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变更调查基本流程及质量影响因素

2015-05-03舒江霞王兆成李家琦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图斑土地利用用地

舒江霞,王兆成,李家琦

(1.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成都 610213;2.成都市双流容大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213)

土地变更调查是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数据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要求应运而生的,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以查清我国的土地利用现状,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为目的[1]。调查成果数据的准确可靠和高度的现势性要求是本轮调查工作的关键。因此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之后,国土资源部利用新技术和新思维制定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方案,使这一工作得以提升档次,更加适应社会需求。自2011年度开始,我国基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已连续开展三年并顺利完成了土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工作方案也得到不断改善,但各地作业队伍力量参差不齐,如何在工期短、任务重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变更调查成果质量,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此作者根据自己所参与的四川省多个县市的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经验,对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作探讨研究,望能抛砖引玉,促进今后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更好开展。

1 土地变更工作基本流程

1.1 准备工作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国家和地方都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了“以数管地”到“以图管地”的转变。但是土地利用是动态的,及时准确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就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应运而生。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得到的数据库成果是集空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于一体的全新数据库。变更调查的工作开展也就和以往大有不同,用地管理信息的调查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更新成为新的工作任务[2]。因此,用地管理信息的整理和及时报备、基础数据库的收集准备是一大关键。

图1 不够清晰的遥感影像数据

我国变更调查遥感影像数据由国土资源部同一采购,经专业队伍对比分析前后不同时相的影像,提取出监测图斑,并制作监测图斑核实记录表,统一下发到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进一步工作。

1.2 基础数据质量分析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基础数据的质量是保证整个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变更调查前应全面分析。

1.2.1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

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是国家利用3S技术制作的该区域统一时点遥感正射影像图。我省地处西部地区,遥感影像虽然现势性较好,但部分县市区影像不够清晰或者云层较多,因此在国家提取监测图斑时,对图斑地类、权属性质、边界等的划定都有一定误差,需要实地核实并拍照为证,如图1所示。

1.2.2 基础数据库

四川省的土地变更调查基础数据库有MDB和MAPGIS两种数据格式,其中MDB格式数据库由国家提供,MAPGIS格式数据库2011年度由国家提供,其余年度由各县市区自行提供。此两种数据格式理论上一致,但由于存储、更新方式,数据结构、软件系统等不同,可能造成两者数据的细微差别。为了严格控制更新数据的质量,在开展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前应严格专业软件进行两种数据库格式的对比。确定二者完全相同,方可使用MAPGIS格式数据作为更新基础库。

1.2.3 用地管理信息

用地管理信息的调查是土地变更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土地开发利用、土地整理、增减挂钩等都是各地日常事务管理的范畴。整理甄别出准确的用地管理信息是保证变更调查工作成果准确性的核心。

1.3 数据处理

利用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监测图斑,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外业调查核实记录表,由专业作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各需变更图斑的范围、利用类型、标注类型等信息。将实地核实记录的信息用GIS技术制作成具有正确坐标和空间参照的矢量数据,用于套合土地利用数据库中地类图斑,手动方式提取出各变更图斑的范围线,并编号。将用地管理信息和变更监测图斑进行套合,结合实地调查结果,确定出对应需变更图斑的用地标注信息。

处理好的变更图斑线和用地管理信息,在经对比无误的基础数据库中进行数据库更新操作。数据库更新的同时,需利用软件的错误检查工具,不断排查可能引起数据库质量问题的地方,并及时修正,制作出正确有效的数据库更新成果。

2 影响土地变更成果数据质量的因素

2.1 监测图斑提取精度的影响

国土资源部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年度变更调查成果,组织专业队伍制作出了全国以县(市区)为单位的遥感监测图斑。各地在实施变更调查工作时,经外业调查发现部分监测图斑的边界、范围和实地土地利用情况有较大差距,主要是遥感影像不清造成,增大了对图斑实际范围边界、用地类型等认定的难度。数据库更新时,将遥感监测图斑和土地利用数据库叠加分析,部分监测图斑和数据库中地类图斑边界套合不到位,按照此范围更新数据库,会形成碎面或缝隙,影像变更调查成果数据的质量。

