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岳阳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思考

2015-05-04常艾刘敏李常陵

科技与创新 2015年6期
关键词:社会化管理体系

常艾 刘敏 李常陵

摘 要: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是基本气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气象观测装备的运行状况和观测数据的质量,关系着整个现代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进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提出几点建议,将社会服务企业作为主体是气象技术装备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应从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定期巡检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社会化进程。

关键词:气象技术装备;装备保障技术;社会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P4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6.035

气象技术装备是专门用于气象业务探测工作的,它是由不同的功能部件或单元有机组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以人工为主的传统气象信息获取方式已经逐步被以各类气象技术装备为主的现代化气象信息获取方式所代替,它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气象事业工作的基础部分。为了满足人们对日益增加的气象业务的需求,适应现代化的气象建设步伐,对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制订一套适应新技术装备保障的管理体系,并提出相关的措施,以保证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做好装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1 岳阳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现状

我市是全国最早建立气象台站的区域,位于君山岛景区的核心地带,周围交通便利。目前,我市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人员有8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测报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1人为工程师,2人为助理工程师,人均年龄不足26岁,是一支高素质、年轻化、专业化的气象队伍。台站内主要的气象观测设备有1套人工观测设备、闪电定位仪、GPS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等,它们主要负责观测云、能见度、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蒸发、冻土和酸雨等多种任务。其中,对云、能见度、实时降水和天气情况采用人工观测方式,其他观测项目采用人工和自动站对比的观测方式。同时,该设备还担任着重要天气报、气候月报、航空天气报和危险天气报等气象发报任务。

我市气象台站具有基本的气象观测技术装备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是,在现代化气象建设的过程中,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总体上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有必要开展技术装备保障工作,进一步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2 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

2.1 全国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实行情况

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完全社会化,尤其是自动站维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观测质量。技术装备保障工作按照保障主体可划分为社会服务企业、装备生产厂家和以部门内科技服务为单位的3种主体模式。岳阳市服务模式主要是以社会服务企业、装备生产厂家为装备主体的省份,技术装备保障成本因地区不同和保障承诺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由装备保障主体承担自动站的日常维护工作,保障经费主要来源于部门下达的业务维持经费。以气象装备技术保障社会化的身份来分析保障成效,其主要存在保障主体反应及时性差、费用高、技术水平低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服务工作整体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2 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全市气象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气象装备种类和功能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呈现出了规模大、细节多和任务重等特点。这样,就使得部分区域自动站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在经费维持、技术能力和台站管理运行等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具体表现为当前的技术装备保障工作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气象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要转变发展模式,探索新的运行装备保障机制和较为全面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部分执政权力等建立较为完善的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弥补当前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设备运行管理逐步稳定的情况下,建立一支强劲的技术保障队伍,提高气象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区域气象技术装备保障服务工作将成为日后气象事业发展的重点和必然趋势。从目前我市各区域气象局的需求和建设资金能力来看,基本具备了改善目前状况的条件,这大大增加了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岳阳市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存在以下5大问题:①技术保障管理缺乏市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削弱了下属实施具体技术保障的职能;②技术保障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县级统一有机整体,保障工作与气象现代化业务建设明显脱节;③在气象技术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技术保障、技术手段和检测办法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④技术人才保障匮乏,不能满足新业务体制对技术保障服务工作的需求;⑤在技术装备建设的过程中,投入的资金不足,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

4 推进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思考

4.1 发挥“三种”服务模式各自的优势

现代化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服务从高到低可划分为社会服务企业、装备生产厂家和以部门内科技服务为主体的社会化保障。技术装备保障社会化即是充分利用部门外各种人力、物力、技术、管理、资金、设备等社会资源实现对气象技术装备的保障。在这“三种”社会化保障模式中,社会服务企业的保障模式则充分利用了资金、设备、技术、人力和管理等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属于最大程度地利用社会资源的模式,有利于推进气象技术装备保障的社会化进程;装备生产厂家是气象社会售后服务职责的延续部分,它主要利用部门外的技术和人力资源,但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提高社会资源的整体效益;部门内科技服务保障是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调整气象部门内部装备的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社会化管理体系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论多管理体系融合运行模式在企业中的探索与应用
新标准有助中小型企业推行ISO 14001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对高校辅导员组织社会化的若干思考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