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观察
2015-04-29余慧兰
余慧兰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2014年1月中我院脑外科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对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而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临床统计分析,治疗组患者恢复较快,且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外科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产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脑外科;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上升,对于脑外科患者的治疗不断现代化,人们对于护理的要求也在升高,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人性化护理逐渐成为临床上主要的护理模式。所谓人性化护理主要在开展护理工作中充分尊重患者的要求,以患者的康复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提高患者的康复情况成为医护人员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在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为了进一步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脑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作者对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脑外科在2009年1月~2014年1月中收治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意识全部清醒。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和自愿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治疗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27.5~58.4岁,平均为(35.3±2.5)岁。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8.2~57.8岁,平均为(34.5±2.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其他临床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护理主要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主要的护理措施为:
1.2.1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的需求 首先,要充分尊重的患者的隐私和人格,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时候要考率"患者要不要,患者方便不方便",要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在进行护理措施时要向患者进行解释,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在同患者交流中要耐心,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让患者能够安心、舒心的在医院接受治疗,同时在护理中要尽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护理需求方面就是要贴近患者,延长服务时间了解患者的需求,帮助腿脚不便的患者拿取物品,主动搀扶,帮助患者翻身等。患者在医院中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尤其是脑外科的患者病症比较严重,往往导致心情低落,对治疗丧失信心等,护理人员要加强同患者的交流,耐性的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展示以往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重拾信心,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建立人性化护理的管理机制 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保障护理能够实施的首要前提,护理机制主要内容为:首先,制定出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脑外科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突发状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中能够应对不同的状况,采取正确抢救措施,争取治疗的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其次,护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制定的章程进行护理。不断在实践工作中完善护理措施。最后,制定出相应的激励以及处罚的制度,做到赏罚公平。将护理工作做详细的划分,做到责任到人,对于工作出色、态度认真的人员要进行适当的奖励,而对于消极的护理人员要进行处罚,让患者具有积极工作的动力,全身心的投入护理工作。
1.2.3加强专业的培训,提高护理水平 在护理工作中,只靠一颗热情的心以及负责的态度是不够的,还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业务技能,医院要定期举行护理工作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不断的提升,同时还要进行人文素质、心理学、语言学等个人素质的培养,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语言轻柔、动作得到等,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主要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只有3例,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中患者的满意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外科在医院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的职责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发现并总结出疾病的规律,积极开展救治以及预防工作。当前对于脑外科疾病的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因此在治疗中细致周到的护理,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患者的病情往往比较重,就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人性化护理就是在护理工作强调了患者的价值以及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和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护理的质量[3]。试验显示,治疗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对于护理的满意的人数显著对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脑外科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因为护理产生的医疗纠纷,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一琳.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J].中外医疗,2009,33(5):141-142.
[2]罗艳琴,刘晓龙.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4):228.
[3]张翠芳.脑外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214.
编辑/苏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