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2015-05-05王宝林
王宝林
前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课堂,取决于我们能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教育。而这个课堂包括大学课堂也包括中学课堂,可以说,这两个学段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它是整个人生大厦的奠基工程。
一、中学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从新世纪开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体现了时代要求,适应终身学习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凸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减轻了难度,提高了要求,增设了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综合课程,特别提出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主要措施有:完善高中课程体系,促进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与多样性,使每个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研究性学习,形成师生间互相讨论与质疑的合作学习方式;培育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提供更多的创新土壤;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能力。
二、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资优生考察
资优生是未来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未来的创新人才基本诞生在今天的中学资优生中,因此在保障均衡,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应重视资优生的发展。我们认为,在学业、艺术、运动以及交往等方面显示出天分的学生都是资优生,中学重视对资优生的早期发现和培养是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对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创新能力的英才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因此,高中阶段在资优生发展的考察和培养中,既要关注他们的自主发展能力,又要关注他们健全人格的构建;既要有追求卓越,自我超越的引领,又要有现代文明道德理念。要让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能坚守道德良知,在日常的生活中体现良好的教养和能力,能够在关心社会中体现人格和智慧。
资优生通常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强,因此要更多地通过个性化的教学体察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三、关于我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
1.让课堂改革激活学生的创新因子
创新人才培养的阵地关键在于课堂,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课程,如何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课程,是一场巨大的挑战。我校借助2008秋季开始的山西省新课程实验改革,近年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改革课程结构,设置国家、地方、学校三种课程体例,为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高选择课程,让课程符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目标,并通过课程实施张扬学生的个性。
(2)在课程文化浸润下,助推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这些教学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课程文化浸润,衍生出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而这些学习方式应是培养明天创新人才的沃土。
2.注重认识和发现学生的潜力,让每个学生自信、乐观地成长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确立志向、选择未来人生道路,形成思维方式和性格品质的重要时期,我校将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高中创新人才的重要培养目标,并具体概括为“兴趣”“动力”“能力”“毅力”等,以理想目标为引导,以学生的内心需求为驱动,鼓励和推动学生自我规划生涯设计,从而极大地激发和释放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有目标锻炼自己的决心。同时,学校还通过组织一些丰富多彩、高品质的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创设多元化文化氛围、多元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和家长尊重、理解和宽松的支持环境,使具备不同禀赋、潜质和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都能找到施展舞台和适合自己的成才途径。
3.立足常规,转型发展,实现跨越
为什么要把这三个词放在一起?“常规”是几千年教育过程积淀的经典,是有民族性和科学性的东西,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丢弃,我们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转型。
转型的前提是教育思想的转变,转到依靠遵循符合现阶段学生特点的教育规律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上。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做到有思想很难,首先应该有思考,没有思考,何来思想,没有思想,何来思路,思想转变到底怎么转,还有一个路径的问题。我们认为,第一要素是要立足常规促进课堂转型;第二要素是立足教学问题化,促进教科研转型;第三要素是立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转型。
既要立足“常态”又要追求“常新”,还要突破“常规”,这是我们打造质量课堂,延续教学质量生长点的主导思维。
课堂转型前先要立足“常态”,全面提高课堂规范和要求的到位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门学科、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堂,使课堂规范和要求的执行“常态化”。课堂转型还要追求“常新”。在学校总的教改思路指导下,研究、落实年级化、学科化、班级化的课堂教学要求,并及时针对新的要求修订完善,做到目标常新、规范常新、实践常新。课堂转型更要突破“常规”,课堂始于“常规”,但不能终于“常规”。我们在强根固本的同时,要围绕课堂有效问题积极探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