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高台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辨正

2015-04-29刘卫鹏

敦煌研究 2015年1期

刘卫鹏

内容摘要:本文对已经发表的甘肃高台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进行了订正和考辨,发现了前秦建元二十年“陇道断绝二年”的记载。此题记揭示了前秦末年关陇一带战乱频仍、交通阻隔的历史事实,其中也涉及西秦建国前的一些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前秦;建元;陇道;断绝

中图分类号:K87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1-0066-05

Abstract: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previously published inscription dated “the 20th year of Jianyuan” on a Former Qin coffin in Gaotao reveals that “the traffic route in eastern Gansu has been cut off for two years.” This inscription not only records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the Guan-long region saw frequent wars and its traffic was cut off during the end of the Former Qin dynasty, but also sheds light on some historical events prior to the Western Qin period. It is therefore of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Keywords: Former Qin; Jianyuan; Longdao (traffic route in eastern Gansu); separation

2000年,高台县博物馆在骆驼城遗址西部8公里的五道梁墓群清理早期被盗墓葬时发现了一块棺板。棺板长210厘米,宽39厘米,厚5厘米,呈长方形。棺盖板内侧有墨书题记6行(图1),寇克红对其做了录文、断句,并进行了详细的考释,文中并附有题记的照片一张[1]。根据照片检视寇文的录文和断句,发现其断句和释读均有错误,遂导致对题记内容的理解出现了严重偏差,后面的考释也就难以成立。该题记揭示了前秦末年关陇一带战乱频仍、交通阻隔的历史事实,也涉及西秦建国前的一些历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拟对寇文中的错误进行订正,然后对题记进行考释。

一 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辨正

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共6行29字,寇氏录文断句为:“建元廿年,太岁在申,十二月廿三日壬申,危葬。时,天地昶峙,陇道断,泣二年。”其中第一处错误断句在“危”处,寇文将“危”同后面的“葬”连在一起,释为“危葬”,并对其进行了考释。谬矣。“危”同“葬”应该断开。考古材料和文献中均未见“危葬”一说。“危”是十二建之一。古代建除家将一月分为建、除、满、平、定、直、破、危、成、收、开、闭十二日值,每日有一值神。《淮南子·天文训》:“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2]云梦秦简《日书》和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均发现有建除篇[3]。东汉镇墓文中有几则危日时的记载,如“初平四年,十二月己卯朔,十八日丙申,直危”[4];“建宁四年,十二月丙戌朔,十日丙申,直危”[5]等。徐雁宇通过将汉代人物葬日同敦煌建除文书记载的葬日比合后发现,盈、闭、危、破日是下葬的吉日[6],其中在危日葬埋者最多(图2),可见,危日是使用较多的吉日。高台许三湾前秦墓题记中,“危”前省略一“直(值)”字,这也是危日下葬的一个实例。

第二处错误断句是把“葬”同“时”断开。应连在一起,作“葬时”,其意为“下葬之时”。

第三处错误是把“鼎”释为“昶”。“昶峙”其意难以理解。核对照片,“鼎”上部的“目”十分明显,其下部的笔画同章草“鼎”字[7]的下部笔画大致相同(图3),可以确定是“鼎”而非“昶”字。“鼎峙”为并列或对立之意,亦作“鼎跱”。《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8]《三国志·蜀书·郤正传》:“今三方鼎跱,九有未乂,悠悠四海,婴丁祸败。”[9]晋陆机《辩亡论》:“遂跻天号,鼎跱而立。”[10]《晋书·礼志下》云:“汉氏失统,吴蜀鼎峙。”[11]十六国时期,石勒曾“潜结曹嶷,规为鼎峙之势”[12];南北朝时期, 侯景曾回信建议齐文襄帝高澄:“为君计者,莫若割地两和,三分鼎峙。”[13]“天地鼎峙”指天地之间对立、隔绝,这里指因国家分裂,高台所处的河西同朝廷失去了联系。

