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备物资储备学科方向的教学改革

2015-05-06王开勇周京京陈海艳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战备储备物资

王开勇,周京京,陈海艳

(军事交通学院军事物流系,天津300161)

战备物资储备是战时物资保障的基本条件,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物资基础,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战备物资储备学科方向主要讲授战备物资储备策略(储备结构、储备规模、储备布局、储备方式、储备体制及储备法规等)和战备储备物资管理方法,是军事物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院校教育是培养军事人才、提高官兵素质的主渠道,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石,在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院校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紧贴军事斗争准备,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有力支撑[1]。因此,战备物资储备学科方向的教学改革必须向实战聚焦、向保障打赢靠拢,使该学科方向能够为解决战备物资储备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撑。

1 战备物资储备领域存在的问题

“十五”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战备物资储备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随着物资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军队使命任务的调整拓展,按照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当前的储备工作在许多方面显得不尽适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解决。

(1)在完成作战后勤保障任务上还有“短板”。在储备结构上,现有储备还不能完全满足完成多样化军事行动任务需要;在储备规模上,还不能满足大规模联合作战物资保障需要;在储备布局上,现有布局还不均衡,与目前作战后勤保障任务要求还不相适应。

(2)储备体制和储备方式还需要优化。目前的战备物资储备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储备效益的提高。储备方式不适应物资保障的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3)战备储备物资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法规标准还不健全;二是信息化程度还不高;三是保障模式有待改善。总体上,与“基数化储存、标准化包装、信息化管理、野战化保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储运一体化与集装化、直达配送保障等还未真正开展。

2 战备物资储备学科方向教学改革的内容

教学科研工作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支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战备物资储备学科方向教学改革应以“问题”为中心,以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为统揽,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作战物资保障需求为牵引,紧紧围绕战备物资储备业务需求,着力解决战储领域的上述现实问题并构建满足平、战时物资保障要求的教学科研体系。具体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下3个体系。

2.1 以岗位需求为牵引的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1]。在课程设置上,应着眼作战物资保障各岗位任职能力素质要求,科学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在课程标准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指挥与技术的相互融合,适当压缩基础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实践性课程以及学员到部队实习锻炼的学时,改变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业务的局面。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更加贴近理论前沿、部队实际和官兵任职需要。

围绕战备物资储备和仓库业务管理实际,形成“一横两纵”“三先三后”的教学内容体系。一横,即横向上围绕战备物资储备理论体系,系统讲授战备物资储备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按照知识内容划分专题;两纵,即在纵向上围绕战备物资储备管理业务(计划、动用、维护保养、更新轮换、处理和质量鉴定等)和仓库管理业务(计划、入库、包装、保管、装卸、搬运、出库)两条线,基于工作过程[2]展开,按照各业务环节设置专题;三先三后,即在教学模块和专题设置上,按照先宏观、后具体,先理论、后实践,先业务、后技术的顺序编排,使学员既能深入掌握战备物资储备的理论知识,又能熟悉仓储业务实践,提高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按照专业知识、能力要求以及学习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采用单元化、组合化、模块化设计,划分为4个模块17个专题(见表1),与部队任职岗位紧密相关的内容融入相关专题。模块1是战备物资储备理论,使学员了解战备物资储备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最新的储备思想,理清军队储备与国家储备之间的关系,熟悉战备物资储备的体制、方式、规模、布局、结构等。模块2是战储物资基础知识,使学员了解战储物资的概念、分类与编码方法以及物资的储运特性、理化属性与失效机理、战储物资目录等。模块3是战储物资质量工程,使学员掌握战储物资储存环境条件、集装包装方法、养护与封存方法、质量检测与技术鉴定方法等。模块4是战储业务管理,使学员掌握战备物资储备各业务环节的时机、流程、方法和步骤,为岗位任职奠定基础。

2.2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

构建与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整合军内外教学资源,建立以优质资源为依托的开放办学、联教联训联考体系。

