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人,时代的风向标——我如何讲《祝福》

2015-05-05李继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丧夫土地庙祥林

李继红

有学者说,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

从女人看时代,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宋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时代。衡量时代的尺度有很多,女人应该算是其中重要的一个。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经典小说《祝福》的主人公,我们不妨试着透过祥林嫂去了解一下辛亥革命以后的时代风貌。

祥林嫂,无名无姓,丈夫叫祥林,于是人们就叫她祥林嫂。祥林嫂模样周正,手脚壮大,安分耐劳,丈夫小她十岁,婆婆精明能干,照理说这家人的日子应该过得还算舒心,可不曾想,天有不测风云,丈夫没了。没有了丈夫的日子自然不好过,祥林嫂只身逃到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工。

人穷万事哀。婆婆为了给小叔子娶亲,强行把祥林嫂抢了回去,卖给了贺家坳的贺老六,祥林嫂拼死抵抗。不成想坏事变成了好事。山里汉子贺老六“有的是力气,会做活”,上头没有婆婆,房子又是自家的。祥林嫂竟交了好运,生了儿子,自己胖了,儿子也胖了。造化弄人啊!壮实得像头牛的贺老六,年纪轻轻的,竟然就断送在伤寒上。丈夫又没了,好在还有儿子,祥林嫂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不在话下,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孩子又会给狼衔去呢?一场梦的功夫,祥林嫂只剩了一个光身。大伯来收屋,赶她走。

丧夫失子,并且是两次丧夫,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无异于是致命的打击,但祥林嫂都挺过来了,原因很简单,这一切都是命,天命难违。人得认命,中国人一直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所以,祥林死了,祥林嫂没有倒下,她选择了逃亡,逃到鲁镇做工。贺老六死了,儿子死了,家也没了,祥林嫂仍然没有倒下,她又重新回到了鲁镇,站在了鲁镇人的面前。好死不如赖活,人不能跟命运去拔河,祥林嫂懂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屈的灵魂,竟然在她第二次到鲁镇不久,就迅速地消亡了,这是为什么呢?还是让我们回到祥林嫂的故事中去吧。

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境况与上次大有不同了。首先,祥林嫂自己的手脚已没有先前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其次,鲁四老爷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现在她却清闲了。祥林嫂心里明镜似的,别人嫌她脏,好女不嫁二夫,她坏了规矩。她有罪。

嫌弃她的不止是鲁四老爷,还有那些鲁镇上的人们,他们仍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鲁镇成了一间冷冰冰的空屋子,祥林嫂独坐在屋子里,被寒气紧紧地包裹着。她只有梦呓般地反复地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故事,聊以自慰。祥林嫂也觉出了这冰冷,她渴望温暖;渴望做一个跟大家一样的人;渴望洗去罪名,再像以前那样好好地给人家做工。这样的机会还真来了,柳妈告诉她,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就可赎了这一世的罪名。

祥林嫂赶紧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土地庙去。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她的罪名赎清了。

在接下来的冬至祭祖时,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四婶的这句话,如晴天霹雳,给了祥林嫂毁灭性的打击。“第二天,祥林嫂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终于,祥林嫂被赶了出去,成了乞丐,四十上下,就全白了头发,在人们祝福的鞭炮声中寂然地死去。

纵观祥林嫂凄苦的一生,我们承认,丧夫失子这些所谓的天灾的确给她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断了她的生路、将她推向死亡深渊的还是来自我们人类自己、来自社会、来自那个时代的那些陈规陋习。

从祥林嫂看她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们不得不痛心地说,那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时代,那是一个冷酷的时代,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引导学生从祥林嫂的角度来看那个时代,实际上是教学生一种阅读方法,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也是为了消除学生对鲁迅先生小说的隔膜。

猜你喜欢

丧夫土地庙祥林
“四层”:引导数学高考的一面旗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高邮土地庙拆除风波
反攻与治疗
反攻与治疗
反攻与治疗
反攻与治疗
土地庙联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