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速读

2015-04-29

证券市场周刊 2015年12期

人民币突爆逆袭

北京出狠招降住高盛

在过去一周里,人民币汇率再度成为传奇。在一片看跌声中,三天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累计上涨155个基点,即期汇率累计上涨664个基点。这种暴涨像极了在2014年一片看多声中的连续短期暴跌。那些豪赌人民币贬值的国际金融大鳄措手不及,相信被逼爆仓的不会是少数。央行通过强有力的外汇手段,向市场传递着一个声音:不要揣度我的心思,单边无风险套利时代已经终结了。据报道,数月以来,高盛等跨国金融机构一直在做空人民币。原因很简单,中国各项经济指标都不太理想。市场普遍预期,随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绑定美元的局面肯定会有所改变。因为目前中美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全面复苏,未来面临通胀压力必须加息。相反,中国跟绝大多数国家都面临通缩压力,需要不断降息,这会让货币更不值钱。中国央行这个时候突然强势出手,大幅度调升人民币中间价,沉重打击了国际投行的做空气焰。这一强势货币维稳手段,对于人民币离岸市场影响不太大,但大大降低了人民币贬值预期,同时提高了做空的时间成本,不给市场投机者稳定的贬值(升值)预期。人民币一改年初的大贬值而暴涨;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配合亚投行的成立,亚投行是一项政治任务,关系中国的资本输出和人民币国际化,这个时候如果人民币不强势,对于亚投行的成立是不利的,因为货币的本质是政府信用,中国要展示自己的大国信用,自然需要人民币强势,这样才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没有任何外国人愿意接受一个贬值的货币。然而,推动人民币突然暴涨,中国政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救楼市。现阶段,中国必须要在是否救楼市的问题上做出决断。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中国的实体经济,有利于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但是人民币贬值将首先冲击中国楼市,楼市将进入漫长的调整熊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已经开始着手救楼市,一是人民币贬值暂时停止;二是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和利率都准备下调;三是二套房首付下调也已经成文。

由亚投行想到

中美都有误判

论者吴菊生认为:对亚投行,近日国内一片喧嚣赞美之声。英法德意等欧洲大国相继表态加入,引来国内大批“不明真相群众”兴奋异常,主流媒体更是连篇累牍,嘲讽美国之声不绝于耳。亚投行不是件坏事,否则没有那么多的响应,但初始阶段的定位,以及其未来的地位如何,还是需要保持很大的谨慎,现在说多了有害无益。拿美国来说,只要它不加入,亚投行就难以成为真正的世界性金融机构。这一点,中国的主政者想必也心知肚明。说到欧洲诸强的加入,除了他们的现实考量外,很重要的一个背景是利益交换,中国政府很清楚它们了花了多大的代价才争取到今天这一结果。早在2010年前后,中国政府基于对美国的战略误判,认为美国在次贷危机后还有一个更大的信用卡危机,从此将一蹶不振;同时,美国方面基于中国表现提出了“亚洲再平衡”。双方同时不同程度的战略误判,造成了中国政府其后在金融资产配置方面的战略转移,数万亿的美元资产被配置到欧日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上,那时恰逢欧债危机,中国的这一雪中送炭之举,无疑博得了欧洲的一片喝彩,赢得了欧洲的人心。这就是今日欧洲加入亚投行给予中国的回报。问题在于这份回报的代价太大了,当年的欧元美元比价尚在140以上,而今差不多到了105左右,据高盛判断,两年后欧元美元之比进一步下跌到80。以今天的欧元资产的比例来看,损失恐怕就是几千亿美元。中国有太多的阴谋论者,不知他们会不会想象是欧美合谋,洗劫中国的金融资产?近6个月来,中国不断卖出美债是个不好的信号,说明外汇市场出现异动。照理美债是优质资产,若非国际收支出现大的变化不应该卖出。要卖也应该是欧债日债,但这两个债都不能卖,一卖就露馅了,外汇层面的巨大账面亏损即刻显现。基于政治的原因只能卖出美债。现在欧洲诸国若真想帮助中国,就应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但是它们会吗?投桃报李,人之常情,问题在于桃“肥”李“瘦”,中国政府只能冷暖自知了。蹊跷的事情还有,在这一次的中国“两会”上,多名中国官员力挺A股市场,包括央行行长周小川,一反过去的作风。这是不同寻常的,一个央行行长是不应该这么做,世界各大国的央行行长也没有一个会这么做。那一定是中国经济到了一个非常时刻,非牛市不能救经济,非牛市不能阻滞资金出逃,只有一轮牛市才能将大量的民间资金“诓”入市场,从而支撑投资,以前靠向国企贷款扩大投资的路走不通了,只有一轮牛市才能重新鼓起社会的信心,达到消费扩张的目的,并有效化解居高不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避免其出现更大的危机。这种造势的做法是否有效,牛市的目标能否达到,这些都是后话。

