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六种策略
2015-05-04黄宏赏
黄宏赏
初中数学教学随着课改不断走向成熟,工作十三年,我对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数学课堂作为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主阵地,要想有效地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如何学习、向什么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六点:
第一,阐明数学课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与学生探究学习内容、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要让学生明确,抓好数学课堂是学好数学的前提。而失去课堂的有效学习,哪怕在课后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只会事倍功半。
第二,指导学生学会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从小学到中学,课堂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方式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向互动探究式教学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角色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究者转变。因此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中学数学课堂的特点和学生探究数学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课堂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明白课堂应该怎样去听、怎样去思考。学生只有明确了科学的参与课堂的方法,才会有效地参与。
第三,设置有效的数学情境。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各类的评优课、观摩课应运而生,这有效地推动了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也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好的数学情境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近,即与学生的生活贴近 ,不要凭空设想 ,更不要胡编乱造;二是实,既要题意明了,言简意赅,不拐弯抹角,又要符合现实生活;三是巧,即问题设置要巧妙,要有层次感,更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从而实现课程改革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个目标。
第四,精心设问,巧妙点拨。数学学科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因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渗透到每一节数学课堂。很多学生在做数学习题的时候往往会说“这问题怎么想、从哪儿想呢?”学生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想就是平时我们强调的是掌握这个知识点、解决这个习题,而忽略了分析这个问题的方法的探究。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 “渔 ”。课堂是探究问题的主要场所,很多问题的解决也是由一系列的设问达到的。课堂提问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因此,设置问题将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好的问题不是告诉学生下面如何去做,更不是让学生手足无措,它有时就和情境的要求一样,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同时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导向性、有层次感。问题是你为指引学生解决问题而设置的,它必须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为主线,从而使设置的问题更加有效;后一个问题的设置应建立在前一设问解决的基础上,避免问题设置的重复,做到层层深入,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最终还要考虑问题设置的全面性,要照顾到班级各个层次的同学,要让班级各个层次的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解决最终的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总结应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指明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才是授人以 “渔 ”。
第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新课程改革使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无论在知识储备还是个人能力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他们的自主意识更为强烈。教师角色也从传授者向引导者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更为微妙。因此互相的理解与尊重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语言亲切、面带微笑的教师肯定会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接受你,关系和谐了,学生才会有效地执行你的要求,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六,培养自我的人格魅力。教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老师花的时间并不多,平时也不怎么找学生,为什么他教的学生成绩就那么好呢!一句话:学生有效地执行了老师的要求。这源于他们的魅力。而要想有这样的魅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积累。既要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深度;对其他学科也要有所了解,掌握学科之间的联系,旁征博引。比如数学中的轴对称知识,若你探究时与物理中的光的反射原理结合起来,学生对你的崇拜肯定加倍。二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知识的传授与探究都要讲究策略,如何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三要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一两句诙谐幽默的语言定会融洽课堂气氛,为你的课堂添彩。这样的老师,学生能不喜欢,他的要求学生怎么会不认真执行呢!
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是一个复杂而长远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就一定会有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J].教学研究,2008(4).
[2]毛霞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实”[J].淮阴师范学院论坛,2009(2).
[3]石和玺.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科学探究,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