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奖励之道:人才排第三

2015-04-29张珠容

求学·素材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奖拉车齐桓公

张珠容

素材鉴读:没有赵本山,怎知小沈阳?没有雪小禅,岂识韩寒?可见,在当今社会,伯乐至关重要,只有伯乐知人善任,广纳贤才,千里马才能在伯乐的发掘下“日行千里”,社会才会繁荣富强。

适用文题:尊师重道/知人善任/人才说

骐骥虽疾,不遇伯乐,不致千里马。—— 西汉文学家/刘向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被人评价说“能力一般、长相一般、贪财好色、人品很差”,但他有一个优点:会带队伍,会用人才。齐桓公最重用的人才,非管仲莫属。史书上记载,管仲被齐国任用为相后,推行改革,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国。

管仲为齐国做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但奇怪的是,每次管仲做出了成绩,齐桓公第一个表扬和重奖的,不是管仲,而是管仲的启蒙老师,理由是他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好人才;第二个表扬和重奖的,仍不是管仲,而是发现并推荐管仲的那个人,理由是他为国家发现了人才;直到第三个,才轮到管仲。

为何齐桓公要推行这种“人才排第三”的奖励制度呢?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向齐国人民表明:自己不拉车没关系,只要培养出或找到能拉车的马,就能走得跟它一样快;自己是不是人才没关系,只要培养出或找到人才,就会过得和他们一样好。齐桓公的治国思维在于:当伯乐得到足够的重视,千里马自然就蜂拥而至。

于是,齐国上下尊师成风,敬才成风,人们寻找人才就跟找宝藏一样,但凡有点才华的人走在街上,人人都向他鞠躬,人人都喜欢跟他交朋友。由此,齐国人才辈出,国家也越来越强盛,最终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endprint

猜你喜欢

重奖拉车齐桓公
有道理
有道理
“重奖”必要,但绝非唯一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齐桓公:缘何能成为“五霸之首”
找不同
重奖能否助学
瑙鲁与阿布哈兹建交获俄“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