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强

2015-05-07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晏殊华罗庚爱心

捐压岁钱做慈善

50万能买什么?80多个iphone6?或是无数大餐?为帮助贫困孩子,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的魏琮泰、杨行同学,以及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的魏启泰同学捐出了积攒10余年的50万压岁钱,并设立了“青春之光爱心专项基金”,14岁的魏琮泰由此成为上海最年轻的慈善专项基金主任。魏琮泰的爸爸、专项基金副主任魏宝龙是一位企业家,他表示,“我们不希望他们养尊处优,对人自私,对社会冷漠,而是要保有爱心。”

多维解读

1.胸怀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爱心,能驱散世间的冷漠,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爱心不分年龄大小,没有贫富差距,爱心来自于心底那纯洁的品质。

2.呵护孩子的善心。任何人都有选择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权利,作为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的慈善行为。

3.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花数十年积攒压岁钱,还是将压岁钱捐给贫困孩子,都是生活中的好习惯——不乱花钱,将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拾金不昧好少年

2014年11月19日,四川省泸县玄滩镇涂场学校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为该校一名学生颁发“拾金不昧好少年”荣誉证书。

受表彰的学生名叫施茂然,是涂场学校五年级四班的一名学生。一个多星期前他在公共汽车上拾到一个装有2000元现金和数张银行卡的皮包,主动交给了司机。事后他毫不张扬,直到失主亲自到学校表示感谢,大家才知道。施茂然出身于玄滩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仅靠父母务农来维持家庭支出。当学校师生知道施茂然同学的事迹后,都对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

多维解读

1.弘扬传统美德。拾金不昧的意义远大于金钱本身的价值,学校的做法肯定了施茂然的做法,有利于拾金不昧这一正能量的继续传播。

2.勿以善小而不为。或许在一般人看来,拾金不昧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再微小的善行都不可轻视。不贪便宜、拾金不昧这些小的举动里,蕴藏着巨大的向善力量,当其汇成一股洪流的时候,足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3.人穷志不短。虽然家境贫困,但是施茂然还是毅然将皮包交给了司机,并且未张扬此事,着实令人钦佩。

为烧伤母亲撑起一片天

“她品学兼优、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她照顾烧成重伤的母亲,捡废品挣钱补贴家用。”在河北省盐山县韩桥中心小学,葛桐彤自立自强的事迹被众多师生传颂。葛桐彤,自小父母离异,5岁时妈妈又因意外严重烧伤,从此她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她每天晚上都要给妈妈涂药膏,还要按摩以加快药物的吸收。因烧伤处痛痒难忍,葛桐彤还要不停地给妈妈轻轻拍打。刚烫伤的一段时间,由于心理、伤病的困扰,妈妈曾寻过死,幸好被好心人救下。每当看到妈妈情绪低落的时候,葛桐彤就会趴在妈妈怀里安慰她:“妈,你要坚强,我会好好学习的。等我长大了,我會为你争气的,我会挣钱还债的,我们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多维解读

1.磨难是一种财富。艰难困苦磨炼了葛桐彤的意志,使她更加坚强。相信有了这些历练,她一定会走向成功,拥有幸福。

2.自强自立。唯有自强自立,才能直面人生的暴风雨,才能走出更璀璨的人生。

3.勇于承担。在他人看来,葛桐彤的生活中充满了坎坷,但是她从不埋怨,不气馁,以纤弱的身躯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4.懂得感恩。葛桐彤细心照顾妈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妈妈过上好日子,体现了她的孝心。

最小微软认证专家

提起电脑专家,你脑中浮现的肯定不会是小孩的形象,但是Ayan Qureshi却成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微软认证专家(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

onals,MCP)。Ayan在只有5岁11个月大的时候就通过了考试,获得了该认证,打破了之前6岁半的世界纪录。微软认证专家是全球公认的计算机软件高级人才认证,一般是由大学毕业生参加的考试。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Ayan3岁开始接触电脑,很快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身为IT顾问的父亲发现儿子的天赋后,在位于考文垂的家中专门为儿子打造了一间电脑实验室,并开始系统性地教授他电脑课程。

多维解读

1.有志不在年高。年龄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绝对标准,只要你有梦想,只要你肯努力,你一样可以在年轻时就取得辉煌的成就。

2.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要肯定孩子的天赋,支持其有益的兴趣,为其成长保驾护航,从而使其对未来充满信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3.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能否成长,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

为和平而战

马拉拉生于1997年,生活在塔利班统治下的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12岁起为英国广播公司(BBC)乌尔都语栏目撰写“巴基斯坦女学生日记”专栏。在她的日记里,真实记录了在塔利班统治下一个女孩的生活。在BBC的博客连载结束后,马拉拉接受了美国电视台的纪录片拍摄,在公开集会上谴责塔利班的教育政策。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遭遇枪手袭击,伤势严重。面对死亡威胁,马拉拉以最响亮的声音说:她永不会在威胁中后退和倒下,一定要为弱势孩童,特别是女孩发声,争取和实现平等教育权。2014年10月10日,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名为《消失的教室》的纪录片中,马拉拉紧攥着自己的书包,坚定地说:“他们无法阻止我,我要受教育,我要实现我的理想。”

多维解读

1.信念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信念是一粒最坚韧的种子,即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结出累累硕果。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它能让你不惧死亡的威胁,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

2.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只有处在和平社会,人们的受教育权等合法权益才能真正得到保障,人们才可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3.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无论男女,而且任何人都不能剥夺这种权利。

勤奋成才

华罗庚小时候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浓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50页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一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隔壁邻居早上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白天,华罗庚就帮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顾客来了,就帮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

多維解读

1.厚积薄发。正是因为争分夺秒,长期坚持学习,华罗庚才能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家。

2.兴趣是成功的前提。正是因为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华罗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投身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事业中去。

3.勤奋造就天才。天长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付出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与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诚信换题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14岁时,晏殊随大人进京赶考,考试的题目是诗词歌赋,各以为官之道来写。晏殊看了题目后,知道这是自己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心想:如果这样做了,自己一定能考得非常好,但不能显示出自己的真才实学。所以他对考官说:“考官大人,这是我平时练习过的题目,我已经写得非常好了,当地的县官也说他写不了那么好。要是写这题目,就不能把我的知识和本领显示出来,所以我要求换题目。”

考官听了,非常吃惊地说:“既然这是你练习过的题目,你应该好好珍惜才对。现在我只好启奏皇上,再行定夺。”皇上知道了,也很吃惊,就对晏殊说:“你如果另外考试,要是写不好,那你不伤心吗?”晏殊说:“假如我考不好,那只能怪我知识太浅薄,本领太低了,我无话可说,不会伤心的。”皇上听了晏殊的一番话,被他所感动,于是另外出了考题给晏殊做。

多维解读

1.坚守诚信。信,是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国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荣,人无诚信不立。

2.灵活运用规则。制度、规则等都是死的,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法外亦可容情。

3.真才实学比功名利禄更重要。唯有在真才实学和美好良知基础上得到的功名利禄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脚踏实地,凭真才实学获得成就,才真正实现了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晏殊华罗庚爱心
华罗庚、陈景润“弄斧”必到“班门”
晏殊换题
华罗庚的信任
信任
晏殊的忘年知音
爱心树(下)
晏殊换题
爱心
爱心的奉献
天才与锻炼(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