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善
2015-05-06洪奕扬
洪奕扬
文明是善,野蛮是恶;自由是善,束缚是恶。但正是这种臆想的知识把人类天性中的那种本能的、最幸福的、原始的对于善的需要给消灭了。
——托尔斯泰
什么是友善?相信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抱有疑惑。所谓友善,即指朋友之间的亲近和睦,它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还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待人友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应尽之道,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更是构筑起彼此信任的基石。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在一次飞往洛杉矶的飞行任务中,发生了意外,在离地90米的高空,飞机的两个引擎都失灵了。所幸,他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飞机得以安全降落。他检查了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胡佛驾驶的那架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当他召见那个负责维修的机械工时,对方已吓得瑟瑟发抖,而胡佛并没有大发雷霆,责怪这名机械工,相反,他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满怀善意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继续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有出过差错,那位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心地善良的胡佛并没有用苛刻的态度对待这名机械工,而是用友善宽恕了对方的过错。当别人为自己的严重过错而深深自责的时候,善解人意,给予他人足够的宽慰,可以使他人恢复自尊自信。友善,能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既宽待了他人,又快乐了自己,也使彼此间增进了信任,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自居,《礼记》《论语》《周礼》等中国经典古书,无不阐述了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古人的大智大慧。现今,电视新闻时不时爆出的有损社会风气的各种“丑闻”,国外媒体频频对“中国人”贴上“没素质”“吵闹”“纪律散漫”等标签,试问,我们是否还有理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日本,每一起交通事故,都可以在2分钟之内解决:司机会下车查看情况,互相抱歉,向对方说明自己的不是,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寻求交警帮助。不到2分钟,因为几句充满友善的“对不起”,一起事故就这样解决了。而同样一起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情况可以用“迥然不同”来概括:一旦撞车,司机就放下车窗,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便破口大骂,指责对方的不是。然后走下车,继续责骂,情况愈演愈烈,原本小小的一起事故,越闹越大,甚至引起交通拥挤,最后不得不在交警的协调下,事情才得以平息。同样一起事件,在日本只需2分钟,而在中国则需要1小时甚至更久,这很好地说明了一个社会要想繁荣,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相互体谅,相互谦让。要不断提高个人的内在素养,做一个有素质的人。
能否友善待人处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问题。它不仅体现个人的内在素养,也反映着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所存在的问题,更是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表现,是优是劣的真实写照。我们身处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应时时刻刻将待人友善的处世之道牢记在心中。在社会中,与人为善,积极帮助他人,体谅他人,宽待他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心中,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事业中,为国奉献,为国争光。这样,个人素养提升了,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友善,能使一朵凋谢的花朵重新盛开;友善,能使一颗冰冷的心变得温暖;友善,能使一个黑暗的世界充满光明。友善,如同那温柔的春风,轻拂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如同那醇香的绿茶,温暖着孤单寂寞的心;如同那明亮的萤火虫,照亮着寂静黑暗的森林。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微笑,镜中的你也满怀善意地对你笑;当你面露凶光,镜中的你也挥起了暴力的拳头……朋友,请奉献你的友善,它是沟通的桥梁,是爱的储蓄,也是信任的基石,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人生在世,请保持一颗友善的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