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久的旅程

2015-05-04陆正旭设计秦元元

家用汽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泾县汪伦驾车

|文·图_陆正旭 设计_秦元元|

长久的旅程

|文·图_陆正旭 设计_秦元元|

安徽泾县自驾游

宣纸所承载的这一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我这次驾车游览宣纸发源地——安徽泾县,对这种感觉愈发明显。这次用汽车这种科技和工业的产物,去探访千年寿纸的故乡,也可以看作一次“长久的旅程”。

宣纸故乡看千年寿纸

驾车行驶在回程的小路上,我看着窗外大片的绿色稻田和矗立其间的传统民居小楼,打开音响,一边回想这几天看到的景象,一边在心中打下草稿,记录下彼时和此刻的心境。

地理上毫无特征的泾县,历史虽长,但全国有类似渊源的地方数不胜数,如果只有这些,那么它早已湮没在全国的县城之中。却因为一种出产,足以使这里明载史册——宣纸。托明清古纸宣纸厂王厂长的福,我可以进入到他的古法手工宣纸厂参观。打浆、捞纸、压制、晒纸和切割,一步步为我细致讲解,对于我的诸多疑问,也耐心回答。这些在我这个外行看来只是个看热闹、长知识的游览,而对于这样一个传统工艺的宣纸厂,却是巨大的机密环节。

这种取自天然,洁白柔软的纸张,不利不争,任历代无数画家、书法家在上面泼墨设色。从存世最早的隋代《游春图》到元代《富春山居图》还是东晋《兰亭序》,这些名作早已穿越千年时间,而承载这些瑰宝的宣纸,也因可以千年不朽而被称为千年寿纸。我信手拿起一张刚刚烘焙干的宣纸,默想一幅幅记忆中的画卷,把唐宋的烟雨、六朝的兴废和一段段消逝的遗梦,在我眼前铺开、渲染。

此情无关风与月

驾车前往远离泾县县城的孤峰村,因村中有个手工油布伞厂,而备受游客尤其是摄影爱好者的青睐。车刚从岔路口拐进去,就看到了一捆捆竹篾扎得整整齐齐在那里晒干,而进入小院,大小不一的伞全部撑开摆在地上,大小伞随意的分布,却分明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形式感。虽然阴天没有阳光,但是上过桐油的黄色布伞,也依然抢眼夺目。听见我脚步的制伞师傅,从巨大的伞面后面探头出来,得知我久闻盛名,特此前来游览的意图后,憨憨一笑,便又继续调整一面面伞了。我也赶紧取出相机,在伞骨间、伞盖下和水塘倒影中,拍摄下这手工匠人的身姿。

大片的伞摆在那里无疑是惊艳视觉的,但是走进厂房,看到切削竹篾、线钻打孔、砸入伞头等一步步全部手工的流程,心中更是对刚才那些成品伞充满敬意。而这里的工匠,也用自己制作的伞,装点在窗户、走廊、和天井处,无须刻意观察,只是待我从这里走过时,不经意间,感受到这些朴素中又带有传统艺术感的浓烈氛围。

此情无关风与月,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只愿撑起一把伞,听雨打芭蕉,仿佛又走进那一场充满诗意的梨花雨。

也因为有雨,在这千年的古镇里,因一把伞而结缘、邂逅的的情节更加耐人寻味。此情无关风与月,我不是归人而是过客,只愿撑起一把伞,听雨打芭蕉,仿佛又走进那一场充满诗意的梨花雨。

桃花潭畔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是的,这里就是诗仙李白那首《赠汪伦》的发源地。故事的背景和场面我无从了解,但是在清代,根据这个故事,在这里修建了踏歌古镇。幽静的古镇因尚未被广泛了解,也就更多的保留了那一份质朴。镇子不大,此时还没有其他游客,很多铺面也还没有营业,只有几只小狗围在我前后。上午八九点的时间,走在碎石铺就的小巷,看两侧卖文房用品、古籍善本的商户。随手拿起一本仿古装订的诗词汇编、恰好翻到那卷《饮水词》,就如同想起了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南唐后主李煜,和他所创制的澄心堂纸。

我由诗词爱上古画,进而爱上一张张宣纸。烟云日月,粉黛春秋,低眉放开书卷,以为消失的历史薄凉难当,却还有余温从纸边滑过。苍绿的时光,寂静的古墨,还有那泛黄并且还泛着淡淡霉味的书纸。曾经被风吹日晒,六朝兴废事,以为积满岁月的尘土,会沧桑的不忍目睹,却不想,经过流光的删减,自然的冲洗,反倒简单干净起来,全落为桃花潭两岸的渔樵闲话。

猜你喜欢

泾县汪伦驾车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赠汪伦
驾车寻访英雄的故乡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赠汪伦
男子信用卡诈骗10万余元还不上钱玩“躲猫猫”
泾县基层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