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04李燕军
李燕军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实行高效率的教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吸收到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的运用则为高效的语文课堂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运用 事半功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9-027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利用可以说给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首先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全面打开课堂教学局面提供了可能。
一、创设情境,怀情而教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想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涵,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并且为之动情。有专家提出了“怀情而教”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趣化教学法。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深切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审美的境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进而达到“乐学”的学习境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配合课堂教学,让学生从课件中掌握作者的真正意图,再加上音乐的感化,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其中。亲切的声音,悦耳的语调,优美的图画,让学生为之心动,激起了学生的情感。这种情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和文章真正地融合在一起,从图画中感受情感,从声音中产生美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过多媒体,教师把学生的真情实感从内心激发出来,学生的智慧大门随之被打开,产生“乐学”的感觉,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例如,我在讲授《沁园春·雪》一文时,首先播放了幻灯片,漫天的飞雪,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登到高处远眺的情景,让每一位学生都为之动情,浮想联翩。在讲解《天上的街市》时,通过播放幻灯片,学生看到了牛郎和织女提着灯笼一起在街上闲逛的美好图画,使学生产生了也想到街上去玩一玩的心情,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可见,学生的内心状态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
二、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也就是说,作为智力的重要组成分——注意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一般都有着这样一个感受,如果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点,并且理解的程度也会非常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效率高。所以,教师首先要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而多媒体便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借助多媒体可以把一篇意义深刻而难于理解的文章,通过图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听觉、视觉感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理解的程度。例如,在学习《海燕》一文时,教师播放幻灯片。当学生看到海燕在浓浓的黑云中,在雷电交加的大海上展翅飞翔时,学生就会由此想到:海燕会怎样呢?这就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这种寓听觉和视觉为一体,声形并茂的特点,为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提供了可能。
三、易于理解课文,降低教学难度
多媒体的应用为课堂效率的提高提供了便利。课件的制作是教师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教师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首先要结合课文的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创造出一个优秀的课件来,让学生能够通过课件“入乎其内”,但又能“出乎其外”,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课件的欣赏,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感受到作者的真正意图。
例如,在《故乡》一文的课件制作时,少年闰土的英俊形象以及他捕鸟时的机灵,和木偶似的中年闰土的形象相比,生动直观,学生很快就领会了对比手法。而在《有的人》一文中,我运用简笔画形式给学生展现了“骑在人民头上的”一种人,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另外一种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的对比,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降低了学生对课文以及各种手法之间对比运用的理解难度。
四、使思想教育更直接、形象
众所周知,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呆板的说教式教育,不但收效甚微,有时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如果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其中,那么这样一种效果便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在讲解《理想的阶梯》一文时,理想教育就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于是我配以理想的朗读,让学生看到保尔的形象,并且配以文字的讲解,使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样,不仅让学生心服口服,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思想上的引导作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条件的影响,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多媒体的各种功能都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地运用和展现出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