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援藏的“华新模式”调查与分析
2015-04-29杨明洪项晓峰
杨明洪 项晓峰
[摘要]华新水泥公司的产业援藏变“对口援助”为“对口合作”;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变“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变“交钥匙式援藏”为“参与式援藏”;变“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凸显了对口援藏工作的长期性、群众性和科学性。华新水泥公司产业援藏的成功实践表明对口援藏应努力发挥援藏企业的优势,注重援藏项目遴选;努力搞好援受双方“三个对接”,注重统筹谋划;切实保障受援地区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增进各族群众“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注重维护团结;将企业的短期性转为国家的长期援藏行动,注意建立激励机制;努力将当地民众吸纳到援藏项目,注意教育引导。
[关键词]西藏;对口援藏;华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1-0039-06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深居亚洲内部,四周又有高大山体的阻隔,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内陆地理单元,具有很大的封闭性。高原气候和交通条件使得西藏市场和全国市场的交流受到阻碍。西藏发展面临着难题:一方面,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促进西藏发展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单纯依靠国家行政这只“看得见的手”使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市场有力的支撑。1994年第三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了“分片负责、对口援助、定期轮换”援藏的正式制度安排,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举措。对口援藏最终要提升西藏地方的自我发展能力,造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造血”机制。
按照中央的指派,湖北省承担了对口援助西藏山南地区。从1994至2014年的20年中先后投入了资金13.4亿元,援建了项目410个。其中,华新水泥公司对西藏的产业援藏是一个典型,也被新闻媒体定位为“华新模式”。[1]2005年8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赴藏调研,对援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08年10月27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作出重要批示,肯定了华新水泥项目变“输血”为“造血”的成功做法。2009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北考察期间,对华新援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作为制度化的对口援藏工作已进行了20年,总结对口援藏“华新模式”的现实意义,对更好地开展对口援藏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华新模式”:内涵和特点分析
(一)变“对口援助”为“对口合作”,增强了对口援藏的动力
到目前为止,对口援助主要有三大类型:一是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的对口援助,目前主要涉及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地区;二是重大自然灾害区的灾害重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三是国家特大工程实施区的对口援助,目前主要是三峡工程实施区。从这些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需要外界的帮助,也就是对口援助是主要的,但被援建的区域也存在发展资源和条件,将这些资源和条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既是受援地区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一个难点。对口援藏是政治援助机制,援藏的动力来源于政治任务;对口合作是经济合作机制,援藏的动力来源于经济利益。“华新模式”变“对口援助”为“对口合作”实现了动力机制的变革,将对口援藏融入对口合作之中,实现了“要我援藏”到“我要援藏”的转变,从而获得了援藏的新动力。
(二)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藏”,提升了受援方的自我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是需要相应的基础和条件的,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第三极”,相对于内地,其发展的历史基础很差,同时,现实发展条件也很差。因此,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内地的大力援助,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长期“输血”容易造成发展动力的丧失和发展机制的坏死,“被援助”造成低效和浪费,还可能损害发展能力,减弱经济发展和创新变革的动力,产生援助依赖。[2]实施对口援藏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西藏培育起自我发展的能力。早在1994年,中央提出“在继续安排对口支援建设项目,同时要鼓励各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在西藏投资兴办实业和从事商贸活动,走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路子,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富裕”。[3](P.478) 2005年中央领导同志又对西藏提出了“善于运用新的机制、新的方法、新的措施来推动西藏的发展,……不断增强西藏发展能力”。[3](P.542)“华新模式”变输血式援藏为造血式援,实现对口援藏机制的变革,实现了“要我输血”到“我要造血”的转变。
(三)变“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拓展了援藏资金来源
