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课程教学中的自组织学习*

2015-05-05翁小洁靖国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年23期
关键词: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翁小洁,靖国平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论微课程教学中的自组织学习*

翁小洁,靖国平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

自组织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教育活动中同样存在“自组织”现象。“自组织”学习理论同样适用于微课程教学。微课程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微课程教学中自组织学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和课程实施三个方面。班级环境调控、适度的他组织支持以及合理的课程评价,都将有利于自组织学习。教师对微课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调整,以及学生采取积极悦纳的学习态度,都是促进自组织学习的有效策略。

微课程教学;自组织学习;课程评价

一、引言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每天都有新的奇迹发生。“微课”正是互联网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又一新的奇迹,它给传统的课堂形态带来巨大的改变和惊喜。“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同时,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学习活动正逐步走向个人的自发行为,“大师无师”的社会现象比比皆是,昭示着自组织学习的时代到来。苏伽特·米特拉在印度进行的“墙中洞”的学习实验表明从“他组织”到“自组织”学习的可能性。[2]由于微课主要是通过学生观看课程视频而进行的自发学习,因此“自组织”学习理论十分适用于微课程教学。了解微课程教学中的自组织现象,可以帮助学习者有意识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以保证微课学习的有效性,也有助于教学人员为自组织学习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自组织理论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整个系统及其内部各个要素是如何自主组织的、由无序状态发展为有序状态,再由有序变为无序,最后走向更高有序状态的内在作用过程,具有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性、涨落性和动态有序性等特征。[3]一个体系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涉,该体系就是自组织的。[4]由此可见,自组织系统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作为培育人的主要活动也存在着自组织系统。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即学生自组织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自我完善过程。自组织学习是指学习者在自组织内部学习系统下,借助“他系统”的有利因素,主动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积极构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学习完成后不仅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评价,同时也对学习进度有明确认识的一种学习方式。

微课程作为一种配合传统教学方式被加以灵活使用的教学资源,正给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5]这种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微课中的自组织学习,随着微课程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它势必将大力突破课堂范围走向社会学习的范畴,更多领域的课程视频也将被制作。学习者通过不断自组织学习,即可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不仅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有利于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开发设计和运用等方面,研究微课中的自组织学习的成果较少。本文重点探讨微课教学中的自组织学习的必要性、有效条件以及操作策略,以期为深化微课程教学中的自组织学习研究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微课程教学中自组织学习的必要性

微课程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需要进行自组织学习。微型学习大多依靠移动设备传播短小松散、实用的片段化学习内容,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6]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型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要求,是一种典型的“碎片化”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具有时间安排自由、知识吸收率高、易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持久力等优点。[7]但是,作为时长只有5~10分钟的“碎片化”课程视频,微课中经常出现知识点繁杂无序、新旧课程缺乏衔接、不便于记忆的情况,这就容易引起学习不连贯、不系统等问题的发生。自组织学习的系统性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系统。借助自组织学习理论,学生能够整合课程视频前后的知识点以创建有序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微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协助学生进行自组织学习,主动构建个人知识体系,创建前后知识点连接,不但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还有利于个人知识的迁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微课程是一种微型网络学习,需要进行自组织学习。网络学习是一对一的人机交互学习模式,在大部分学习时间里,学习者都是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8]微课程学习同样需要运用网络,学习者在个人客户端观看特定的课程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微课程也是一种微型的网络学习。同时,随着微课程的运用推广,微课程不仅是课堂的补充性教学资源,还被作为课前预习或课后拓展的重要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发生在无人监管与指导情境下的概率相较于之前明显提高了。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需要管理好智力、信息和工具、社会关系以及混合虚拟数字世界之间的关系。[8]此外,还需要处理好一系列如网络学习焦虑、认知负荷等网络学习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自组织学习理论的切入点:在自组织系统内部,存在着5种基本形式,其中自组织是基础形式,与自同构、自复制、自催化和自反馈这四种形式交相辉映。[9]这些基本形式足以保证学习者在自我系统下监控和调节自身学习行为,采用正确的认知策略,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及时反馈学习问题,积累内在成功体验,提高网络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有效防止网络学习中焦躁行为的发生。

微课程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程,需要进行自组织学习。在微课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外界的指令和安排。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和学习数量上有更多的主动选择权。同时,与传统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是,微课程是通过视频教学手段讲授某一个重点或者难点,其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探究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课程安排多为学生课前观看后,教师课上指导讨论和答疑,这就突破了“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微课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这样的课程设计与安排,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外部教学条件将为学生的自组织提供支持与服务。教师不论是在微课程的设计与操作,还是在课程安排与问题引导等方面,都需要把握好作为“他组织者”的限度,为学生有效自组织学习提供适切的条件保障。

