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马跨越世纪的情缘
2015-05-04张夏薇
文/张夏薇
老人与马跨越世纪的情缘
文/张夏薇
7月17日,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民间马术协会主办的首届“邛钦杯”民族传统马术赛隆重开幕。这是该县文化旅游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件盛事,更是广大牧民群众翘首以盼的一件喜事。
“纵马扬鞭之时,体悟御风飞行之。”在开幕式上,来自红原县民间马术协会的马术队表演了“跃马舞枪”“五彩凌空”“乘马跳鞍”“海底捞月”“雄鹰展翅”“跑马拾哈达”等传统马背马术节目,精彩的演出让在场观众大饱眼福。红原马上运动因马术而久负盛名,红原县马术队自组建以来,曾多次代表县、州、省参加各级少数民族运动会。1995年,红原马术队首次代表四川省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了一金一银、两个第五名、两个第六名的骄人成绩,实现了四川省全国民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在红原县有这样一支传奇的民间马术队伍,自然是要一睹为快的,不过我们却被告知马术队正忙着到各地巡演。失望之际,朋友提出带我去见一个老人,于是乎我有幸见到了红原马术队的灵魂人物——尕嘎。
眼前的老人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他缓缓地坐下,谦和有礼地笑了笑。“虽然我们的马术现在在各个地方表演,但是像你们这样专门过来了解的人还是比较少。”尕嘎老师喝了口茶,将他的半生马术情缘娓娓道来。
重拾传统技艺马术队的建立一波三折
大草原上地广人稀,草原地区的牧民最初的主要食物来源依靠捕猎,于是他们不得不跟随着兽群的迁徙而迁徙。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蓄养动物比起单纯地追猎野生动物来说更有保障,马的驯化使得畜牧业慢慢发展起来。牧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马相处,逐渐形成了草原的马背文化。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每天除了放牧骑马似乎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消遣,于是胆大的人就开始研究如何在马背上做点文章。人们从最开始解下腰带放在地上然后骑在马背上捡起,到后来骑马射箭,只有长期与马匹相处的人才能配合默契地完成动作。尕嘎老师的爷爷和舅舅都是精通马术的人,1968年父辈们就将马术技艺传承到当时还是一个14岁少年的尕嘎老师手上。紧接着由于许多原因,他中断了训练,马术表演也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直到1984年,尕嘎老师再也按捺不住想要重拾马术文化的念头,可是,现实远远比想象中更艰难。“我当时就想着,爷爷、舅舅把这项技艺交到我手上,我不能让它就这样消失了,我要做点什么。”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为尕嘎老师今后的人生增添了许多曲折。
马术队员抛撒龙达
尕嘎老师 摄影/何林隆
时任阿木乡书记的尕嘎老师有了重拾马术的想法后,起步并不顺利。马术这个项目是很需要胆量和练习的,所以要从十几岁就开始训练,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马术,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家的孩子做这样危险的事情。于是尕嘎老师就一家一家地登门拜访,好不容易凑齐了五个孩子,其中还包括了他自己12岁的小儿子,这就是红原马术队最早的一支队伍。小队员找到了,可是没有资金上的支持怎么办呢?尕嘎老师决定带着队员们在草地上搭帐篷,自带干粮。说干就干,小队员们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几个动作,可是尕嘎老师心里犯嘀咕了,这几个动作对于马术表演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可是自己当年中断了训练,很多动作都不会。于是,他带着队员找到了当年精通马术的几位老人。马术表演是一个传统项目,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的,所以多年来没有留下任何的书面信息。几位老人年事已高,就只得坐在一旁指导,再由队员们当面训练,最终将马背上的动作扩展到了18套之多。直到1985年,经过层层上报,尕嘎老师得偿所愿地带着他的马术队代表红原县参加了阿坝州全州运动会,一举夺魁。运动会民间马术比赛共设置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速度赛马和1000米、2000米走马以及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等10个小项。如今,红原马术运动已不再是单一的民间传统活动,它已经成为四川乃至川甘青的特色名牌,已经冲出四川走向全国,成为一枝独秀的藏族民间传统体育品牌。
半个世纪结下一生马术情缘
马术表演的精彩动作
在与我们分享建立马术队的种种经历时,尕嘎老师语速很慢,直到讲述夺得运动会奖牌时他敲了两下桌子。我们听故事的人都是轻松的,因为这短短的几十分钟交谈浓缩了一位老人的半世人生路。在建立马术队之初,尕嘎老师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马匹毕竟是经过驯化的动物,有本性,牧民将自己的小孩交到他的手上,如有不测,对一个家庭来讲是极大的伤害。“那个时候我每天晚上睡不着觉,压力很大,不仅要担心这几个孩子的安全,连我自己的家庭都无法照顾到。当时我的老婆生病过世后,我的小孩就天天跟着我在马场生活,更何况我自己的小儿子还在马术队训练。不过现在就好多了,政府每年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演出多了,队员们的收入稳定,生活就轻松了许多。”眼前的尕嘎老师已经71岁了,岁月在他黝黑的皮肤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他把这一切描述得如同家常般稀松平常,而我们只有靠想象去还原当年的艰难时光。
我们此次去红原并没有采访到马术队的成员,因为他们忙着到各地去表演。逐渐成熟的队伍知名度也在慢慢地扩大。尕嘎老师现在已经将这支队伍交由儿子去打理,但也会时不时地去看他们训练。红原的孩子都是从小光着脚在草原上跑大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沾染许多坏习惯,现在团队中的队员小的十几岁,最大的也不过才22岁。曾经在骑兵团锻炼过的尕嘎老师驯马经验丰富,在团队管理方面走的自然是军事化路线,直到现在队员们还保持着集体生活,鸡鸣而起,日落而息。马术表演越来越受欢迎,不少穷困的人们慕名而来。“以前是我一家一家地去找人进马术队,现在很多人想把孩子送进来,因为这些孩子能在这里学到东西,也改掉了坏习惯,每个月还能补贴家用。我看到有些孩子真的是可怜,也就心一软收下了他们,就当是做善事吧!”这些实际的情况也让尕嘎老师颇为无奈。
马术的未来牵动着老人的心
2014年11月,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关于命名2014—2016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决定》,四川全省共有206个符合条件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榜上有名,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的“民间马术”项目入选,红原县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讲到此处,老人家欲言又止。其实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愿望,他希望红原的马术表演能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现在,红原的马术表演已经被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由于认定审核的标准中需要提供明确的文字以及视频材料,而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均是靠言传身教,虽然相关的资料在逐渐完善,但是距离被列入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交谈完之后,尕嘎老师起身道别。看见他略显佝偻的背影,我不禁一阵心酸。在中国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多少凝结着智慧的技艺在这里发光发亮,又有多少文化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传承下去。我们太需要像尕嘎老师这样的人来坚守传统文化,将其守护、发扬。不过,他只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啊!(责任编辑/张夏薇 设计/赵清)
红原马术队的精彩表演 摄影/何林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