对口援藏是中央安排下的对口援助制度,尽管第五次中央西藏座谈会前没有对援藏资金投入量做规定,但对口援藏主体之间的“竞争”压力,同类援藏主体之间保持了大体相同的投入量。[4]第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作了明确的规定,援藏省(直辖市)年度援藏投资实物工作量,在现有体制下,按该省(直辖市)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安排。因此,援藏省市投入受援地区的主要是政府投资,属于无偿投资;社会投资是企业有偿投资。“华新模式”变对口援藏由政府投资为社会投资,即在对口援藏双方政府的推动下,主要由湖北百年老店——华新水泥有限公司与山南地区兴业水泥厂两个企业之间在遵循市场规律基础上的合作投资,前者占60%的股份,后者占40%,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同时,华新公司扎根山南地区后,一连串的合资合作与资产重组激发了西藏民间资本投资,带动社会投资总量达到15.25亿元。
(四)变“交钥匙式援藏”为“参与式援藏”,提高了发展的包容性
鉴于西藏经济社会远远落后于内地的现实,早在第一、二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分别在西藏实施了“43项工程”和“62项工程”;在这些项目实施中,既有中央的投资,也有内地相对发达省市给予的援助性投入。由于当时西藏工程建设和实际,建设这些工程项目时,多采取了“交钥匙”方式,保证了这些工程项目顺利交付使用。后来人们发现,交钥匙式援藏是对口援藏单位封闭式建设援藏项目的过程,当地干部和群众很少参与,工程项目完成后移交受援地方使用;参与式援藏是受援地区的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援藏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当地干部群众置身其中。“华新模式”变“交钥匙式援藏”为“参与式援藏”,在组建藏华新水泥公司、日喀则雪莲水泥公司、西藏高新建材集团公司等,不仅当地干部为该公司出谋划策,而且接近1000当地藏族农牧民进入公司当了员工。
(五)变“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促进了受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走了一条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在西藏也有所反映,表现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能源、原材料消耗问题重视不够,致使西藏经济在粗放发展模式下延伸。西藏华新水泥公司两条生产线在自治区内率先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三大体系认证,为藏区注入了新的工业技术、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为其他援建企业树立了标杆和旗帜,还通过淘汰当地落后产能,为西藏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华新水泥投产后,西藏水泥短缺的状况得以改变,水泥价格大幅度下降,供给遍及西藏六个地市区。华新水泥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7.5兆瓦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每年节约用电4000万度;参照在湖北武汉、宜昌等地采用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使厂区生产的垃圾全部实现高温焚烧处理,让厂区垃圾变废为宝;从国外引进收尘设备,安装在各排放点,除尘率达到99.9%;将生产工程的冷却水全部实现过滤后再循环利用。“华新模式”更大的意义在于探索出了“可持续援藏”新路子。
二、“华新模式”:对现有援藏模式缺陷的克服
对口援藏20年也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其制度的缺陷,“华新模式”对这些缺陷的克服做出了探索,与2014年8月25日中央对口援藏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充分认识和把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长期性、群众性、科学性”是相吻合的。[5]
(一) 对口援藏工作中突出了长期性
对口援藏长期性的重要方面是援藏项目能够使受援地区的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受援地区的各族人民能够长期受益。
2004年7月,华新公司入驻山南地区,与兴业水泥厂合资合作投资1.6亿元建成世界一流技术的实际年产水泥40万吨生产线。入驻前,受援的山南地区仅有2家山南兴业、雅砻江立窑式水泥厂,年产16万吨,技术落后,能耗高。华新公司入驻山南后,以先进的技术、管理和企业经营机制对兴业水泥厂进行改造,迅速改变着受援地区的产业现状,而且在2009年5月投资4.5亿元扩建生产线,形成年产水泥120万吨的产能。
2009年12月,华新水泥公司发起并联合西藏天路、西藏高争、西藏信托、山南长盛路桥共同投资2亿元组建西藏高新建材集团公司。2010年10月,西藏高新建材公司发起并与日喀则地区雪莲工业贸易公司第一期共同投资1.67亿元(当时计划总投资5.92亿元),组建西藏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有限公司,形成年产水泥80万吨产能,成为《“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之一。
2010年5月,西藏华新公司投资建设一座预热发电厂,年发电量达到14万度。2011年6月,西藏华新水泥公司发起并与曲松县政府合作,成立了西藏华新建材有限公司,并规划一期投资3500万元,建设一座年产30万方混凝土搅拌站、一条年产4000万条编织袋的生产线。2012年8月,该项目竣工投产,作为西藏公司产业链的延伸,该项目成为湖北深化“产业援藏”的又一重要成果。
作为一个内地援藏项目,能够在受援地区扎根,并在过去的10年中改变受援地区产业现状、形成当地经济的增长点,一期投产项目2005年上缴税收1023万元,二期上马项目2009年增至3388万元,二期项目建成后,年税收过亿元。到2013年,该公司生产水泥500余万吨,创工业总产值32亿元,累计为山南地区缴纳税收5亿元,利税总额跻身西藏工业企业三甲,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援藏企业之一,极大地增强了山南地区自身造血功能,使得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持续下去,使得受援地区的各族人民能够长期受益,充分体现出援藏的长期性。
(二)对口援藏工作中突出了群众性
对口援藏的群众性,就是将中央的治藏方略具体化在对口援藏工作之中,围绕“争取民心”这个关键谋划对口援藏工作,顺民心、汇民智、聚民力、慧民生,通过对口援藏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西藏是一个农牧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省区,农牧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近80%,农牧民的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民生与民心相连。中央先后多次要求今后援藏资金和项目应重点向西藏农牧区倾斜,突出改善农牧民生活这个重点,但真正能够实际到农牧区、农牧民的依然相对有限,同时还存在地区差异。将对口援藏资金、项目与资源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向农牧区倾斜、向基层倾斜,对于争取民心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实施对口援藏以来,援助方入藏后,多数情况下观察到的是城镇的道路、公共交通、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建设的落后,而并未能充分了解当地的具体需求,在有限的援藏周期内,“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最容易凸显援藏的效果,往往极易受到青睐。即使是民生项目,例如学校、医院等,在设计建设中仍然难以摆脱“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羁绊,也难以融入当地特有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但现实中,现有的对口援藏模式面临着向农牧区、基层倾斜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需要认真对待,努力克服,需要研究从体制机制上将援藏资金与项目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的具体对策措施。
