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研究
2015-04-29刘助忠
【摘要】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作者提出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些模式和方法,主要从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师生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 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课程项目】湖南女子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方法研究 (编号:HNNYJG2013002)。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219-02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逐渐成熟与快速发展,中国物流教育整体水平也迅速地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历史不长、形成的背景与学科体系的不完善,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物流教育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在物流管理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如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体系不完整、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学生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如何采取相应的模式和方法以改进全日制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教育中急需解决的课题。作者有幸担任本校物流教研室主任,现将实践教学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在学校制定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为企事业单位选择所需人才提供重要参考。我校作为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体现女性的发展特色,又要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体现学生毕业后适合的就业岗位。由此,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四自”即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简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物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拥有物流各个环节的运作能力,能从事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供应链运作与管理、国际物流运作与管理、企事业和政府招标采购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女性人才。由此形成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管理措施等。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确定对于各层次的实践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二、制定计划,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制定工作计划,确立研究方案,建立健全制度。一要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下,适当压缩一些理论教学课时,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我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课时比例由原来的20%提升到现在的26%。二要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应形式多样,并且自成体系。包括一般社会能力实验、认知实习、物流专业实验、物流企业调查、物流案例与综合实训、物流大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背景)如图1。三要制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来设计每学年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一些实践课时超过15%的课程,我们在制定各科目的教学计划外,有关课程还制定了实践大纲,如《物流学实训大纲》、《仓储与配送实训大纲》、《商品学实训大纲》等。而对于一些集中综合性实践课程制定详细实践大纲,要求确定实践项目、时间、场所、对象、程序、计分标准和要求等;还有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指导老师和相应经费,特别是企业调查经费;所有这些都用教学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
图1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三、优化实践教育模式
1.完善和强化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育源于实践而最终又要归于实践,这就是实践教育的实质。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偏重于应用性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更多地注重实践,实践教学课程是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专业实践课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專业基础实践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物流认知实习,可对应课程体系的认知实习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此阶段主要采用专家报告、企业参观、演示、上机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认识物流行业的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此阶段可在《物流学》的教学过程中进行。
(2)专业教学实习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单科技能实训。实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或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掌握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的功能和组成框架。该阶段可安排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思考和理解,并初步了解物流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场地可选择在校外的物流企业以及校内的3D动画模拟实验室。
(3)集中综合实践教学。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综合能力的训练,包括物流企业调查、物流案例与仿真软件实训(包括角色虚拟、虚拟顶岗实训、物流配送中心及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等)、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在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集中综合实践教学涵盖多数门专业理论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可以说是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适应能力。在该阶段,还应增加一些创新性的实际项目,通过简单的程序编写,设计总体解决方案,运行其全过程,提升学生对各物流环节的协调和综合处理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和与人共事的能力等。
当然还有一些实践教育课程,如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实践、素质拓展等相关实践课也有力地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行为能力。
2.补充和完善实践教学课程框架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的实施体现在各类课程之中。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使课程的设置具有系统性,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的总的原则是:“厚基础、宽口径、综合性、应用性”。针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以下五个模块:⑴基础模块: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础课程;⑵专业基础模块:经济学、经济法、管理学、统计学、生产与运营管理、运筹学、系统工程等学科基础课程;⑶专业模块:商品学、电子商务概论、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与通讯技术、物流技术与装备、采购管理、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专业性、应用性课程;⑷专业选修和素质拓展模块:ERP应用与实施、基础会计学、物流市场营销、博弈论、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及设计方法等拓广学生视野的课程;⑸集中实践教学模块:公共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认识实习、物流企业调查、学年论文、物流案例与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训课程。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对集中实践环节项目进行整合,形成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如表1。
表1 集中实践环节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应做的工作:一是对年轻教师进行物流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使他们具备物流职业道德和技能。二是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每隔2~3年就为具备条件的在职教师提供一次带薪国内外学习的机会(比如访问学者等),为教师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三是为教师创造条件,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四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五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4.建设物流实验设施、扩充物流基地
物流管理学科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高校投资建设物流实验室正是实现这一突破的具体途径之一。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就是要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学习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思考与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基于现代物流的核心理论和核心流程,为此,将实验室建设分为两部分:一是电脑操作部分,主要是将物流软件模拟与物流仿真实训有机结合,既强调实用效果又应用了现代物流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3D模拟、配送中心运作仿真、物流教学课件等。二是物流实体操作实验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物流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及跟踪设备、物流搬运堆垛设备,电子拣货及货架设备,自动分拣系统,办公设备,基础设施及环境处理等。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基地,不仅可以使学生把书本知识与企业物流实际相联系,而且合适的实习基地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企业物流水平的窗口,是学生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和展现自己的契机,也是教师了解物流现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极好机会。我校实习基地建设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学生中举行创意大赛,可行方案学校给予一定的场地和资金支持,比如我校在学生的积极努力下建成了“女来女网”快递项目,与相关快递公司合作,校内基地项目负责快件终端的收、发及相关辅助服务,学生轮流到此基地体验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二是按照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大量依托企业,本着方便,节省的原则,建设相对稳定、适合的校外物流实习实训基地。一般根据教学和实践环节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建设实习基地(如表2)。
表2 实习基地选择参考表
四、完善实践教学的师、生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
1.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根据教育部的评估要求,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一是看实验、实训计划是否符合专业特色;二是看实验、实训课题能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三是看教师能否做到每次课都有目的、有要求,检查是否指导到位;四是看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学生能否掌握一种实践操作技能;五是通过抽查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六是学校督导团人员不间断地对实践教学进行巡视督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发现不良倾向,及时调整解决。
2.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无论是校内实践教学还是校外实践教学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每次实训都有实训报告或成果,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并作好记载,建议按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数的比例记入课程成绩。集中实训成绩一般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入成绩档案。对学生参加实验、实习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加强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评,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确定考评内容、方法与场地,提出考评成绩的学分比重。根据大纲要求,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也可以由学校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联合考核,不仅考核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而且考核学生的工作实绩。
五、总结
强化实践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工程。通过6年来我校物流管理教研室强化实践教育的實践,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如鹤,张素芬等.强化实验教学,促进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化教育[J].物流教育与培训,2008.(3).
[2]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术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2,(3).
[3]杨德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物流人才[J],中国水运,2006.11.
[4]马陆亭.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物流发展与人才需求研究报告》[M],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8.
[6]石伟平,徐国庆.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2,
[7]叶宏.以评促建以评促改——2002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学评估综述[N].教育信息报,2003-02-08.
[8]何晓林等.物流管理案例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5.
[9]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学习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刘助忠(1966年5月-),男,新邵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