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5-05-06张林林
张林林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河南南阳 473058
随着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高血压等老年多发疾病 的患病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高血压的管理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该研究特在施行人机结合管理模式的2014年1月—12月和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的2013年1—12月这两个阶段各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其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效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证实了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起,该院的高血压患者施行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在2014年1—12月这一阶段中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该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 22 例,年龄区间为 61~96 岁,平均为(76.72±13.45)岁;在2013年1—12月,该院的高血压患者均施行常规社区护理管理,在这一阶段中选取5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该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区间为 60~95 岁,平均为(76.31±13.92)岁。两组就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降压药进行血压控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并定期进行上门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人机结合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全科护理管理[8]:组建全科管理小组,施行责任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施行分区包干管理;小组成员将被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健康信息等录入至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患者资料中的危险因素或不良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定期组织高血压管理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督促护理人员积极参与,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疾病知识和管理技能掌握程度,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②微机管理[9]: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例患者均配备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电子健康档案中应包括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治疗、护理)、锻炼方法、患者病情变化曲线图,并配以相应的图片;随时通过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进行互动,实现实时共享;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病情分级,并对管理措施进行相应的调节。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效能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自我效能量表[1]共有31个条目,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呼吸管理、活动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5个方面,分值为1~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效能管理水平越高。评估方式主要采取提问方式,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回答进行详细记录。
GQOL-74生活质量量表[2]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4个项目,每个项目评分为0~100分,总分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方法
在SPSS17.0软件中录入数据,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具体见表 1 所示。
表1 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情况对比(±s)
表1 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情况对比(±s)
注:与护理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对照组(n=50)观察组(n=50)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151.24±9.17(136.17±8.11)▲151.52±9.34(127.42±8.52)▲*97.79±8.16(88.54±7.13)▲98.01±8.25(80.63±7.10)▲*
2.2护理前、后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维持平稳水平,未出现显著的改变(P>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相对于护理前出现显著降低(P<0.05),具体见表2所示。
2.3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24±6.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2±6.03)分(P<0.05),具体见表 3所示。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3],通常需要接受长期的健康管理,以控制其血压水平[4],高血压的管理质量与其血压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故有必要寻求一种科学、合理的高血压管理方法,以提高高血压的管理质量。人机结合管理模式是一种将人与计算机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人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辅助完成一些工作,同时,以计算机为支撑,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6]。目前,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在一些慢性疾病的管理中逐渐得到应用,且应用效果较为显著[7]。
表2 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表2 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分对比[(±s),分]
注:与护理前对比,*P<0.05。
组别 时间 情绪管理 呼吸管理对照组(n=50)观察组(n=50)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2.87±0.23(2.51±0.19)*2.97±0.25 3.01±0.22活动管理 环境管理 安全管理2.96±0.24(2.64±0.21)*3.00±0.21 2.97±0.17 2.85±0.19(2.52±0.19)*2.92±0.20 2.97±0.29 2.87±0.21(2.58±0.18)*2.93±0.15 2.96±0.21 3.33±0.30(3.07±0.14)*3.37±0.26 3.45±0.36
表 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对照组(n=50)观察组(n=50)63.58±5.53(76.47±5.69)▲69.72±5.83(79.14±6.43)▲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总分64.23±6.31(79.81±6.65)▲73.81±6.92(84.52±7.67)▲67.82±6.03(80.24±6.71)▲
该研究选取了2013年1—12月和2014年1—12月这两个阶段的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2014年1月起施行人机结合管理模式。
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之对照组更加良好(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未出现显著的改变(P>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相对于护理前出现显著降低(P<0.05),说明应用人机结合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使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更加良好,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提高;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24±6.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2±6.03)分(P<0.05),这说明应用人机结合管理模式管理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应用人机结合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1]凌利峰,董建成,耿兴云,等.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1,6(4):18-20.
[2]王琼瑛,韩琤琤,赵亚利,等.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407-410.
[3]刘安银,唐海沁,安宁,等.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社区慢病防治管理效果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3):236-238.
[4]陈史蓉,黄煊,陈黎,等.标准化、信息化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2下旬刊):277-278.
[5]罗洁,李济金,胡春华,等.基于信息化对高血压病管理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7(z2):82-83.
[6]刘玲,金先庆.社区高血压信息化管理模式评价[J].重庆医学,2011,40(25):2597-2597.
[7]陈林利,严玉洁,方红,等.基于信息化的医防结合高血压防治模式研究及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2):63-65.
[8]王仕新,张富刚,李金花,等.基层医院高血压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56-159.
[9]顾亚琴.信息化技术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55-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