第四处错误是将“绝”释为“泣”,并同后面的“二年”连读为“泣二年”。照片中“绝”字的“纟”旁十分明显,同“氵”差别很大,可以明显判出,该字与晋人书法中的“绝”字[14]大致相同(图3),根据字形及上下文关系可以确定为“绝”字。“绝”应同前面的“断”字连读为“断绝”,后面的“二年”也应同其连接,故这一句应为“陇道断绝二年”。

寇文又将“陇道”释为“墓道”。“陇道”有墓道之意,但在古代主要指地名,故其在此应为后者,下文将详细论述。

校正后的题记为:“建元廿年,太岁在申,十二月廿三日壬申,(直)危,葬时天地鼎峙,陇道断绝二年。”文句通顺,含义清晰。

二 陇道位置及沿革

陇道为陇山两侧的东西大道。陇山古时又称陇坂、陇坻,亦曰陇首。《说文解字》:“陇,天水大阪也。”[15]《汉书·地理志下》唐颜师古注:“ 陇坻谓陇阪,即今之陇山也。此郡在陇之西,故曰陇西。”[16]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李善注引应劭曰:“天水有大坂,名曰陇阪”[10]640。陇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南带汧、渭,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汉初张良曾云“‘关中右陇、蜀,盖以陇坂险阻与蜀道并称也。”《西京赋》云:“陇坻之隘”[17]。《读史方舆纪要》引郭仲产《秦州记》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故俗歌云:“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又云:“陇头流水,鸣声鸣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17]《太平寰宇记》引《秦州记》云:“登陇,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墟宇桑梓,与云霞一色。其上有悬溜,吐于山中,汇为澄潭,名曰万石潭,流溢散下,皆注于渭。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又引《三秦记》曰:“陇坂谓西关也,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得越。绝高处可容百余家,下处容十万户。山顶有泉,清水四注。东望秦川,如四五里。人上陇者,想还故乡,悲思而歌,有绝死者。”[18]《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陇头》郭茂倩题解引唐杜佑《通典》云:“天水郡有大阪,名曰陇坻,亦曰陇山,即汉陇关也。”同题下横吹曲辞中有相关描写,如“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陇阪望咸阳,征人惨思肠”、“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等[19]。

陇道自古以来就是控扼关中、西出陇右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和战略作用十分重要。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六年(30),“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七将军从陇道伐公孙述”[20],隗嚣疑惧,“即勒兵,使王元据陇坻,伐木塞道”。建武八年(32),“乃使王元拒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王孟塞鸡头道,牛邯军瓦亭”[21]。以上数处皆陇道要口,东汉永初以后,西羌多次叛乱,屡断陇道,窥伺三辅。永初元年(107)六月,“先零种羌叛,断陇道,大为寇掠。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讨之”。元初元年(114)九月,“先零羌寇武都、汉中,绝陇道”[22]。《后汉书·西羌传》:“(永初元年)先零别种滇零与钟羌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永初二年)滇零等自称‘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众遂大盛,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遂寇钞三辅,断陇道”[23]。为了防止西羌的入侵,东汉政府在扶风、汉阳一带屯兵驻守,并在陇道沿线筑坞堡三百多座,屯兵安民,“拜马贤为征西将军,以骑都尉耿叔副,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诸州郡兵十万人屯汉阳。又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且冻分遣种人寇武都,烧陇关,掠苑马。”[23]2895《后汉书》卷6载,永和五年(140)九月,“令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辛未,太尉王龚罢。且冻羌寇武都,烧陇关”。注云:“陇山之关也,今名大震关,在今陇州汧源县西也。”[24]三国时,魏、蜀军队曾长期对峙于扶风一带。郭淮曾谏司马懿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25]自曹魏以后,秦、雍多故,未尝不以陇坻为要害。晋义熙八年(412),姚兴分遣诸军击杨盛于仇池,兴自雍赴之,与诸将会与陇口。后魏正光五年(524),莫折念生与元志战于陇口,元志战败,退保岐州,莫折念生势力遂大盛。次年,崔延伯破莫折天生于黑水,追奔至小陇,岐、雍、陇东皆平,会“将士稽留采掠,天生遂塞陇道,由是诸军不能进”[26]。

