体驾驶人感知模式的差异直接影响驾驶人的行为反应模式。Z B等[4]研究了专业和非专业驾驶人的应急反应和危险驾驶行为,研究表明冒犯性的驾驶行为等方面直接影响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严利鑫等[5]利用实车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驾驶人个体因素对驾驶愤怒情绪的影响,研究表明:男性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产生愤怒情绪的概率要高于女性驾驶人,年长驾驶人出现驾驶愤怒情绪的概率显著高于年青驾驶人,随着驾龄的增加驾驶人平均愤怒等级逐渐降低。现有关于驾驶经验、驾驶人气质类型等因素对驾驶行为的综合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并且现有研究多采用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的形式,利用实验车在真实道路上采集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较少。笔者针对驾驶经验和气质类型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进行定量化实证分析,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驾驶人特性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
1 驾驶人行为特性数据采集
1.1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车载激光测速测距一体化系统1套(车载激光测距仪1台、GPS 1个、摄像头1个)、笔记本电脑1台。GPS用来测量实验车的实时经纬度坐标。车载激光测距仪用来测量实验车与前车的跟驰距离,可以测量0~150m的距离范围内的目标,测量精度为±1.0cm,为了采集高精度的实验数据,激光测距仪的采集频率设定为20Hz。摄像头用来记录实验场景和驾驶人驾驶行为,为GPS和激光测距仪数据的校验提供参考。笔记本电脑作为实验数据采集终端,用来运行实验软件系统,存储实时的实验数据。所有的设备都安装在车内,并且避免对其他车辆的干扰,实验车辆采用家庭常用的小汽车车型。
1.2 实验对象
实验对象包括16名非专业驾驶人和10名专业驾驶人。目前国内外对专业和非专业驾驶人,以及老手和新手驾驶人的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定义驾龄大于7年、累计行程大于10万km且近2年累计行程大于4万km的驾驶人为专业驾驶人;定义驾龄小于5年或累计行程小于6万km且近2年内累计行程小于3万km的驾驶人为非专业驾驶人。实验驾驶人员气质类型见表1。
1.3 实验方法
采用量表测量与仪器测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驾驶人的气质类型采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编制的气质类型调查表[6],该调查表简单易行,信度和效度都较高。混合型和一般型气质类型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是多种气质类型混合的结果,即气质类型之间有交互作用。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气质类型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将所有具有某种气质类型驾驶人的指标相加求取平均值得到这种气质类型驾驶人的特性参数。根据本文的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本文采用主动式的实验方式通过实验车来采集驾驶人的行为特性参数。主动式实验方式在实验车上安装相关实验设备,受试驾驶人驾驶实验车在道路上行驶,测量受试驾驶人的跟驰行为特性参数。
实验获得16名非专业驾驶人的有效实验数据共26 052s,10名专业驾驶人的有效实验数据共14 305s。
1.4 数据采集和处理
实验道路包括城市主干道与快速路,实验时段包括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采集的原始实验数据包括实验车经纬度坐标和跟驰距离的实时数据,GPS测得的经纬度坐标精确度较高,而跟驰距离原始数据可能存在错误数据或随机误差[7],使用局部加权拟合法对前车的轨迹数据进行处理[8],获得前车准确、平滑的行驶轨迹。利用前后车的行驶轨迹数据推算出行驶速度、加速度、跟驰距离、时间间隔等参数。
表1 实验驾驶人气质类型概况Tab.1 Temperament type of test drivers
2 驾驶经验和气质类型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2.1 对行驶速度的影响
不同气质类型和驾驶经验驾驶人的行驶速度见图1。对于气质类型的影响,在主干道上不同气质类型非专业驾驶人行驶速度的差异较小,而不同气质类型专业驾驶人的行驶速度则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快速路上的结果正好相反。总体上内向型性格(黏液值和抑郁质)驾驶人的平均行驶速度明显小于外向型性格(胆汁质和多血质)驾驶人,这种影响在主干道上对专业驾驶人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在快速路上则对非专业驾驶人的影响更加明显。对于驾驶经验的影响,在主干道上相同气质类型的非专业驾驶人的行驶速度大于专业驾驶人,而在快速路上则正好相反。并且内向型性格的专业与非专业驾驶人的行驶速度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而外向型性格的专业与非专业驾驶人的行驶速度差异较小。
图1 不同气质类型和驾驶经验驾驶人的行驶速度Fig.1 Speed of drivers with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and driving experience
