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的士的事

2015-04-30林格

台港文学选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纸团陈先生上班族

林格,本名林健新,现居澳门。

陈先生,一个于黄色电召的士内工作的人,简单一点说,就是一名的士司机,可是好像又不完全如此。因为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开的士就是他的职业,但陈先生本人却从不这么觉得。在他的意识里,自己只是以驾驶的士为名,而以达到指定目标为实的特工。就好像在街边卖鸡蛋饼的特警,表面看到的和实际要完成的是两码子事。为此,陈先生感到无限使命感和光荣。

电召的士不多,接到总台讯息后能到现场载客的更少,而陈先生更是把总台的呼叫当作电台节目而已,时而将音量调高,时而又调低,沙哑的机械音填满整个车厢,却不闻一声带灵魂的回应。在这个城市中,作为一辆打着电召的士名号的“黄的”,载客是如此自主的一件事,一句“应召中”便可以推卸所谓拒载的责任。

早上八点,路上两旁尽是渴求的士的上班族,左提右携的,睡眼惺忪的;时间再晚一点,上班族的人数会减少些,但渴求的士的心却烧得更红了;那种极端饥渴般的拦截,将会在接近九点结束。这都不过只是个大概,真实情况因人而异,渴求的结束时间会跟工作的类别和已获警告信的数目有关,反正的士在这个时段内有神一般的光环。陈先生偶然也会客串一下的士司机的工作,拯救一两个近乎绝望的上班族,然后得到友情客串的酬劳。但陈先生并不满足于这种充满铜臭的谢礼,更不能叫陈先生忘记自己的任务,例如接载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学生。同样是身穿校服,陈先生总是可以从人群中认出她,这不是因为他俩相识,而是因为她身上有股上等人的气场,一股仅游走于皮囊表面的气场。或许你不像陈先生,不懂得感应他人的气场,但你总可以从上班族中认出一个身穿校服的中学生。细心观察的陈先生每天都为自己的任务搜集资料,当然亦顺便拯救一两只迷途羔羊,理所当然地收取一些友情客串的谢礼,谢礼越存越多的同时,资料亦越集越齐全,直到万事俱备,等待周末结束,迎来另一个周一的到来。

总台的讯息再次变成机械音传来,陈先生爽快地答应电召,声音清脆,引起大气电波外另一方的错愕。“不需要加收车资吗?”机械音震动着。“不啦!”陈先生的直接回应令气氛尴尬。“电话旁的你,相信一定声线甜美,可惜这破机械传递得不传神,有机会还真想亲耳听听你真实的声音。”陈先生的话并没有令尴尬退去,反将尴尬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准时抵达目的地的“黄的”十分夺目,尤其在众多渴求的士的上班族面前,虽然陈先生一早已经把应召中的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但要拒绝极端的哀求,难免会有所动摇,幸好这次是真的应召等待中,不然,重要的任务恐怕就会被丰厚的客串谢礼取代了。人群中的她始终最突出,身穿校服,不但没有流露渴求的表情,而且还多了一份压倒性的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预约还是别的原因,马上就可知道。上车后她只说了“到学校”三个字,随后便把视线移到窗外,一股高傲迎面袭向陈先生,但为了先避开有如丧尸的上班族,他决定先驶离原地。行驶三四分钟后,陈先生忍不住问她到底在哪一所学校上课,虽然陈先生心知这是个自讨无趣的问题,而她的回应亦证实了陈先生的想法,但为了完成任务,这样的笨问题始终要问。她把视线稍稍移向左胸前的校徽,再向前座的后视镜内,给搬出一个不可一世的表情,之后视线又回到窗外。没有声音的回应再次肯定了陈先生这次任务的必要性。

“噢!原来是贵族学校,难怪可以神气地电召的士上学,零用钱够付车资吗?”陈先生在任务的对白中加了个耻笑的动作。说罢,一张一千元澳币被揉成纸团抛向驾驶座,刚好击中陈先生的头部,陈先生冷笑一声,单手拾起纸团,得悉是千元纸币后再冷笑一声,心想这次的任务必将完美达成。的士越驶越远,不但偏离了到达学校的路线,更通过引桥开始进入前往离岛的路。看着风景的她,突然把另一张千元纸币用更狠的力道揉成纸团,再次命中陈先生的头部,她随即抛下一句:“要绕远路骗车资可以,我不在乎!”

“原来不是个哑巴。”陈先生眼看离成功又近一步。的士一直行驶,而她也一直观看窗外陌生的风景,表情安然,直到的士到达一个荒废的工地。

“到了,连同过桥的附加费,一共二十二万,刚才你付了二千元,总数二十一万八千元!”陈先生不客气地说,语调依旧爽快。“勒索吗?开价也太低了吧!”拼命用傲慢去掩饰胆怯的她不甘示弱。陈先生眼见她焦急地摸着智能手机,傲慢的气场减了一半,没好气地说:“你就不能用脑想一下,为何要浪费时间和汽油把你送到这里,贪的就是这里是信号黑点,你的智能手机不能通话,不能上网,现在不过是一台稍为轻便的游戏机罢了。”陈先生越说越得意,眼见任务进入高潮,脸上溢出掩不住的喜悦。相反,现在陈先生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可惊动恐慌中的她,无助又无知的她现在比她的手机还要失败,这是她第一次遇到无法解决的事,亦是第一次感到无力。直到她不可一世的气场接近消失,陈先生才继续开口说:“这二千元是凭你自己的力量得到的吗?”她摇摇头,甚至散发出一种惭愧的气场。陈先生眼见任务达成,高兴之余,更不忘圆一圆场。“有试过迟到吗?”陈先生的声音依旧清脆。她依旧以摇头回应。“那好吧,今天就试一次,不过答应我,只此一次!”陈先生边开车边说出任务内最后一句对白。

在的士泊在校门之前,车厢内一片寂静,不过偶然会有数声机械音,但影响不了气氛。的士停了,陈先生回头说:“车资二千元!这二千元还给你,等你有能力凭自己的本事赚到二千元再付我。”这是陈先生自己加的对白,语调有点不自然,但感情十足,至少,足以令车厢后座的傲慢少女哭成泪人,她少了高人一等的气场,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人生第一句谢谢。而陈先生亦得到作为特工的报酬,这种报酬不着半点铜臭,而且更充满灵魂。

(选自《2012年度澳门文学作品选》)

本辑责编__宋 瑜 马洪滔

猜你喜欢

纸团陈先生上班族
永远的怀念
先嗑为敬:陈先生的糖“蓄谋已久”
摩登上班族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上班族
逃逸
纸团作怪
热热闹闹排排坐
上班族的小确幸
纸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