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沙漠)铁塔基础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015-05-04李杰宋峰
李杰 宋峰
摘 要:主要介绍了沙丘(沙漠)施工中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今后沙丘、沙漠基础施工提供相关的施工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沙丘;铁塔基础;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471+.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6.080
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 kV第二通道线路工程16标段是由国网山西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施工的,而该工程需穿越沙丘22 km。由于沙丘为风积而成,表层干燥松散,易被风吹动,具有流动性,所以,常规的机械和车辆在松软的沙层中无法行进;再加上铁塔基础的深度和混凝土量均较大,因此,运输和施工都非常困难,给质量控制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 基础参数
铁塔基础型式为台阶式基础,埋深在3.5~5.7 m之间,底板宽在4.2~7 m之间,根开在11.26~19.03 m之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2 施工准备
沙丘铁塔基础施工准备的主要工作包括施工机具租赁和试验、道路铺设。
2.1 施工机具租赁和试验
为了选择合适的流动沙丘施工开挖和运输的机械,调整了沙丘塔位逐基,并比选和试验了施工地敦煌现有的设备。最后决定:运输机械采用宽轮胎式ZL50装载机,并对装载机通过的路进行铺路或局部衬垫处理,开挖机械选用SY335C履带式挖掘机和轮胎式ZL50装载机。
2.2 道路铺设
为了保证各种材料能够顺利运到塔位,对于坡度较大的沙丘,应在施工前对运输道路进行局部补强。针对这项工作,常用的方法有垫砂砾层、草帘子和钢筋网等。
3 基础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要求
3.1 开挖基坑
在沙丘地区风积沙开挖时,容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坍塌。根据试验基础坑的开挖情况,宜采取台阶式边坡和加挡土板(或编织袋)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台阶式开挖的方式,每段台阶不仅有利于坑壁的自稳,同时,它也可作为开挖弃土的临时转运点。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2点:①开挖弃土需远离坑口1 m以上,可在坑口铺设彩条布,以减少风积沙的水分流失,减少风积沙的吹蚀,同时,还能增强沙体的侧向抗坍塌能力;②在搭设混凝土浇筑平台时,要防止基础坑壁坍塌,应将平台荷载传至较深的土体中。
由于沙丘基础基坑开挖时挖出的干沙方量大,所以,要根据现场实际的地形情况,提前规划干沙堆放的位置,可以在塔位附近选择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合理位置堆放。
3.2 基础地基处理
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对地基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要求浇筑垫层的基础,在浇筑垫层前,先采取人工的方式将剩余未挖的500 mm厚干沙挖掉,并洒水。在基坑底部铺200 mm厚、20~40 mm的碎石垫层,将沙挤密,并洒水,从而增加其密实度,之后按照设计施工图的要求,在碎石垫层上做100 mm厚的混凝土垫层。当垫层浇筑完成后,要压实垫层抹面,并用经纬仪(或水准仪)操平。
对于不要求浇筑垫层且没有底板钢筋的基础,应先在需要支模板处将干沙挖至设计深度。在支模完毕后、浇筑基础前,采取人工的方式将剩余未挖的500 mm厚干沙挖掉,并在浇筑基础前向沙层上洒水。
3.3 安装基础模板
由于沙表层较软,模板直接支设在没垫层的沙上会发生不均匀的沉降现象,所以,要采取在底层模板下方垫设木板、钢管下方垫设木板、绑扫地杆和加密钢管等措施。
基础模板采用的是竹胶板。在基础施工前,应事先制作模板,模板加工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在制作基础模板时,模板内断面的尺寸不得小于设计断面的尺寸,并且光面为模板内侧。②由于立柱较高,所以,存在模板连接(接茬)。在连接模板时,接茬部位要严密,不得出现错位和缝隙,防止发生跑浆或基础侧面出现棱台的情况。③模板接茬不能处于同一截面上,应错开连接,并且在支模时,不能将模板接茬布置在立柱外露部分,影响立柱的美观度。④制作模板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8 mm的板材,模板合缝应严密,不得漏浆。模板连接肋木的尺寸为50 mm×50 mm。一般情况下,肋木之间的距离为300~400 mm。
3.4 基础混凝土施工
3.4.1 浇筑平台搭设
由于沙丘基础开挖时造成的基坑较大,给混凝土下料带来了较大的麻烦,所以,必须在基础与基坑边之间搭设1个浇筑平台,便于铁塔基础模板的固定,同时,还可将其作为混凝土浇筑时的下料平台。浇筑平台采用钢管搭设,并且其应与铁塔基础模板支立、钢筋绑扎同步进行。
浇筑平台的搭设要求:立杆间距1.5 m,大横杆间距1.2 m,操作层小横杆间距1 m;必须设斜撑、剪刀撑;必须牢固、可靠,能够满足人员、运料小车的安全使用要求。
3.4.2 混凝土下料
利用装载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在短时间内运送浇筑平台前,通过溜槽和串筒将混凝土流入模板内。
3.4.3 混凝土养护
因为施工地气候炎热,基础浇筑后3 h内必须浇水养护。另外,由于流动沙丘地段的蒸发量大、风大,所以,要同时做好保湿工作,在现场采用棉被覆盖浇水的养护方式。
3.5 沉降观测
因为这是第一次进行流动沙丘段的基础施工工作,虽然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显示地基承载力足够,但是,为了积累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在每个地基基础浇筑后设置了沉降观测点,并确定了观测时间,经过两个月的观测,基础未发生不均匀沉降或超过10 mm的沉降。
4 结束语
采取上述施工工艺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保证沙丘段的基础施工质量,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