2.2 不同比例尺地理地图的影响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不同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不同,采用的调查比例次也不尽相同。四川省除少数地区采用1∶5000或1∶50000的比例尺外,多数县(市区)均采用1∶10000比例尺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地方用地管理信息多为大比例尺数据,如1∶2000或者1∶1000的测量数据,其测绘精度高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精度。各地区建设用地征地范围、增减挂钩、土地整理等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不能很好的套合。如果严格按照此范围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上级部门将不能以增量的形式正常更新省级和国家级土地利用数据库。

2.3 变更软件改变造成的影响

县(市区)以增量包的形式提交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从而更新省市级及国家级的数据库。但目前变更管理软件的设计还不是特别完善,软件更新和维护也还不尽如人意。例如,某监测图斑经核实为一条新建高速公路,地方需要将其入库。作业人员需要根据变更前的地类对其进行拆分成多块进行上图,因为变更规则中只有新增建设用才能标注为B、P或W类型,增加了变更操作的难度,浪费了人力物力[3]。变更软件更新不及时或更新后软件不够稳定,造成地方为了满足更新上报而不断修改。于是部分地方一切以成功上报为目的进行变更调查工作,而非实事求是的进行此项工作。例如,线状地物的灭失是历年变更调查检查的难题,由于操作不当或软件更新不及时,地方需要围绕此合理的流量不断修改,直到质量检查软件不提示错误。于是部分地方总结上一年度的经验,不再对线状地物进行灭失,出现了不实变更的情况,影响变更调查成果的质量。

3 数据变更成果质量控制方法

上述分析表明,影响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质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来自影像数据不清晰、地理数据不准确以及工作软件不稳定等。自我们工作中分别采用以下措施,保证了成果质量。

3.1 加强对遥感影像的实地验证

经过前期收集、分析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数据,结合外业实地核查数据成果,需要将国家下发的监测图斑和卫星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地方用地管理信息和实地核查的范围线相套合,确定变更大致范围。由于卫星遥感影像不清晰而导致的监测图斑范围、边界不合理的,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作调整,并按照监测图斑编号做好记录,多角度拍照取证。然后将此范围与地类图斑套合,确保变更边界线和地类图斑边界完全一致。

3.2 系统处理和校核地理信息数据

比例尺不同而引起的精度偏差,会形成碎面、缝隙或者扣除后面积为负的情况,应结合用地管理信息资料如征地红线范围等,在限差范围内对变更范围进行调整,保证需要变更的图斑边界与地类图斑边界完全吻合,以规避此类错误。如果是因为用地管理信息数据的坐标偏移、参数设置等原因造成的此类错误,应仔细核查管理信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并及时更新用地管理备案系统中的数据,以便于上级部门对变更成果进行核查。同时提交书面说明,以保证工作顺利完成。在解决了本年度变更调查工作问题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日常用地管理信息的测量精度,确保下一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适时更新数据库软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现状信息数据库的管理提供了保证,但技术的革新也需要管理的革新。加大系统开发指导力度,开发一个稳定、更新及时有效、操作更加简便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解决目前变更调查工作中的难题,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实变更,保证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的质量。

4 结语

土地变更调查是一项系统的、外业与内业密切结合的工作,同时具有高度信息化与繁琐人工操作密不可分的特点。通过对上述几个影响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的控制,再结合认真细致的操作,才能达到较高的成果质量。管理好几个质量控制因素的关键是操作者要能在工作中善于应用。

[1] 邓炯.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 2010:32-33.

[2] 童英良.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现状与变革及关键环节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4):129-132.

[3] 吴学瑜,范清东,李朋,匡志鹏.大比例尺土地变更调查引发的思考[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3(03):123-126.

[4] 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规则(试行)[Z].2011.

猜你喜欢

图斑土地利用用地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