内向型性格对行驶速度的影响更大,但是显著性检验表明气质类型对驾驶人行驶速度的影响无统计上的显著意义。并且专业驾驶人对行驶速度的选择不仅受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往往也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行驶速度;而非专业驾驶人对速度的自主性选择能力往往较差。
2.2 对加速度的影响
图2 不同气质类型和驾驶经验驾驶人的加/减速度Fig.2 Acceleration/deceleration of drivers with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and driving experience
不同气质类型和驾驶经验驾驶人的加/减速度见图2。气质类型对专业驾驶人的影响更加明显,表现为不同气质类型非专业驾驶人的加/减速度并无太大差异,但是不同气质类型专业驾驶人的加/减速度则呈现明显差异;并且内向型性格专业驾驶人的加/减速幅度要小于外向型性格的专业驾驶人。对于驾驶经验的影响,专业驾驶人的加/减速幅度都大于相同气质类型的非专业驾驶人,以胆汁质、多血质和黏液质更加明显。
在跟驰时驾驶人的速度和加速度选择方面,每个驾驶人个体都有自己的驾驶规则而不是严格遵守确定的驾驶规则[9],并且不同驾驶人的跟车行为有较大差异[10];但是总体上专业驾驶人对速度和加速度的选择更加具有自主性,并且内向型性格驾驶人的行驶速度和加/减速幅度一般要小于外向型性格的驾驶人。笔者研究结果与文献[1]的研究部分相符合,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刘江等人[1]的研究发现胆汁质驾驶人会以冒险的形式采取较快的速度,而抑郁质驾驶人会以保守的形式采取较慢的速度,这与笔者的研究相符合,但是对于相同气质类型的专业与非专业驾驶人相比较时,在快速路上专业驾驶人可能确实更具冒险性,而在主干道上专业驾驶人可能会综合考虑安全性、自我驾驶习惯等因素,对速度的选择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并不一定会冒险地采用更快的速度[11-12]。
2.3 对跟驰距离的影响
不同气质类型驾驶人的跟驰距离均值见图3、4所示。对于气质类型的影响,在主干道和快速路上各速度段内向型性格非专业驾驶人的跟驰距离大于外向型性格的非专业驾驶人;并且单方差分析表明大部分速度段内二者均值有显著差异(除了主干道上0~5,30~35,45~55km/h和快速路上45~50,55~60km/h速度段)。各速度段内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专业驾驶人的跟驰距离相当,并且单方差分析表明大部分速度段两者均值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气质类型对非专业驾驶人跟驰距离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各速度段内向型性格驾驶人的跟驰距离大于外向型性格驾驶人的跟驰距离。
图3 不同气质类型非专业驾驶人的跟驰距离均值Fig.3 Average value of the following distance for non-professional drivers with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图4 不同气质类型专业驾驶人的跟驰距离均值Fig.4 Average value of the following distance for professional drivers with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2.4 对时间间隔的影响
主干道和快速路上相同速度段内的内向型性格驾驶人的时间间隔大于外向型性格驾驶人;并且单方差分析表明大部分速度段二者均值都有显著差异。对稳定交通流状态下(10~60km/h)不同气质类型驾驶人的时间间隔进行统计,其均值见表2。气质类型的影响表现为:内向型性格的非专业和专业驾驶人的时间间隔分别比外向型性格大0.27,0.04s;而在快速路上,内向型性格的非专业和专业驾驶人的时间间隔分别比外向型性格大0.39,0.3s;并且内向型性格与外向型性格的非专业驾驶人表现出的差异要大于专业驾驶人。驾驶经验的影响表现为:总体上相同气质类型的非专业驾驶人选择的时间间隔都要大于专业驾驶人。杨玲玲[13]研究了出租车驾驶人和普通小汽车驾驶人驾驶行为的差异,发现出租车驾驶人的平均车头时距为2.07s,要小于普通小汽车的平均车头时距(2.61s)。实验得到的稳定跟驰状态下专业和非专业驾驶人的时间间隔与杨玲玲的研究得到的车头时距相当,并且表现出相同的特性,即驾驶经验的丰富和驾驶技术的熟练能够有效减小时间间隔或车头时距。
表2 稳定交通流状态下(10~60km/h)不同气质类型驾驶人的时间间隔均值Tab.2 Average value of the time gap for drivers with different temperament types in steady traffic flow(10~60km/h)s
3 结束语
笔者利用在实际道路交通环境下采集的驾驶行为数据分析了驾驶经验和气质类型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笔者研究表明不同驾驶经验和不同气质类型驾驶人的行为特性确实存在差异,驾驶经验的积累和驾驶技术的熟练能够促进驾驶行为的优化和完善,并且部分抵消气质类型的影响;但是气质类型对驾驶行为特性的影响仍然在本质上存在。笔者研究为分析驾驶人行为特性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后续研究中可以采集更多与交通安全直接相关的驾驶行为特性,以对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1] 刘江,田萍,荣建,等.驾驶员气质与行车速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27-32.LIU Jiang,TIAN Ping,RONG Jian,et al.Initi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s temperament and travel speed[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6,32(1):27-32.(in Chinese)
