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灾复兴计划不给力
2015-04-30毛峰
毛峰
3·11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灾四周年,灾后复兴计划远未达标,23万人住临时屋,数千人因健康状况恶化或自杀死亡。核泄漏与污水治理成难题,日本民间力量兴起,反对安倍政府推翻“去核电”国家政策。
被称为日本国难的特大地震与核灾虽已过去四年,但日本民众内心的不安与伤痛并未消除。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截止今年3月10日,日本全国在震灾中遇难者共有1.58911万人,至今仍然下落不明的有2584人。因地震造成福岛核灾而离乡背井过着避难生活的居民人数仍有22.9万人,其中在岩手、宫城和福岛三县仍然居住临时住宅的家庭达八万多人。
福岛核电站事故造成的核泄漏废炉及除污染工作举步维艰,不时发生核污染废水外泄和如何存放日积月累的核辐射废水废泥难题,困扰社会;更有87名孩童患上扁桃腺癌以及有3224人因“地震相关死亡”,令民众不安。
日本反核电民众通过举行集会游行等方式,强烈反对安倍政府欲重启川内及高浜核电站。
倒塌房屋修缮未完成
日本灾后复兴难题堆积如山,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赈灾复苏进展缓慢,二是福岛核灾事故“后遗症”无穷。
3·11特大地震及福岛核灾发生以来,因日本执政权由民主党更迭为自民党,再加上四年来从菅直人、野田佳彦到安倍晋三换了三个首相;安倍执政后倾注全力恢复日本经济,更推翻了前民主党政权的“去核电”政策,造成了原来的灾后复兴计划步履维艰。
以岩手、宫城和福岛三县用于长期居住的灾害公共住宅建设为例,计划建设2.9517万户公共住宅中,仅建成了4543户,建成率仅占计划15%。当时超过四十万的灾区难民至今为止仍有一半以上的人无家可归,继续住在政府搭建的临时避难所里。受大地震及海啸影响,灾区全倒或半倒的房屋总共约四十万户,但至今许多房屋修缮重建依然没有按计划完成。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地震及核灾造成的次伤害状况依然突出。日本复兴厅最新统计显示,仅重灾区三县,四年来因“震灾关系”导致健康恶化死亡以及自杀等人数就达3224人,其中核灾区福岛县就有1884人,超过了该县因地震灾害直接死亡人数。
一项针对福岛居民的心理评估发现,当地大约有四成四的受访者都因地震、海啸及核泄漏灾难而患有创伤后压力症。主要创伤因素包括亲人离世带来的忧伤、对核辐射的担忧以及对能否最终搬回原住址的忧虑等。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因3·11大地震而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童,在宫城、福岛和岩手三县共有1514人,其中失去双亲的孤儿有241人;他们大半与亲戚同住,但有部分孩童被领到孤儿院等收容机构安置。此外,在卫生部门对福岛等地灾区儿童的健康专项检查中,新近发现有87名孩童患上扁桃腺癌。针对福岛灾后复兴进程,有高达七成的福岛民众认为“没有走上正轨”。
3·11大地震造成的福岛核电站泄漏核灾事故,更是长期困扰日本脤灾复兴的噩梦。日本媒体3月初所做的联合民调显示,超过70%的福岛民众对政府处理核泄漏的做法表示不满,七成三的福岛人对核辐射感到不安。对于政府展开的核辐射“除污”作业,近半数不予以好评。今年2月,东京电力公司再次隐瞒了将核污染雨水直接排放到大海里的情况,此举遭曝光后导致渔民对东电更为不信任。
大江健三郎带头反核
四年前地震海啸引发福岛核电站停电断水,导致反应堆核燃料棒熔毁以及厂房爆炸事故,由此形成了约三千万吨核辐射垃圾,至今难以有效处理,成为烂摊子。
此外,最令人不安的是福岛核灾后核污染水不断增加。由于福岛核电站位于丰富的地下水脉末端,目前每天至少有300吨地下水与冷却熔毁后的核燃料水混合成高浓度核污水。为了储存这些核污水,东电不得不建造大量水槽。但到今年3月底,总容量为80万吨的水槽将达极限,如何储存不断增加的核污水成为急迫而头痛的难题。
至于如何处理废炉后熔毁的核燃料棒,更成为旷年持久、代价无限的严峻挑战。
福岛核灾事故彻底打破了日本核电“安全神话”,也成为日本国民“告别核电”追求新能源的历史转机。然而安倍重新执政后,却推翻了前任政府“去核电”的国家政策。
今年6月,经政府批准,九州岛电力公司川内核电站的二座核反应堆将重启;关西电力公司的高浜核电站两个机组预计今夏重启。这激起了反核电的日本民众强烈反对。
3月8日,二万多民众在东京举行了大规模反核电集会游行,呼吁“绝不能让核电重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3月10日在外国记者俱乐部表示,日本必须彻底废弃核电,“持续发出这一呼声或许是我力所能及的最后工作”。(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