三、微课程教学中自组织学习的有效条件

组织社会学认为,组织面临的环境有两种——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其中制度环境指的是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社会事实。制度环境要求组织服从“合法性”机制,采用广为接受的、顺理成章的组织形式和做法。[10]微课程教学中的自组织系统同样受到班级制度、校园环境、社会准则的限制。微课程作为一种实体课堂补充的教学资源,不能脱离班级环境而存在,更不能凌驾于班级规则之上,否则就可能使微课程超越集体约束,使“班级”的概念名存实亡,更有可能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自组织学习受到班级环境的调控,将更有助于教师对班级的统一管理,调整集体统一的学习进度;同时,在班级环境引导下的自组织学习能使个人在网络学习中遵守课堂学习规范,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以防止在自由学习环境下散漫学习行为发生。

在微课程教学中,与自组织学习相对的是 “他组织”学习。他组织学习不仅受现有教学条件的制约,更受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喜好的影响。若长期只有“他组织”学习,会使学生形成学习依赖心理,失去学习的主动性。[11]但若完全抛开“他组织”的支持,微课程教学有可能走入两个误区:其一,缺乏教师的引导,微课学习过程杂乱无序。微课程学习虽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始终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保持微课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流意义重大,它有助于学生及时反馈网络学习问题和疑难,也有助于教师不断根据学生反馈修改和完善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其二,缺乏同伴教育,人际交往能力下降。组织之间存在趋同化现象,即相互模仿的行为,与周遭的社会网络不断交换信息,搜集情报,受到影响,改变偏好。[12]在微课程教学中,个体的自组织学习需要不断与同伴的组织系统进行交流,否则就会使同伴教育缺位,甚至由于长时间的网络学习封闭自我,不愿主动与他人交际。微课学习主要是学生自组织的学习,如何为其提供“他组织”学习的适度引导和支持,使学生在无人监管的环境下井然有序地学习,无疑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点。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很有必要。随着微课程的推广和运用,课程评价有了相应的发展,但多为比赛而创建,在实际课堂的运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而言,针对微课教学中自组织学习的观察与评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评价应注重教学内容而非过分关注制作技术。只有当课程内容可以为学习者的课本学习提供支持服务,促使个人改进学习策略和提高学习能力,自组织学习才能得以持续进行。过多注重技术问题只会本末倒置,模糊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焦点,太过复杂的操作系统可能会占用较多的学习时间,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其次,评价应考虑与“他系统”的交互顺畅程度。微课学习中遇到问题,学生能否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组织学习的进行。因为一旦交互失败或不顺利,就会产生学习挫败感,学生可能因此放弃或中断自组织学习。最后,评价需注重课程对个人学习进程的反馈情况。对个体学习进行追踪,为学生提供学习进程的相关数据,甚至是学习同伴的进度情况,都有利于学生调整个体的自组织学习系统。南京大学张宝辉教授指出,微课程评价不仅要考虑学习效果,还要参考教学过程中多个周期的反馈,甚至学习者学习时的心情和态度。[13]因此,对学习进程中的学习心情和态度转变的反馈情况,也要作为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四、微课程教学中自组织学习的有效策略

教师作为微课教学的主导者,应当为学生的自组织学习创建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积极促进和辅助自组织系统的良好发展。学生作为自组织学习的主体,也应当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不断完善和改进自组织系统。

微课程最重要的主体是“微视频”,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微视频通过直观形象和试听语言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更自由和更真实的学习情境。[14]此外,人类的天性是偏向于可视化内容,视频能使人们以真实的方式参与,并且参与程度高。但是到目前为止,微课制作技术虽然在视频、声音、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方面都有涉及,但主要依靠简单图片和教师声音传输给学生,方式过于单薄。[15]今后微课的设计应更注重动态画面和真实学习情境的呈现,为学习者提供更真实的学习体验,因为当学生置身于属于个人的模拟学习环境之下,才有助于自组织学习的发生。

例如:武汉市武昌区第一届“微课堂”大赛决赛候选作品集中,三道街小学制作的《象形文字的演变》,课程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动画效果制作精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创建了有趣生动的学习环境,为微课程教学中的自组织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每节课时长5分钟,主要教授一个汉字的演变与写法。课程分为课前导入、课程教学和实践操作三个部分:①课程导入是1~2分钟课程简介,为学生的自组织学习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范围,即使中途加入,学生也不会觉得茫然无措;②课程教学部分,先是动画展示字的结构,接着演示字的历史演化过程,最后用童趣动画演示笔画顺序;③实践操作部分,带动学生动笔写字。

