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问题与改进措施

2015-04-29文慧娟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少数民族重要性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R县为例,论述了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的三个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少数民族 学生 重要性

【基金項目】国家民委项目“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新疆社区冲突研究”(项目编号:2014-GM-08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63-02

河南省有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1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5%,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回、蒙古、满等民族,其中,回族约95万人,仅次于宁夏、甘肃,居全国第3名。蒙古族8.22万人,满族6.1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省158个县(市、区),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有40个,省辖市民族区3个,民族乡12个,民族镇9个。相对集中的地方有3个城市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526个民族聚居村。[1]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完善、心理成熟的重要社会化阶段,素质教育应当完善人格的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其思想动态的变化关系着校园民族关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阻断不良思想的蔓延,有利于增强其国家民族利益大局意识,提高其正确处理学生族际矛盾的能力。显而易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

其次,有利于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民族”与“民族主义”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概念和社会运动,“民族国家”也是民族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建设相联系,互为表里,相互促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从封建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型,[2]而中国尚处于民族国家转型阶段。主体民族在王朝体制到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其国家认同意识的转变是一种自然过程。而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并非完全能够自主完成,需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国家建设活动,才能将少数民族逐步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这一进程,并使各少数民族享受到民族国家的基本福利。

最后,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毫无疑问,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其所在家庭、社区及其所属民族成员的思想行为,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民族成员。由量变到质变,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社会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严重腐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健康。中小学素质教育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改革依旧滞后,爱国主义公民教育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工作机制滞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这个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也更加多元化。面对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变迁。

第二,责权利机制滞后。就目前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机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大,权力小,待遇低。责权利不对等,导致承担责任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对等的权力与利益与之相平衡,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尤为谨慎。

第三,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机制滞后。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需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机制,制定适应少数民族心理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校园集体活动,促进其了解社会、了解其他民族,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其爱国主义信念。由于目前管理机制不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在外学习期间的管理,难免有所疏漏,很难做到有效管理。

三、改进措施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促使各族人民不断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栋梁,有必要加强这个阶段学生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水平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思政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要系统地、完整准确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处理新形势下的学校园内的民族学生群体关系问题,全面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到民族团结、改革发展的大局,提高到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

第三,因材施教,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格完善。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性格、心理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真正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心,内化为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3]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状况,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民族意识积极的一面,扬弃消极的一面,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健康向上的民族情怀。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全面了解本校有关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五,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联系人”制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应该建立少数民族联系人制度,设立“联系人”的专职岗位,责任到人。通过“联系人”这一纽带和桥梁,时刻关注、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联系。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公民教育,对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nan.gov.cn/hngk/system/2006/08/03/010000267.shtml,访问日期:2014年6月30日。

[2]马戎.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3]杨鹍飞,刘庸.转型中国城市民族意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

[4]杨鹍飞,田振江.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现路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作者简介:

文慧娟(1983-),河南驻马店人,汝南县三桥镇野猪岗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少数民族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