(1)加强专业理论与业务实践的融合衔接。加大实践性、勤务性教学的比例,增加想定作业、现地教学、综合演练学时。建立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联考机制,依托后勤部队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学员毕业考核由院校与部队共同完成,其中理论考核由授课教员负责,业务实践能力考核邀请部队相关岗位人员担任考官;完善重大演练和观摩见学活动的教员学员参与机制;对部队业务和岗位实践要求高的课程内容,安排部分学时由部队相关业务人员担纲授课。

图1 教学内容体系架构

表1 课程内容构成

(2)建立基于课程内容的组训形式。储备理论和物资基础知识模块以理论讲授和研讨的方式进行,以讲授为主;物资质量工程和战储业务管理模块以讲授和实践操作方式进行,突出实践环节,以研讨为辅。理论教学环节以问题研究为主线,积极推广案例式、问题研讨式教学法,师资力量打破现有编制按“问题”编组,使理论教学与部队实际相一致,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在组织指挥及勤务教学环节,创造与部队实际相吻合的示范性教学环境条件,加强观摩演示、网上推演、模拟仿真、参观见学、现场操作等环节的训练,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岗位任职教学环节,采用专题讲座、参与部队演习训练、聘请部队一线人员穿插授课等措施,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示范性。

(3)开展军队院校间的联合办学。与后勤学院、后勤工程学院、总后科研所、武警后勤学院等院所的有关物流系(室),成立教学协作机构,构筑交流平台;共同编写教材,审定课程标准;共享实验资源,共建实习基地;共建信息网络,深化远程教学;相互聘请教师,加强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硕士,共促教学质量[3]。

(4)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学术研讨活动,使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增长知识。举办学术会议或讲座,聘请国内权威的政府官员、知名学者以及企业家等进行授课,使学员了解行业现状和学术前沿动态。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国内各种物流赛事、物流学术会议等,如物流教育研讨会、军事物流论坛、中国物流学会年会、中国仓储协会年会、物流ERP沙盘大赛等,开阔学员的眼界。

2.3 以高水平学科专业为支撑的科研学术体系

发挥院校知识、人才密集优势和智囊团、思想库作用,进行战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学科研成果相互促进、相互转化。

(1)准确把握战储科研定位。坚持科研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提高物资保障能力服务的方向,用教学需要和部队需求牵引科研发展,用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和物资保障能力的提高。把科研实践作为培养学员研究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学员开展各种学术研究活动,营造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进入课堂教学、总部机关决策、战储法规标准、战储事业建设,体现科研为教学服务、为部队服务的目的。

(2)始终突出战储科研重点。围绕储什么、储多少、储在哪、储多久等现实问题,开展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物资保障和后方仓库“两化”建设的需要,开展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物资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着眼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物资保障理论研究。研究院校和部队科研平台的建设方式,研究课题的发布和攻关机制。

(3)积极培育战储科研成果。以军事物流学科和优秀科研成果为依托,培育一批军队级教学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研究群体,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军队级教学和科研成果。

3 结语

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科研学术等多方面。笔者仅提出了建立以岗位需求为牵引的教学内容体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以高水平学科专业为支撑的科研学术体系的总体思路,对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未作探讨。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应在总结梳理军队“2110”和总后“530”建设中战备物资储备相关学科专业成果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各方面进行系统论证、统筹规划、科学建设,最终目标是使学员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战备物资储备理论知识、熟悉战备物资储备业务、满足战储第一任职岗位需要、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1] 王丰,甘文旭,卢宝亮.军事仓储学科体系探讨[J].物流科技,2002,25(1):3 -5.

[2] 潘浩.基于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34(3):206 -207.

[3] 王开勇,周兆国,郭铁君.军地结合培养现代物流人才[J].军队采购与物流,2015(1):61-62.

猜你喜欢

战备储备物资
战备拉动考核
募集52万件物资驰援东华大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美国国防战备体制特点浅析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救援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