课程一气呵成,从生字是什么到该字演化历史,再到如何书写,符合了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过程,为自组织学习创建优越的外部条件。设计者匠心独运地想到了用童趣的动画展示笔画顺序,画面效果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自组织系统记忆与存贮新知识点。最后环节的动手实践,在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学生跃跃欲试,很自然就跟着写起来。总之,该课程制作水平很高,为学生打造了真实的学习情境,同时也诠释了微课自组织学习的落脚点,培养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对于复杂的理论体系和专题知识,或是很难细分的知识点,不应对之划分过细。这样不仅破坏了知识完整性,而且此类微课程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动力,甚至可能造成学习的逆反心理。微课学习绝不仅仅是人跟屏幕之间的联系,不是个体与视频之间的孤立学习,它是一种新型的联系师生之间互动的工具,它的个性化和人性化使传统课堂变得不是那么生硬。[15]微课程的这种个性化和人性化,在内容选择上要求教师懂得正确取舍,回归到实际课堂中,借助其他教学手段实现完整知识体系的传授。同时,还需注意微课程内容不是“课本搬家”。简单的“课程搬家”容易产生缺少背景知识介绍和学习案例的视频课程,极有可能造成学习中断,大大降低自组织学习发生的概率。[16]因此,微课内容应该是书本某一知识点的具体扩展和演绎,而不是简单复制课本,否则不但没有减轻学习负担,还可能使微课视频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

在知识点划分上,应注意前后的关联性,着重唤醒先前经验,为学生承接新的知识点以及更好地进行自组织学习服务。一方面,在每节微课开始部分可增加1分钟左右的课程介绍,不论是单个微课还是系列微课程,都将有助于学生在自组织系统下搜寻先前经验,也有助于中途加入的学习者的自组织学习构建;另一方面,微课程应设置相关课程问题让学习者课后思考和研究,这将有利于引导学习者从浅层知识向深层知识挖掘。否则一味地浅层知识学习,只会造成自组织系统因过于庞大复杂而被舍弃。

例如:“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中,“从《雷雨》到《日出》”这节课重点是放在作者创作这两部作品的不同状态上,而不是像传统的课程一样对两个作品内容做一番具体的讲授。该课程提出了一个在传统文学课程中经常忽略的问题:为什么创作《雷雨》前后花费了五年的时间,而创作《日出》仅仅只用一个月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领会创作“灵感”的问题。[5]

这节课用一个问题将两个文学作品很好地串连在了一起,鼓励学生去挖掘两个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究更深层次的创作灵感问题,前后知识点很好地连接在一起,其效果远好过直接倾听教师逐句分析两篇作品,这正是自组织系统在主动构建新旧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最好体现。

学习者作为自组织学习的活动主体,不仅要积极悦纳自组织行为,也要合理利用他组织条件,不断完善自组织学习系统。首先,了解课程操作平台并且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研究表明,当学习者在网络操作时如果出现障碍或是失败,会诱发烦躁焦虑甚至愤怒的情绪。[17]基础计算机技能有助于保证学习者畅快的学习情绪,它是进行微课学习的先决条件。其次,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确定课程任务后,有意识地回顾先前知识,收集相关信息,确保视频观看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积极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否则,由于认知能力水平的差异,可能引发学习困难的现象,导致自组织学习进展不顺利。最后,调整好良好的身心状态。网络学习容易产生视力疲劳和注意力下降的问题,学生应当合理安排时间,调控和了解自身学习情绪和态度,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确保微课学习在愉悦的情绪中进行。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 2013(10):28-31.

[2]陆志平.数字化时代的课堂重建[J].基础教育课程,2014(1):6-11.

[3]颜芳玉.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渤海大学,2013.

[4]孙旭.在远程教学中应用自组织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5]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2):13-19.

[6]顾凤佳,李舒愫,顾小清.微型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8(3):94-99.

[7]单莹.从幕课、微课看碎片化和娱乐化学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18-19.

[8]毛向辉.对知识和学习的新认识[DB/OL].http:// blog.sina.com.cn/s/blog_5446c3f10100072q.html.

[9]颜芳玉.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渤海大学,2013.

[10]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11]王双生.教育虚拟社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转变的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12]吴亮.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J].公共管理评论,2011(2):130-134.

[13]实习生马赫,杜丽敏;本报记者黄蔚,李凌.微课“煨”出教学新滋味[N].中国教育报,2014-08-08(03).

[1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15]杨坤,赵同彬,程国强.工程类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参加全国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4(2):53-55.

[16]司国东,赵玉,宋鸿陟.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网络学习资源多层次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13(2):79-82.

[17]彭文辉.网络问题学习行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2):40-45.

(编辑:王天鹏)

G434

A

1673-8454(2015)23-0059-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化知识为智慧: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转化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30050)。

猜你喜欢

学习者知识点微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