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虚”与“实”
2015-05-05侯瑞娟
侯瑞娟
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中,存在着大量的虚实结合的现象,这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一、准确判断“虚”与“实”
1.诗歌中的“虚”
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神仙鬼怪世界或梦境(虚幻的)
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分析:“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三句写往昔的繁华生活,与词人当时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凸显出梦醒后的浓重悲哀。
这种通过写已逝之景,虚实结合表达感情的诗不少。特别是借古讽今的怀古诗大多运用这种写法。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白的《越中览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
(2)已逝之景之境(回忆的)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分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像。作者将“雕栏玉砌”犹在与“朱颜改”对照(对比),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3)设想的未来之境(想象的)
古典诗词中有不少诗句是设想未来之境,诗人把它与当前之景、当前之情进行对比或烘托,以虚衬实,来抒发心中的情怀。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弱柳扶晓风,残月挂枝头,这是虚写。词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为前面与恋人分别的场景平添了一层惜别感伤之情。
(4)从对方角度写(写对方)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分析: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时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子儿女,而诗人却采用了“对写法”。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有评论家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但感情却达到了双向交流的效果,所以感情更加深沉,因而更加动人,艺术感染力更强。
常见的运用“对写法”的诗词还有高适的《除夜》、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欧阳修的《踏莎行》。这样虚实结合,沟通了双方的情感,所以有思念、有愁苦、有断肠之痛。
2.诗歌中的“实”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二、学会鉴赏“虚”与“实”
1.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2.虚实结合的作用
“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3.虚实结合的运用
(1)要有准确的虚实判定,尤其是对虚笔的判定。
(2)有的诗歌直接是“虚实结合”或“虚实相生”的运用。
分析步骤:虚笔是什么+实笔是什么+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3)较多情况下虚与实是与其他手法联合使用的,比如对比、衬托、对写等。这时要注意两相结合,分清主次。
(4)诗歌的虚与实,实质上仍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因此它最终要服务于全诗的主旨。
4.思路归纳
(1)点明手法: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以虚衬实、虚实对比。
(2)对虚实分别加以阐释(哪是实写,哪是虚写)。
(3)具体分析表达效果(塑造形象、烘托氛围、渲染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