华新水泥公司入驻西藏,按照市场规律与山南地区合资合作,这种企业参与援藏本身就是内地群众参与对口援藏的新型方式,实际上是把内地的民心、民智、民力汇集起来,用于支援西藏发展的伟大事业上。西藏华新水泥公司组建投产后,十分照顾受援地区的农牧民利益,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目前,西藏华新水泥公司吸纳了500余人就业,其中受援地藏族农牧民约60%;西藏日喀则高新雪莲水泥有限公司雇佣的178人中,80%是受援地藏族农牧民。受援地区的农牧民不仅在公司做了员工、技术骨干,不少成长为公司的技术能手、工程师和中高级管理干部。他们旧的社会观念逐步得到改变,技术、技能逐步得到提高。在公司的日常工作中,藏汉等各族人民一起生产劳动,加深了各民族交流、交往和交融。西藏华新公司中有一大批内地技术人员与当地农民工一起工作,他们将内地的观念、现代上海方式传递给当地农民工,而高原民族的优良文化传递给内地技术员工,实现了带动一个员工,员工带动员工家庭的。
(三)对口援藏工作中突出了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对口援藏中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尊重规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华新模式”的实践启示是对口援藏中更加突出科学性。突出科学性首先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由于现有对口援藏总体特征是“自上而下”、“局外人决策、局外人施工”。援藏项目很多是“交钥匙工程”。内地的施工在技术人才、装备、管理经验上具有优势,项目的建设方倾向选择内地的施工队,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也十分理性。项目的实施阶段,并不能很好地给当地的就业和收入带来较大的提高。同时,作为受援方的当地政府囿于自己“等、靠、要”思想,对项目的论证确定也是很仓促。由于援藏项目是无偿的,西藏本地政府部门对援藏项目立项,缺乏必要的责任心,有时抱着“不要白不要,建了总能够发挥出一点效益”的态度。①[1]对口援藏的省市政府是把援藏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通常的做法是由受援政府提出“建议项目”,而当地干部储备的认识水平和知识量以及建设经验,难以科学地提出合理项目。此外,援建方受到“肥水不流外人田”思想影响,对于使用当地农牧民积极性不高。许多援建项目是由援建省市提出,并由援建省市的公司承建。因此,建议建立吸纳农牧民参与援藏项目建设的实施机制。
湖北华新水泥公司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国内一流的管理以及相当雄厚的资金,以最有效的投资、最先进的技术、最良好的效益抢占市场、加快发展,是援藏企业的原始冲动。而受援地方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也有开发的基础,有寻求技术、管理和资金支持的冲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兼顾援受双方的实际利益。其次,突出科学性要使得受援地区的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形成特色优势产业。西藏有生产水泥的所有原料,而且非常丰富,华新公司有世界一流开发技术,能够使受援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再次,突出科学性要受援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西藏总体上生态极为脆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组建的西藏华新公司有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直接投资3000万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在开发这些资源过程中很少破坏受援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项目建成后,公司依靠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逐步淘汰了当地能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的小水泥企业,每年削减污染物排放量2000吨,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工程建设质量,有力地推进了西藏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同时,当地农牧民普遍使用华新公司生产的水泥,改变了长期以来从山上取石、从良田取土的习惯,农牧民普遍使用预制板盖房以代替上山砍树取材,从而有利于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最后,突出科学性要要使得受援地区农牧民得到实惠。
西藏华新公司投产后,与内地水泥成本大体相同,但价格却下降了40-50%,不仅给受援地区的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而且公司每年向西藏地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数十万吨低价优质高标号水泥,既保证了建材质量,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又减轻了从内地大规模运输的压力。
三、“华新模式”对推进对口援藏的借鉴意义
(一)努力发挥援藏企业的优势,注重援藏项目遴选
增强受援方的自我发展能力是援藏的根本目的,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是成功的关键。遴选援藏产业项目要始终围绕增强受援方的自我发展能力,立足自身基础和市场需求变化,符合西藏本地实际情况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有利于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有利于西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改造升级,有序开发优势矿产资源,适度发展新型建材业,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当地中小企业,通过援藏项目与当地中小企业有效对接,实行兼并重组或产业拉动,促进西藏中小企业及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二)努力搞好援受双方“三个对接”,注重统筹谋划