[2] 肖可,刘旭霞,黄春英,等.罗湖区非职业驾驶员气质类型与交通安全相关性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5):128-129.XIAO Ke,LIU Xuxia,HUANG Chunying,et al.Correl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temperament types and traffic safety for non-professional driver in Luo-hu District[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2011,22(5):128-129.(in Chinese)
[3] BARRETT G V,THORMTON C L.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ual style and driver reaction to an emergency Situ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68,52(2):169-173.
[4] Z B,ZKAN T,LAJUNEN T.Professional and non-professional drivers′stress reactions and risky driving[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2010,13(1):32-40.
[5] 严利鑫,吴超仲,高 嵩,等.驾驶人个体因素对驾驶愤怒情绪影响关系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31(6):119-124.YAN Lixin,WU Chaozhong,GAO Song,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ers temperament and driving anger[J].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2013,31(6):119-124.(in Chinese)
[6] 赵国祥,赵俊峰.成年人心理健康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ZHAO Guoxiang,ZHAO Junfeng.Handbook of adult mental health[M].Zhengzhou: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0.(in Chinese)
[7] OSSEN S.Longitudinal driving behavior:theory and empirics[M].Netherland:Netherlands TRAIL Research School,2008.
[8] CLEVELAND W S.Robust 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and smoothing scatterplo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79,74(368):829-836.
[9] KIM T.Analysis of variability in car-following behavior over long-term driving maneuvers[D].Maryland:University of Maryland.2005.
[10] HOOGENDOORN S P,OSSEN S.Empirical analysis of two-leader car-following behav-ior[J].European journal of transport and infrastructure research,2006,6(3):229-246.
[11] 陆建,张文珺,杨海飞,等.基于碰撞时间的追尾风险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32(5):58-64.LU Jian,ZHANG Wenjun,YANG Haifei,et al.Analysis of rear-end risk based on the indicator of time to collis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2014,32(5):58-64.(in Chinese)
[12] 陆建,李亚平,杨海飞.专业及非专业驾驶人跟驰安全特性评价[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32(5):25-29.LU Jian,LI Yaping,YANG Haifei.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car-following behaviors between the experienced and inexperienced drivers[J].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2014,32(5):25-29.(in Chinese)
[13] 杨玲玲.城市出租汽车行驶行为及其安全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YANG Lingling.Study on driving behavior and safety of urban taxi[D].Beijing: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2008.(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