陇道西面的秦州和东面的陇州均是控制陇道两端的要害所在。秦州是关中西出首经之处,为陇道的咽喉所在。“州当关、陇之会,介雍、梁之间,屹为重镇。秦人始基于此,奄有丰、岐。东汉初隗嚣据此,妄欲希踪西伯也。其后武侯及姜维皆规此以连接羌、胡,震动关辅。蜀汉延熙十八年,姜维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进围狄道。魏征西将军陈泰曰:‘维若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略阳积谷之实,招纳羌、胡,东争关、陇,此我所恶也;而乃以乘胜之威,挫坚城之下,是我破敌之时矣。盖关中要会常在秦州,争秦州则自陇以东皆震矣。晋元康以后,关中多事,秦州每为棋劫之势。”故虞允文曰:“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而秦州关、陇之喉舌欤?[27]秦州东面的陇州也是控扼关中的要冲之地,陇州又称东秦州,魏、晋为扶风郡,北魏孝昌初置东秦州,西魏改东秦州为陇州,“州扼陇底之险,控秦、凤之冲,为关中重镇。隗嚣凭此以窥三辅,曹魏据此以保秦、陇。刘曜窃长安,引兵争陇上;石虎规氐、羌,分兵屯汧、陇。”[27]2653

三 前秦建元二十年陇道断绝之原因

陇道所在的关右一带自古以来为氐羌的聚居区,“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28]。秦置陇西郡以统辖,王莽改曰厌戎,下辖狄道、上邽、安故、氐道、首阳、予道、大夏、羌道、襄武、临洮、西等十一县{1}。西晋统一全国,从陇西郡分置狄道郡。《晋书·地理志》:“惠帝分陇西之狄道、临洮、河关,又立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属秦州。张骏分属凉州,又以狄道县立武始郡。江左分梁为秦,寄居梁州,又立氐池为北秦州。”[29]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凉州刺史张轨割据河西,保境安民,至其孙张骏时,领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与后赵石勒分庭抗礼,史称前凉,这一时期,陇道基本在前凉的控制之下。前凉传至张天锡时,政事荒淫,人情怨愤。前秦建元十二年(376),苻坚派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讨伐前凉张天锡,天赐屡战皆败,遂“面缚舆榇,降于军门”,“凉州郡县悉降于秦”,前凉灭亡。苻坚以梁熙为凉州刺史,镇姑臧,梁熙清俭爱民,“河右安之”[30]。梁熙又遣使西域,“称扬坚之威德,并以缯彩赐诸国王,于是朝献者十有余国。大宛献天马千里驹,皆汗血、朱鬣、五色、凤膺、麟身,及诸珍异五百余种”。苻坚统一北方后,“鄯善王、车师前部王来朝,大宛献汗血马,肃慎贡楛矢,天竺献火浣布,康居、于阗及海东诸国,凡六十有二王,皆遣使贡其方物。”[31]以上史料说明,从前秦灭前凉的376年后,陇道就畅通无阻。但在前秦建元十九年(383),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叛乱于陇西,陇道又因此断绝。《晋书·乞伏国仁载记》:“及坚兴寿春之役,征为前将军,领先锋骑。会国仁叔父步颓叛于陇西,坚遣国仁还讨之。步颓闻而大悦,迎国仁于路。国仁置酒高会,攘袂大言曰:‘苻氏往因赵石之乱,遂妄窃名号,穷兵极武,跨僭八州。疆宇既宁,宜绥以德,方虚广威声,勤心远略,骚动苍生,疲弊中国,违天怒人,将何以济!且物极则亏、祸盈而覆者,天之道也。以吾量之,是役也,难以免矣。当与诸君成一方之业。及坚败归,乃招集诸部,有不附者,讨而并之,众至十余万。”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乞伏国仁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建元曰建义,“置武城、武阳、安固、武始、汉阳、天水、略阳、漒川、甘松、匡朋、白马、苑川十二郡,筑勇士城以居之”[32],史称西秦。《资治通鉴》记载与之大致相同{2}。前秦建元二十年(384),秦王苻坚听说吕光率军讨平西域,下诏“以光为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西域校尉”,但“道绝,不通”[33],记载的就是陇道断绝的史实。陇西鲜卑乞伏氏曾于东晋咸安元年(371)被前秦益州刺史王统率军讨伐,乞伏司繁“帅骑三万拒统于苑川。统潜袭度坚山,司繁部落五万余皆降于统;其众闻妻子已降秦,不战而溃。司繁无所归,亦诣统降。秦王坚以司繁为南单于,留之长安;以司繁从叔吐雷为勇士护军,抚其部众。”[34]从苻坚派军降灭乞伏司繁到前秦建元十九年(383)乞伏步颓起事于陇西仅过了12年,两年后,乞伏国仁就代表鲜卑乞伏氏建立了国家,其复国的根据地和统治中心就是以陇道为核心的陇西地区。

