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保温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干预效果
2015-05-08劳小梨廖少玲
劳小梨 廖少玲
术中保温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干预效果
劳小梨 廖少玲
目的 观察术中保温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干预效果, 提高产妇舒适度。方法 选择2014年1月前行剖宫产择期手术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后行剖宫产择期手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剖宫产护理, 观察组产妇进行术中术后保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低体温寒颤的发生率及程度, 出院前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对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的寒颤发生率为22%, 观察组为6%,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寒颤程度轻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为98%, 对照组为91%,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保温护理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发生及减轻寒颤程度, 增加产妇舒适度, 提高产妇术后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剖宫产;产妇;术中寒颤;术后寒颤;术后低体温寒颤;保温措施;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 剖宫产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剖宫产术后寒颤是指产妇术后出现了不随意的肌肉收缩, 体温下降, 耗氧量增加, 加重了肺的负担, 对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造成术后的不舒适感, 且影响术后康复速度, 术中的寒颤甚至还可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初次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情绪往往较紧张, 产后疼痛更明显, 致使术后低体温寒颤发生率更高[1]。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是每个产科医生及护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旨在观察术中保温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低体温寒颤的干预效果, 提高产妇舒适度, 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200例行剖宫产择期手术产妇, 将2014年1月前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014年2月后的产妇作为观察组,每组100例。入组产妇均符合剖宫产手术标准, 均为单胎妊娠, 观察组患者年龄21~38岁, 平均年龄(27.5±4.6)岁, 初产妇72例, 经产妇28例, 孕周38~41周, 平均孕周(40.4±0.6)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7.8±4.5)岁, 初产妇70例, 经产妇30例,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40.2±0.9)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进行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监测,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的剖宫产护理, 即在出现寒颤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产妇进行术中保温护理, 即分析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低体温寒颤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性的保温措施。术前加强心理护理, 将室温调节到25~28℃, 湿度保持在40%~60%, 术前在产妇臀下垫一次性吸水垫, 避免术中阴道流出的羊水、血液浸湿床单造成产妇不适及液体蒸发时带走产妇体热。随着胎儿的娩出和羊水的流失, 损失较多的热量时, 下肢使用专用裤腿保温, 上肢及肩部使用毛毯包盖, 腹部采用红外线取暖器照射, 输液及腹腔清洗液使用前先恒温加热至37℃, 皮肤消毒液也预先加热至37℃。手术切口可粘贴一次性无菌粘贴手术膜(剖宫产专用), 便于将术中流出的羊水、血液、冲洗液集中在储液袋内, 保持产妇躯体干燥。有寒颤征兆的及时配合麻醉师使用抗寒颤药物, 使用麻醉药前给予持续面罩供氧, 全程进行心理辅导, 尽量减少身体裸露面积。剖宫产术毕使用转运床送回病房时使用棉胎包盖全身, 做好保温工作, 产科病房调节至适当温度, 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情况, 部分产妇进行适当吸氧,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给氧方式和浓度进行合理的调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低体温寒颤的发生率及程度。寒颤程度评判标准为, 无寒颤为0级;面、颈部肌肉轻微颤动为Ⅰ级;上肢、胸部肌肉明显颤动为Ⅱ级;下肢、腹部肌肉剧烈颤动或整个躯体明显抖动为Ⅲ级。出院前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评价, 患者无意见为满意;较能满足患者的愿望为较满意;患者反映平平为一般;不能满足患者的愿望, 对护理过程存在不满为不满意[2]。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寒颤发生率及寒颤程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产妇术后满意度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寒颤发生率及寒颤程度比较[n(%), %]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6.196
529300 广东省开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劳小梨),手术室(廖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