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2015-05-04燕国良
燕国良
【摘 要】体现一堂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要看这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有效性 策略 激趣乐学
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传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便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结果。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故事导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成功地导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的状态,为整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关键是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因此我们要把愉快的有效的东西跟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好奇,才有探索,也才有创造。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寓教于乐,寓教寓趣。
(二)创设操作性情节,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对一些实际问题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获得学习成效,这样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设计了两个操作情境。一是涂出教具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树叶、衣服、六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二是用圆、长方形、正方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创造出其他的分数来。学生通过亲身操作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认识和掌握了探索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强了实践探究的欲望,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变“学会”为“会学”。
(三)营造“竞争”情境,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以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中创设一个竞争的情境,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大多数学生,恰当地开展一些游戏竞赛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第四册的混合运算后,我安排了这样的游戏环节:四人一组,每人出一张扑克牌,看谁先凑出24,谁凑出来牌就归谁,最后谁的牌最多谁就获胜。这不仅让学生复习了表内乘除法混和运算顺序,而且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领略了成功的喜悦,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感到数学真正的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课时,学校忽然停电了,闹铃不响了,大家不知道下课了没有,于是我就说道:我们是9时25分上课的,一节课40分钟,现在是10时7分,你们算算看下课了没有?这样不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又在应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倡导合作学习方式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平台。
四、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的教育就是缺少学生“再创造”的培养。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五、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增强数学的技能
量角、画角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数学技能,也是“角的度量”这一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的许多技能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逐步形成的。学生虽然认识了量角器,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度数的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进行正确地示范。但是,教师的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量角器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放在黑板上是看不清所量的角的顶点和一边是怎样重合的,就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了。
总之,找准课程资源与学生认知能力的结合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好教法,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充满挑战,才能实现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