阿里被指威胁国家安全

国家数据飘在“云”上

海量的数字化信息正在中国的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商务活动等众多领域不断产生、积累、变化并相互干涉,一系列的大数据应用需求与产业链也正在加速形成。在公共服务“大数据进化”的实践中,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政府离不开互联网龙头企业在规模化设计和工程实施领域的丰富经验,前不久,阿里巴巴牵头改进12306铁路售票系统就是一例。近年来,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巨头或多或少都承接了一些国家项目,大数据/云计算领域起点较早的阿里巴巴尤其突出。马云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不是三番四次找他,他一般是不愿意接受此类项目,就算接了也绝不求报酬,“义务劳动”多了也惹麻烦,企业涉足社会公共领域的大数据管理,公的、私的、社会的、企业的……边界在哪里?规范在哪里?可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有学者曾建议,在大数据领域应尽快建设国家主导的研究中心,构建面向各行业的专业服务系统。眼下,“药品电子监管网”数据信息的归属和安全问题已经引来了医药界的质疑。在全国“两会”上,多名医药界代表将矛头指向了运营、维护该系统的阿里健康,他们担忧药品信息被涉足药品销售的其他企业掌控。湖南老百姓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公开向国家食药总局建议,药品电子监管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应立即停止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由企业运营”,矛头直指阿里健康。

多地出台足球振兴规划

江苏欲建千所足球学校

在国家重视足球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有湖北、江苏、广州等多地提出具体措施。根据规划,广州2014年完成了建设30个小型足球场的任务,2015和2016年将继续按照建设34和36个社区小型足球场的计划推进。未来3年内湖北省将投入5000万元,建立足球特色学校550所至650所,同时完善和建立四级联赛。武汉市体育局已正式向中国足协提出申请,承办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山东召开会议,进一步规范全省大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不举办县级联赛的,不允许参加市级联赛,更不允许参加省级联赛。经与教育厅协商,从2015年起暂停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将大学生足球联赛纳入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中。江苏省将在5年内实现青少年足球“百千万”普及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建设1000所足球特色学校。此外,北京市计划投入5000万元用于中小学足球教育,计划建立200所国家和市级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创建3个国家级校园足球实验区县,在10个远郊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校园足球工作。

叫嚣“大陆人滚出香港”

是殖民心态

3月19日,中国军网刊发文章《香港激进团体叫嚣“大陆人滚出香港”乃殖民自卑心态作祟》,文章称:“滚出香港”,并非今天个别港人首创。从19世纪40年代英帝国主义强占香港岛和九龙、强租新界起,就曾出现过各式各样针对华人的“滚出香港”事件。1842年,有个别英军士兵在港病死,港英当局迁怒于华人,借口卫生问题将鲥鱼涌一带的乡村房屋尽数拆毁,强迫居民迁往它处。其中,当地有结拜的七位姊妹被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在涌前齐齐投海自杀。1941年底,日军攻占香港,颁布了“华人疏散方案”,计划把香港人口由160万减少到60万。新中国成立初期,港英政府想方设法让香港爱国人士和非本港土生进步人士“滚出香港”,许多人凌晨被从睡梦中叫醒,简单收拾行装后即被驱离香港。最近冒出的“滚出香港”,是同胞对同胞的“驱逐”,因而让陆港两地的爱国民众感到格外痛心。少数香港人和香港媒体对英国球星贝克汉姆的小孩当街撒尿评以“率真可爱”,而对大陆游客的小孩同样行为斥以“没素质”,不免让人联想到其背后的殖民自卑和崇洋媚外心理。对那些顽固的分裂分子,对那些受到敌对势力指使开展分裂破坏活动的人,对那些肆意破坏两地关系和香港繁荣稳定的人,一经查实,就应当依法施展“雷霆手段”坚决打击,决不留情。

海归比例近75%

史上最热回归潮

近年来,中国海归数量大增,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海归增长率持续两年超过50%,此后也是逐年递增。教育部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高达45.98万人,比2013年上涨了11%,2014年,海归人数达到36.48万人,其中自费留学回国33.61万人。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已有74.4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出镜柴静纪录片

山西原环保厅厅长被查

据山西省纪委消息: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原党组书记、厅长刘向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刘向东在柴静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曾出镜,回应环保部门对违规项目监管不力时直言:这个猫呢是地方政府养的,能不能捉耗子,捉几只是由政府部门说了算,不是环保部门说了算。

雅虎全面退出中国

关闭北京研究中心

3月19日,搜索网站雅虎(Yahoo)宣布,公司将全面退出中国市场,关闭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办公室,约有350名员工将被遣散。继雅虎在2005年将中国业务卖给阿里巴巴集团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是雅虎在中国的最后一个办公室。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雅虎其实一直都在迅速撤退中国市场,公司在2003年停止在中国提供电邮服务。但也有报道指出,雅虎选择关闭中国的剩余业务,并非受中国政府施压或审查关系影响,而是为了削减全球营运成本。除了雅虎,谷歌也在2010年因审查问题,部分退出中国市场。

智能手机好与坏

改变世界却让你上瘾

据英国《经济学人》报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越来越多,地球俨然已成为一颗被这种高科技电子设备统治的星球。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例如智能手机成瘾症。智能手机引发浪潮的部分原因在于它们的“无所不在”。它们是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产品,销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此前的非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的销量是个人电脑的4倍,目前,有大约一半的成年人拥有一部智能手机,这一比例将在2020年达到80%。智能手机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人平均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有近80%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起床后15分钟内查看信息、新闻或者其他服务,大约10%的人承认在性爱过程中使用手机。智能手机在让我们享受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隐忧,其中一大隐忧就是影响健康。“短信脖”(低头玩手机压迫脊柱)等健康隐患是暂时的,其他一些隐忧则长期存在,例如手机依赖。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会导致用户在发现没带手机时陷入恐惧状态,汽车和手表也是如此,一些人在没有汽车或者手表时也会心烦意乱。智能手机带来的另一个更大的隐忧便是隐私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