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闻故事
2015-04-29张俊涛
张俊涛
我是学新闻的,记得当年在大学第一节《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上,老师为打消我们的顾虑这样说到:学新闻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会讲故事,就会写新闻。20多年过去了,新闻实践进一步告诉我,能讲出精彩故事,才能写出精彩新闻。
当然,新闻是真实的,故事是可以创作的。把真实的故事写成新闻,把新闻像讲故事一样写出来,这就是现在提倡的讲好新闻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希光说,新闻学的根基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品味一下真是这个道理,我们新闻人不就是一直在不断地寻找和不断地报道新闻吗?要想写好新闻,就要研究新闻载体面对的不同的读者对象,要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心理、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要站在读者需求的角度上来讲故事。
纵观当前的新闻,大多是公告式的,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记者站在事外来客观说明、转述。这是因为媒体把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放在了信息量的最大化上,却忽视了所有读者最基本的要求:有趣一点!生动一点!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其实是从人的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天性出发的,这是新闻报道的“以人为本”。 新闻故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复制一个完整的过程,具有时间的动感,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描写。这样的新闻克服了呆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更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当然传播的效果就会更好。
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比如会议报道、重要信息发布、第一时间发生的突发事件等。有人这样区分故事和信息:“如果写作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就要靠传统的五个‘W:什么人、什么事、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和为什么。如果写作的目的是重现故事,那么‘什么人就变成了人物,‘什么事就变成了情节,‘什么地方就变成了背景,‘什么时候就变成了时间顺序,‘为什么就变成了动机,由此,一个完整的故事产生了。”
那么,新闻在什么时候适合讲故事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3种情况。
一种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及进展情况的简要消息已经报道,读者需要了解新闻事件更多的内容,要对整个事件做详细的报道。比如2008年春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吉文林业局发生森林火灾,一驾直升机向火场运兵时坠落,致14人不同程度烧伤。在报道了飞机失事、紧急抢救等简要消息后,坠落原因、历险经历、现场细节、伤员具体情况等就成为公众关心的事。为此,媒体需要对整个事件进行还原式报道,这时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就比较适合。又比如“马航失联”,人们不仅要知道航班失事的消息,更需要了解事件的进展、航空公司的背景、出事的原因,关心飞机上有多少人?有多少中国人?他们的具体信息、背后的故事等等,这就需要记者深入采访,逐步还原事件的真相。
第二种是新闻事件本身适合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报道。比如拾金不昧、舍已救人、社会救助、偶遇罕见的野生动物、人物通讯等等。
第三种情况是在新闻中穿插一些小故事,也可以在叙述完主要信息之后,再讲一遍故事。比如我在2003年采写的《铁骑奔千里 火场扬警威》这篇通讯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正是夜半时分,透过车灯的照射,可以看见飘舞的雪花,路面上白天融化的雪道,到了夜晚如镜子般又光又滑。困意又袭在四中队一班副班长卜庆禄脸上,他连续打了两个哈欠后,伸手摇下了车窗,霎时一股凛冽的寒风钻进了驾驶室,令他全身一机灵,顿时困意全无。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四中队指导员李晓虎仍用熬红的双眼紧盯着窗外。“困了吧?”他对小卜说。“有点”,小卜回答。“开车窗容易感冒。我这有茶叶,你嚼上一撮儿,既提神又管饿,你试试?”“这招我用过,还有抹清凉油、吃咖啡、大声唱歌,我都试过。不过,这困劲要是真上来了,这些办法都不管用。我的绝招是掐大腿根、咬嘴唇,去年‘7.28大火时,我咬嘴唇忘了疼,把嘴唇都咬破了”。李晓虎转头看了小卜一眼,没再说话。像这样有情节的小故事可以穿插在文章的导语、中间部分,甚至任何一个段落,有故事永远比没有强,故事能让整篇文章更加丰满、充实、感人、有说服力。
讲好新闻故事,最重要的是讲好人的故事。故事之所以吸引读者,那是因为它写人、影响人。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越鲜明,新闻报道对读者就越有趣、越重要。比如我在吉文林业局采写的一篇题为《“能掐会算”的林场“管家”》稿件中,通过诙谐幽默的对话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了林场管理者“老李”。文章中像这样的语言随处可见:“不掐不算,我这日子就没法过了”“这日子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该花的咱不省,这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能乱花”。文章还讲了3个故事:一是老李把食堂承包给他人后,经常去食堂“指导”工作,甚至讨价还价;一个是司机按行驶里程计算工资,杜绝了偷油、“泡蘑菇”等现象;一个是锅炉房实行承包后,再也没丢过烧柴,室内温度得到了保证,成本也下降了。通过这3个情景描写和生动、接地气的语言,把林场主任老李“抠门”的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以上只是谈一谈讲新闻故事的大概,我们的目的和重点应该在于作为,在于改变。要改变的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传统,我们的自以为是。我们的传统是什么?是5个W,是官样文章,是新闻八股。
以下是白岩松举的事例,可以一观。事件发生在2000年9月1日,悉尼奥运会有关中国兴奋剂检测的报道。中国传统报道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今天下午几点,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在召开的什么会上强调,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一次干净的奥运会等等。很标准的新闻,谁、什么事、说什么全都有。澳大利亚新闻媒体,也是反映这件事的,新闻开头是“中国运动员×××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参加奥运会,而是要回到他的河北老家。”接下来,“×××昨天得到了通知,他在进行的血检当中没有合格,他不能再去参加奥运会了,我相信他的对手都会松口气,因为他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再往下,“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再往下讲是“中国的奥委会主席的表态”等等,新闻结尾的时候,是×××走出体育总局的大院的画面,解说词的结尾是“×××只需要9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回到他的河北老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长的时间再回到这个赛场。”
这样的报道方式就是讲故事的方式。它强调的一是人物,二是故事,三是戏剧化,四是悬念,与传统新闻有很大的不同。设想你是读者和受众,会喜欢和接受哪一种表达方式呢?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自问一下,我们现在是不是还在用第一种报道方式去采写新闻,如果是,就需要改变了。
我们身边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身边不是缺少故事,而是缺少改变。要想改变,就要做到记者每当有采访时,首先要想,能不能用讲故事的方法去采去写;编辑每审编一条新闻稿件时,首先要想,能不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去体现。而不是简单地说这不适合那不适合,把不适合写成了适合的才是高手。
新闻故事这么好,为什么讲得人那么少呢?答案是费心费事费力。新闻故事要求有细节、画面,甚至内心感受,似乎一切都可以再现和描述,却没有告诉读者新闻来源,这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可能有一种潜在的威胁。这就要求记者要花比一般新闻写作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精力,去核对事实、场景、对话、内心感受等,以保证故事的完全真实。明明是半个小时可以搞定的新闻,非要花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去采访,当然大多数人会“去繁就简”。
这就要求媒体旗帜鲜明地鼓励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报道新闻,想方设法让讲故事的新闻成为主流和常态。唯有如此,新闻故事才会“堂而皇之”地占领新闻殿堂,而讲好了新闻故事,也就坚持了新闻“三贴近”原则,赢得了读者受众,换来了基业长青。
(作者单位:林海日报社)
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