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轰炸或推“五维战争”亮相

2015-05-07

军事文摘 2015年7期
关键词:网络战司令部武器

最近,美国军事领域接二连三地推出战略新举措,吸足了世界的眼球,不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更让人浮想联翩。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先公布了新版《新版网络安全战略概要》,准备把“网络战”用作针对敌人的作战方法;接着,又迫不急待地宣布,计划组建战略轰炸机司令部。虽然这两项举措被湮没在新出台的众多战略举措之中,似乎想让人们感觉不到它们的重要性,然而,这两个动作却标志着美国正将人类社会的战争推入新的时代。

“四维战争”迎面扑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武器体系也被“网络化”,原来可以单打独斗的武器,现在要与其他武器形成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已经成为武器体系的神经,可以使各类武器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构建本国的武器体系,以充分发挥武器的作用,强化本国的国防实力,提升本国的战争能力。

随着各国武器一体化的竞相进行,如何在这种武器体系中取得胜利,如何破坏体系的神经——网络,如何通过网络神经使对方武器体系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早已成为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最为关注的课题。

美国是最先将网络引入军事系统的国家。1969年,美国出于军事目的,凭借其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建立了互联网。随着互联网运用的不断深化,基于互联网的军事体系也逐渐形成。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派出特工到伊拉克,将伊拉克从法国购入的防空系统使用的打印机芯片换成了含有计算机病毒的芯片。在战略空袭前,美国通过遥控方式激活了这种病毒,致使伊拉克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失灵。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成功实施网络攻击的战例。当然,这种网络攻击还具有实验性,呈现为小规模、局部性的特点,这时的网络战只能说是萌发时期。海湾战争后,各国的军事变革如火如荼地展开。美国等国家走在了前列,并不断地将网络领域的对抗与博弈引入军事领域。

美国是最先备战网络战的国家。2003年2月,美国将网络安全提升为国家安全,公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2010年5月21日,美国为掌握制网权,备战网络战争,率先组建了网络司令部,其主要目的是“训练部队通过网络持续作战的技能,使网络作战与空天作战充分融合”。美国网络司令部于组建当年就全面运转起来,其任务非常明确,“计划、协调、整合、执行任务,以指挥网络战,保持特定的国防信息网络,执行网络全面作战,确保美国及盟友在网络空间的行动自由”。不难看出,美国组建网络力量的目的就是要掌握网络主导权。

事实上,美国网络战起源于对网络攻击的“防”。美国是网络发展最为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受到网络攻击最为严重的国家。美国国土安全部曾于2006年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代号为“网络风暴”-1的网络防御演习,演习模拟了政府机构和信息技术、通信、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的网络系统遭受攻击,旨在训练网络安全人员能够从容应对网络攻击。

在网络司令部组建前,美国还没有形成网络指挥作战体系,只是进行一些网络“防与攻”的实验性作战而已。2010年9月27日,以美国为主,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瑞士和英国等作为伙伴国,联合举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网络战演习。至此,美国在网络领域的举动开始从“防护为主”向“攻击为主”的方向发展。

美国联合12个国家进行“网络风暴”-3网络攻击演习

2015年4月23日,美国公布了新版新版《网络安全战略概要》,首次公开表示美国军方将把网络战用作针对敌人的作战方法。该战略要求加强与网络攻击相关的情报收集能力,并提出要与亚太等地区的盟友加强合作,扩大网络空间的军事能力。从新版新版《网络安全战略概要》可以看出,作为一直率先推出新战法的国家,美国凭借其技术优势,在网络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占据先机,并极力维护其在网络领域的霸权地位。未来,美国将正式开展网络战各种战法的研究,或将掀起更加激烈的网络战博弈。这标志着“四维战争”即将登上战争舞台,人类社会的军事博弈将从陆海空三维空间拓展为陆海空网四维空间。

“五维战争”渐行渐近

最近,美国《国家利益》网站透露,美国将把所有重型轰炸机全部归入全球打击司令部。这意味着在美国的全球打击司令部或将组建一个轰炸机司令部,负责各程重型轰炸机的管理、建设与运用。这一战略举措将使美国的战略轰炸力量形成整体合力,也会把美国的全球化战场构建推进一大步。

