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工时的服装计件工价研究
2015-05-08余祖慧
余祖慧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
服装工价是加工型服装企业的核心,对外它涉及到服装报价的合理性,能否接到订单,能否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对内它是服装成本的决定因素之一,是衡量企业能否留住员工的一项关键指标。
绝大部分服装企业工价都是由经验丰富的生产厂长或者技术主管制定。他们制定的依据是经验值,以过去已经加工过的服装款式的单价为基础来调整,普遍存在主观性大、制定方法落后的问题。例如,上领多少钱,上袖多少钱,装拉链多少钱等等。因为加工款式多,制作工序复杂,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工价“天书”。工价最终的审核则是企业主,依据是有多大的利润。随着新劳动法推出,国家规定了员工法定最低工资。对于拿计件工资的服装工人来说,工价直接决定了他们收入高低。因此,员工对自己工厂的单价不满意,总认为工价制定不合理。然而在服装企业,判断工价合理性,出面协调员工吵闹的还是生产厂长和技术主管,这样常常会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局面。因此,制定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服装计件工价体系,成为加工型服装企业在现今实体经济生存艰难的大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 明确工艺流程,确定标准工序
确保每种款式的服装工价准确,合理,公正,前提是对整件服装制作流程中各项工艺规范、正确的拆分,明确服装的各道工序,并以专用、统一、简洁的工序语言表述。拆分工序需要根据正确的样衣和制单资料,以简便、省时、动作经济和品质稳定为原则。标准工序一旦确定,该款服装就有了标准做法,制作的标准时间也随之确定。
2 设定合理的工序等级
服装批量生产都是流水线加工,每个工位的工序不同,难易程度有差别,相同工作时间内员工的产量不同。根据工序的难易度设定合理的工序等级,确定不同等级工序的单价。
工序等级从1级到4级,1级为基础工序,指员工容易操作,工序简单的工作。如三线拷边,中烫工序,容易做的手工工序和专机等。2级工序,学习时间较短,操作时无需思考,工序较简单,如普通的间明线、运反,钉、封零部件,较难的手缝工序等。3级工序,员工学习时间较长,要求技术高,难度较大的工序,如间装饰线,封全衫,较难、较大部件的运反等。4级工序,员工学习时间长,要求技术高,操作需要思考,难度大的工序,如三层夹上工序,上内外弯位工序,装拉链工序等。
已知,国家法定最低工资1550元/月,法定工作时间21.75d/月,法定工作时间8h/d,则最低工资71.26元/d,每小时最低工资8.91元,每 min最低工资0.149元。
服装企业预设的员工每月上班时间26d/月,预设的每日工作时间10h,预设生产效率为75%,则理论每月赚钱时间为26×10×60×75%=11 700 min。
四种工序等级,根据各自的难易程度,均在法定每min最低工资单价上上浮一定比例,可以得到每种工序等级的基本单价。同时也可以计算出操作每种工序员工的理论计件工资,见表1工序等级单价表。从表中可知,服装款式工序等级划分明确后,该工序的基本单价就确定。流水线工人想要提高工资可以通过加班,增加工作时间和提高生产效率来达到。
表1 工序等级单价表
3 以GSD为例研究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
GSD(General Sewing Date)一般车缝数据,是纺织行业方法分析和时间标准设定的一种技术,可用于评估服装制造业的各个工序,包括裁剪、车缝、整理、检验及包装等[1]。工序标准工时是在正常标准的操作环境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合理的劳动强度与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作业时间。缝制标准工时由流水作业的制作工艺工序决定。每道标准工序都是几个或一系列的操作动作组合而成,每个动作都对应不同的动作代码,每个代码又有一个对应的时间值。
如表2裤子拼接腰头工序。由表中分析可知:此工序由18个细小的操作动作组成,根据美国工程师吉尔布雷斯创立的动素分析论,服装工业中服装作业的动素为:取、放、抓、移、对、按、折、推、抚、剪、合、压、烫、挑、踩、看[2]。因为规范了左右手的动作次序和动素,才能赋予每个规范合理动作一个标准作业时间。动作的研究主要是优化工序,建立标准化的工序和工时数据,建立标准工时数据库,从而满足工时动态管理的需要[3]。
表2 工序名称:拼接腰头2条(10cm)×2
续表2
手工作业标准时间=人工纯加工时间×(1+人工浮余率)[2]
机器作业标准时间 = 机器运转时间 ×(1+机器浮余率 +人工浮余率)[2]
作业标准时间 = 人工纯加工时间 ×(1+人工浮余率)+机器运转时间×(1+机器浮余率+人工浮余率)[2]
假定机器转速为2800转/min,针距为4针/CM,机器浮余12.5%,人工浮余20%。机器时间:1s=27.78TMU,人工时间:1s=33.33TMU。
(1)GSD人工时间计算
手工纯加工时间=916TMU/33.33=27.483s/60=0.458min
手工作业标准时间=0.458×(1+20%)=0.550min
(2)GSD机器作业标准计算
机器运转时间T按下式计算
T=MST×HSF×GT×CM+17+P
式中:T机器运转时间,MST为最小车缝时间,HSF为超高速因素,GT为车缝的种类,CM为车缝长度,17是启动机器和停止机器时的TMU值,P为停针的精确度。
GSD计算机系统根据分解的车缝工序动作代码对应的机器时间236TMU,再结合实际限制条件计算出机器运转时间163.346TMU。则
T=163.346TMU/27.78=5.88s=0.098min
机器作业标准时间 =0.098×(1+12.5% +20%)=0.130min
拼接腰头2条(10cm)×2工序的标准工时=0.550+0.130=0.680min。
4 制定各工序等级的标准工时工价
流水线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计算出来后,结合该工序等级单价,就能得出每道工序的工价,见表3工序标准工时工价。服装企业一般是在生产完成后每月一次集中公布工价,或者是款式接近下线了才公布工价,最快的企业也要开款后三五天才能公布工价。获得每道工序的真实缝制时间,就能准确且提前核算工序工价,让每个员工在开款前就明晰每款的加工价,每道工序的工价,在管理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表3 工序标准工时工价
5 结语
现代化服装批量生产都是流水线快速作业,每一员工在流水线上只操作一道或几道工序,以计件数量来核定工资,因此每道工序的工价在员工心中尤为重要。GSD将缝制工序分解为合理规范的基本动作,赋予每个基本动作对应的标准时间,将所有动作的标准时间相加再结合各种因素和宽放,即得到该工序的标准时间。精准的工序标准工时,一致的各工序等级工价,就能客观、公正、合理、准确的核算服装计件工价,从而确保员工工资合理化,降低工人流动性,减少劳资纠纷。
服装企业可以通过运用GSD动作预定时间法,建立各种常用款式的标准工时静态数据库,从而满足工时动态管理,确保基础工序工价的稳定性、一致性,以适应小品种,多批量,工艺复杂,频繁变款的订单需求。
[1]百度文库.GSD 软件介绍 http://wenku.baidu.com/view/ce8bd2077fd5360cba1adba4.html?from=search.
[2]谭雄辉.服装缝制标准动作和标准时间的制定[J].上海纺织科技,2010,38(8):58-61.
[3]张素英,韩月芬.服装生产标准工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4,(20 ):91-92.
[4]赵冉.服装生产标准工时的制定及流水线优化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