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015-05-04赵玉莲

教育界·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与学积极性师生关系

赵玉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认识活动,处于受教育的地位,是教育的客体,不能决定教学过程的进程和方向;另一方面,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意识的人,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经验的获得,还是智力、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素养的提高和体质的增强,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行动来获取,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头脑中。总之,只有承认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的转化,完成教学任务。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让学生看。

对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要求,要求学生边看边问,正问反问;课本上省略的可添上;没图可补画;不同看法可加眉批。

二是让学生想。

教师应该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凡是学生自己思考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

三是让学生讲。

学生通过思考能够讲得出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讲,教师不包办代替。

四是让学生议。

议就是让学生讨论,这能活跃学生思维,打开思路,同时教师参加讨论,及时了解情况,为重点讲解摸清情况。

五是让学生做。

要按懂、会、熟、巧的顺序分阶段有计划地练;要按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练,要有目的性、针对性。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摆正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论的出现,必须引起教学中各因素的一系列变化,探究“主体”与“主导”的最佳结合,为的是寻求变化规律,增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操作性,使“主体”“主导”作用得以充分体现,激发教师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前提。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的调动。在得到教师充分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容易激发出来,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最容易树立起来,学生无限发展的潜力最容易挖掘出来。同时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尊重、爱戴也容易加强教师的主动性、针对性、诱导性和实效性,容易激起教师的讲授激情。因此,要实现“主体”与“主导”的最佳结合就必须首先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师生同步是实现“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显著标志。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导之以理,授之以法;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这二者的协调同步就是“主体”与“主导”的最佳结合。此外我们通常讲的备、教、改、导、考、析,实际上是教的过程,而不是学的过程,学生学的过程应该是预习、听讲、复习、练习、应试、小结。要使教与学协调必须使教与学的过程契合,必须谋求教与学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师生心理的同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设疑”和“解疑”上,则是教师启发生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学生思考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这种契合与同步,正是“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的生动体现和显著标志。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与“主导”结合的契机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我们抓住这些契机,搞好“主体”与“主导”最佳结合,就一定能带来生动活泼的教学新局面。

猜你喜欢

教与学积极性师生关系
楷书的教与学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教与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