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初恋留下的阴影
2015-04-29窦应泰
如若往前追溯,那么蒋介石风流好色的特性,其实早在他的少年时代就显露了端倪。据台湾出版的《蒋家王朝》一书记载,1894年春天,蒋介石七岁时来到溪口镇蒋氏本族人所设的蒙馆就读。蒋介石才智聪敏,学业倒也精进。只是他往往在教师授课时心猿意马,目光不时盯向窗外老师蒋周益家的庭院。他间或被一群在花丛间戏耍的女孩子深深吸引,其中蒋格外喜欢一位梳乌黑发辫的高挑少女。姑娘比蒋年纪稍长,但活泼风趣。蒋介石很喜欢这个姑娘,放学时常常逗留在蒋周益家的院落前,迟迟不肯离去。原来他看中的女孩子,就是老师蒋周益的独生女儿蒋春雨。
久而久之,蒋介石痴迷忘学,气得老师大发雷霆,把蒋介石狠狠地训责一顿,并要他此后再不许在课堂内外眼瞟着他女儿,否则将把他逐出家门。蒋介石虽然唯唯诺诺,但却仍对春雨痴迷不悟。蒋周益数次教导,严厉训责,可蒋介石始终无法自拔。最后这位严厉的老师把不守学规的蒋介石除名了。蒋母不得已,只好让蒋介石改往畸山下的竺景崧书馆读书去了。
蒋介石在竺景崧书馆一读就是三年。
1900年蒋介石13岁,他已转学到榆林村的启蒙书馆就读,而当时执教老师就是后来蒋介石发迹时做了他部下的毛思诚。在这里,蒋介石真正有过一次人生的初恋。王光远编著的《蒋介石早年》中说,蒋介石当时“虽然只有13岁,却开始了初恋。距榆林村二三里有一岩头村,古称岩溪。村口狭窄,有狮子、白象两座大山守门,叫做‘狮象对踞’。进得山口,才豁然开朗。……蒋介石有一堂姑母蒋赛凤,嫁给岩头村的毛凤阳,有个女儿叫阿春。长得十分出色,比蒋介石小一岁。因毛凤阳早死,蒋赛凤带着阿春常来溪口居住,蒋介石和阿春一起玩耍,可说是青梅竹马。蒋介石在榆林村读书,却总是往岩头村跑,日久生情,他竟爱上了阿春,要娶她为妻,阿春对这位瑞元哥也颇有好感。蒋介石和阿春初恋后,整天胡思乱想、长吁短叹,再没有心思读书。同学陈远离是他表伯陈春泉的孙子,见他惘然若失的样子,问他因为何事,蒋介石就把与阿春相爱的事告诉给他。陈远离觉得好笑,就把这件事在同学中传开了。从此,‘瑞元想讨阿春做老婆’的消息,不胫而走。陈春泉听说后,怕因此影响蒋介石的学业,更怕弄出不好的事来,就将此事告诉了蒋母王采玉。
“蒋母得知后,严厉禁止蒋介石再到阿春家中去,但无济于事,蒋介石依然故我。后陈春泉建议,不如让二人正式定亲,也好让瑞元安心读书。当时,奉化一带实行早婚,十几岁就可以拜堂成亲。蒋母也表示同意。不久,蒋母就请人去说媒,蒋赛凤对蒋介石幼年时种种顽劣事迹,当然清楚,她毫不客气地对媒人说:‘阿嫂也真作孽,这样不争气的歪胎,不好好管教,还对他依头顺脑地来提亲。将来变成败家仔,有得哭呢!我有十个女儿也不会嫁给他,让他死了这份心吧。’这些话说得过于刻薄。蒋母听后,十分生气:‘不愿嫁就说不愿嫁,何必如此挖苦我儿。’蒋母发誓一定要在岩头村找一个比阿春更好的姑娘。经过多次挑选,终于选定了通家世交毛鼎和的二女儿毛福梅。……”
如此看来,蒋介石13岁时就过早萌发男女的恋情。史实正是如此,毛福梅女士自此与蒋介石走在一起,成为他名副其实的结发妻子。
正因为蒋介石暗恋阿春不成,受到冷遇后发奋起来。蒋介石在毛思诚的私塾读毕,不久即离开溪口乡间,只身前往奉化县城继续求学。蒋介石考进了凤麓学堂,这所学校在当时的奉化城中是首屈一指的优秀学校。蒋在这里结识了日后支持他事业成功的一批师生。1905年蒋介石又转至宁波求学,在那里蒋氏有幸来到陈家祠堂听当地名人顾清廉授课。初时,因蒋介石出身不佳,顾老师对他很是看不起,但蒋介石仍然苦读诗书,潜心功课,毕业时他的成绩优异出众,可是顾清廉仍从心里鄙视蒋介石,其原因在于顾曾多次听说蒋介石13岁时就早恋于村姑,最后闹得满镇风波,声名狼藉。周围的冷眼已让蒋过早体会到人间的不容,他自此发奋求学,认为这才是他的唯一发迹之路。
然而,蒋介石后来投考的浙江武备学堂,并不合母亲王采玉心意。但是蒋介石却认准了武备学堂,而且非要当兵发迹不可。因蒋母和家人反对,他前去求学没有盘缠,蒋介石就悄悄偷了妻子毛福梅的首饰,到当铺典当以后,就拿着从当铺里得到的100元钱前往浙江省城。从这时起蒋介石才有了鱼龙之变。
(摘自作家出版社《蒋介石笔下的风花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