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改进
2015-05-04孙宾
孙宾
摘 要:对企业而言,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是公认的难点工作之一。以Z公司220 kV变电站为例,重点分析了企业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电压等级;微机保护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7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6.059
由于实际生产的需要,许多企业提升了自己电网的电压等级,拥有了高压变电站。随着电压的提升,电力系统一、二次系统的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对企业而言,变电站的管理,特别是较为陌生的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成为了系统运行工作中的难点。本文以Z公司220 kV变电站为例,分析了企业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1 高压变电站微机保护系统的特点
高压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经过了机电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直至进入了如今的微机保护阶段。与传统保护系统相比,它有以下7个特点:①保护性能好,动作正确率高;②可方便扩充其他系统的辅助功能;③工艺结构条件良好;④提高了系统的可操作性;⑤使用灵活方便,人机界面友好;⑥维护调试方便;⑦可实现系统远程监控。
2 微机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工作知识性强、技术难度大,在企业电网的管理中一直是难点。在Z公司变电站投运之初,微机保护管理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2.1 工作人员经验、技能、知识不足
220 kV变电站对Z公司而言是新事物,之前并没有储备这方面的人才。虽然变电站在投运之前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些培训,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2点:①管理人员缺乏220 kV系统微机保护方面的管理经验,缺乏对高压微机保护方面内容系统、专业的培训,致使其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较差;②员工对微机保护系统的运行和试验一知半解,其所掌握的内容仅能满足最基本的运行和维护需求。
2.2 内部规程专业性、系统性、实用性不强
规程是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最重要的参照,可以说它是系统使用和维护的说明书。但是,在Z公司的电力系统中, 220 kV变电站的内部规程几乎是照搬省网的类似运行和检修规程,并没有充分体现出系统自身的技术要点和特点。许多系统微机保护的关键技术点都只有宏观性、原则性的描述,并不能作为技术性的规程指导常规工作,其实用性较差。
2.3 综合自动化系统利用率低,管理混乱
Z公司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综自系统采用的是国内领先的N品牌,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功能都很强大。其中,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集主设备“三遥”、防误操作、保护定值系统维护、故障预警录波、非电量信息处理和变电站智能报表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集控系统。但是,由于初期管理经验不足,对系统的学习不够深入,使得该系统的功能利用率较低,一些功能上的管理较为混乱,未发挥出该系统应有的作用。
3 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Z公司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管理中存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有关人员改进了变电站的管理模式,逐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1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保护工作专业性较强,技术复杂,如果出现问题,影响也将很大。特别是微机保护系统,系统构成不直观,维护方面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要深入、专业地理解一、二次系统方面的内容。基于此,特制订了周密的培训计划:①为变电站运行人员举办微机保护运行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的基础知识、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实际操作;②为保护维护人员举办微机保护维护、试验培训班,重点培训内容是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的系统结构知识,相关软、硬件维护,二次试验的知识和设备、系统故障处理的实际操作;③所有从事保护工作的相关员工、管理者都要参加省网变电站的实习培训,并且定期完成省网220 kV入网证的培训和考核任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大大提高了从事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的技术素养和工作能力,为变电站今后的运行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2 重新修订内部规程,升级保护管理
为了使规程更加适应实际运行的需求,管理团队要开始着手修订相关规程。同时,稳妥起见,在修订规程的过程中,要参考一些省网保护专家、保护厂专家的意见,认真讨论了变电站母线、变压器、线路主保护的重要定值、软硬功能压板的投退等内容。
修订后的规程更加适用于本站,同时,还针对微机保护的各种工作提出了具体、有指导性的建议。由于相关专家参与其中,进一步提高了规程与省网规程的贴合度,解决了技术对接的问题。另外,团队还实行了一系列关于微机保护精密点检、有效维护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保护管理工作。
3.3 优化微机保护系统的应用
管理团队对微机保护系统应用的研究从未间断,为此,还开过多次研讨会。在讨论会上,将应用优化过程分为3部分。
3.3.1 全面掌握系统主功能
该变电站综自后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主设备的操控,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合切,有载调压的升降等,这对变电站来说都是最关键的。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不仅要正确利用系统完成各项操作,还要求工作人员在出现故障时能迅速解决,从而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3.3.2 改进系统预警信号机制
220 kV变电站微机保护系统功能强大、后台信息量极大,当系统出现异常时,预警信号过多不利于系统运行人员判断故障状态。而要想筛选这些信号,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调整信号预警机制。针对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成员由运行、保护、调度方面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重新梳理了信号预警机制,使得后台预警信号更加快速、简洁、高效。从后台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改进效果非常好,这项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后台运行的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鲍凝.市政排水项目施工质量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邹树增,闫志为.市政污雨水管道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给水排水,2008(S1):310-312.
[3]陈邦喜.市政道路和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预防[J].山西建筑,2007(01):223,236.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