援受双方需要实现产业布局对接、产品对接、企业对接,是“华新模式”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要统筹谋划这“三个对接”,受援地区在不断提高科学谋划、整体谋划水平基础上,结合实际做好产业规划、产品策划、企业谋划;援藏干部充分将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和现代理念引入受援地,结合实际做好产业规划、产品策划、企业谋划;援建企业要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实地考察,防止投资失误或重复建设给企业和地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切实保障受援地区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华新模式”是保护西藏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华新模式”的借鉴意义是,充分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对于实现受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立业、生态立县”理念,引入产业援藏项目;要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引进和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实施产业援藏项目;要强化监督意识,规范企业行动,保障产业援藏能够富民、安民。
(四)增进各族群众“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注重维护团结
华新集团在援建工业项目、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职责,注重优化当地环境,主动融入藏族群众,尽可能提供就业岗位,经常性开展访贫问苦,向寺庙、医院、学校、农村等共捐赠水泥上千吨,自觉增进各族群众“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华新模式”之所以成功,更大的程度上是其很好地证明了“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为此,要增进援藏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并与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紧密建立起来。
(五)将企业的短期性转为国家的长期援藏行动,注意建立激励机制
对口援藏是国家的长期性工作,而企业作为社会投资主体,比较关注短期的收益回报,这都是合理合法的。“华新模式”展示的对口援藏长期性是指这些援藏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受益上,但并不等于企业可以在西藏长期作贡献,只有企业实力强大,才有长期做贡献的资本。因此,国家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为当地长远发展、群众的长期收益多做贡献。
(六)努力将当地民众吸纳到援藏项目上,注意教育引导
产业援藏项目最重要的是更多地吸纳受援地区的民众参与,但民众参与又不是一夜就能够实现,外来企业扎根当地本身就需要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企业招收当地员工也需要当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企业的运转和发展也需要当地政府和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华新模式”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动争取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最大限度地将当地少数民族员工进行照顾,但并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对当地民众的教育引导,相反,需要更加注意教育引导。
四、结语
西藏之所以经济上落后于内地,是因为缺乏将当地优势资源转化为市场特色产品,进而形成特色产业的能力。西藏的商品要走向全国市场,其生产和运输成本非常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口援藏为西藏的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造成了条件。参与对口援藏的省市、中央企业以及中央机关,在发展当地经济有这样或那样的优势,并在引导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做出艰辛的努力。
正如中央对口援藏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那样:20年来,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有关省市、中央部门和中央企业,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全面开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西藏社会稳定,加强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对口援藏模式。“华新模式”所体现出来的是对口援藏单位坚持“输血”与“造血”、“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积极培育西藏特色产业,增强受援地自我发展能力。
展望未来,对口援藏一定会在“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指导下,通过经济援藏、教育援藏、就业援藏、科技援藏、干部人才援藏,实现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湖北援藏工作:打造产业援藏“华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4-08-29.
[2]靳薇.西藏:援助与发展[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3]西藏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谢伟民,贺东航,曹尤.援藏制度:起源、演进与体系研究[J].民族研究,2014,(2).
[5]俞正声.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DB/OL].( 2014-08-25)[ 2014-09-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8/25/c_1112221501.htm.
责任编辑: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