冷战期间,美苏双方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欧洲地区的陆上对峙。为了夺取优势,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提出了“空地一体战”的作战样式,以应对苏联强大的地面进攻力量。随后,美国积极利用技术优势,展开“星球大战”武器体系的研发,企图夺取太空及空中的优势,迫使苏联的优势下降,甚至使苏联处于被动地位。“星球大战”的研发使美国在空天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对伊拉克空袭了38天,仅仅进行了4天的地面作战。到了科索沃战争期间,空袭行动贯穿战争的始终,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从阿富汗战争、利比亚战争以至当前对“伊斯兰国”极端势力的打击,都主要是通过空袭来完成的。此外,随着美国全球称霸战略重心向亚太方向调整,美国还提出了“空海一体战”的作战样式。这表明,美国已将“空天作战”视为其参与海外军事行动的主要和基本的作战样式。战略轰炸将是“空天作战”的主要实施方法。战略轰炸力量的“聚合”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冷战期间,虽然美国与苏联都实施了全球打击的手段,如洲际导弹、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等,但这一时期,美苏两家仍是以地区势力范围的争夺为重点,全球性打击仅被作为一个次重点。冷战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军事大国,如何维护其全球利益成为美国的头等战略大事。美国将整个地球纳入其战略视野,随着科索沃战争中空袭成为一种全新样式的战争行动登上战争舞台后,美国提出了“全球打击”概念,这将战场从地区化引向全球化。美国之所以构建“全球打击”,是基于武器装备的发展已经能够满足这种理念的实施,如高超音速导弹成功并不断取得技术进展;X-47B无人机等研发成功并能够实施空中加油,使全球飞行“一气呵成”成为可能等。虽然美国成功研发出多种能够担负“全球打击”任务的武器装备,但这些武器装备分散于美军的各军种,形成不了合力。战略轰炸司令部的组建,将具有全球打击能力的武器装备聚合在一起,使之形成更加具有战略威慑能力的武器体系,推动美国新战争理念的落实,支撑美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战略轰炸机B-52投弹

美国构建“全球化战场”,推行“全球打击”战略,遏制可能挑战美国霸权势力的任务,将主要由战略轰炸司令部的力量来实现。战略轰炸依赖于准确定位目标,进而通过精确投送制导炸弹、导弹以及无人机等对目标实施打击。这些过程都要基于太空卫星的保障。随着美国战略轰炸司令部的建立,美国太空力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障战略轰炸的实施,也要遏制潜在对手的太空力量对己方的破坏,同时还要削弱潜在对手的太空力量使其无法正常发挥保障作用。这意味着,美国太空力量的建设将成为下一步重点发展的领域。正如美国率先展开网络战争一样,美国下一步或将率先打开太空军事化的窗口,明争暗夺地占据太空制高点。如果说网络战争大幕的拉开将人类社会推进“四维战争”时代,那么美国一旦将太空装备军事化,人类“五维战争”时代就会来临。这并不是耸人听闻的恐吓,为了维护全球霸权地位,以自我利益需求为准绳的美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结语

冷战期间,美国在海外采取军事行动时不得不考虑苏联的因素。海湾战争时,苏联破天荒采取了合作的立场。海湾战争后,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将其全球战略目标直指维护惟一超级大国地位,在海外的军事行动“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美军的优势,并适应军事形势的变化,美国不断完善其战略构成:1992年5月,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北约盟军最高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詹姆斯提出“联合海空作战”构想;2009年9月,美国空军参谋长和海军作战部长签署备忘录,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整合海空力量,联合亚太地区盟友,共同遏制或击败潜在区域性对手;2010年5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盖茨正式提出“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2015年1月8日,美军参联会参谋部主任、空军中将大卫·高德费恩签发备忘录,将“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并计划于年底前向外公布。这表明,为了维护霸权,美国不断改变其作战样式和作战方法。与此同时,美国也不断拓展新的战争样式,甚至通过改变战争形态来维护其霸权。美国率先拉开“网络战争”大幕,并将战场逼向太空的门槛就是突出表现。美国这样做,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巩固自身的优势,削弱对手的实力,拉大与对手的差距。

正在实施空中加油的X-47B无人攻击机

猜你喜欢

网络战司令部武器
美国特战司令部参与抗衰药临床试验 合成一百余种新型NAD+增强剂
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网络战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
美赛博司令部研究电子战能力
一张图看懂武器发展史
请放下你的武器
退役武器去哪儿了?
负荆请罪
图片新闻
兰德公司给网络战支招
网络战,需具备四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