四 结 语

以上通过对高台前秦“建元廿年”棺板题记进行订正和考辨,结合历史记载,发现题记所载前秦建元二十年“陇道断绝二年”同文献记载是吻合的。虽然这时前秦已经分崩离析,陇道一带被鲜卑乞伏氏控制,后秦姚苌也在关中建立政权,改元“白雀”,但河西的敦煌、高台一带仍然隶属于前秦,沿用前秦“建元”年号,不过,这也是前秦“建元”年的最后一年了。太元十年(385),于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受苻坚命远征西域的吕光率军从龟兹返回,前秦凉州刺史梁熙“谋闭境拒之”,吕光攻杀梁熙,占领姑臧,“自领凉州刺史”。太元十一年(386),吕光得知苻坚死讯,“举军缟素”,建元“太安”,史称后凉。

参考文献:

[1]寇克红.高台许三湾前秦墓葬题铭小考[C]//高台魏晋墓与河西历史文化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2:32.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89:117.

[3]邓文宽.天水放马滩秦简《月建》应名《建除》[J].文物,1990(9):83-84.

[4]唐金裕.汉初平四年王氏朱书陶瓶[J].文物,1980(1):95.

[5]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M].北京:线装书局,2006:159.

[6]徐雁宇.商周秦汉葬日制度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78.

[7]余德全,孟成英.章草大典[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882.

[8]陈寿.三国志:卷47:吴主传第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9:1149.

[9]陈寿.三国志:卷42:郤正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35.

[10]萧统.文选:卷29[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414.

[11]房玄龄,等.晋书:卷21[M].北京:中华书局,1974:657.

[12]房玄龄,等.晋书:卷102[M].北京:中华书局,1974:2673.

[13]姚思廉.梁书:卷56:侯景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839.

[14]张又栋.书法大字典[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12:2013.

[15]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06.

[16]班固.汉书:卷28[M].北京:中华书局,1962:1610.

[1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2[M].北京:中华书局,2005:2465.

[18]乐史.太平寰宇记:卷32:关西道八[M].北京:中华书局,2007:686.

[19]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1[M].北京:中华书局,1979:311-316.

[20]范晔.后汉书:卷1:帝纪第一下[M].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48.

[21]范晔.后汉书:卷13:隗嚣传[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526,528.

[22]范晔.后汉书:卷5:帝纪第五[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207,221.

[23]范晔.后汉书:卷87:西羌传 [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2886.

[24]范晔.后汉书:卷6:帝纪第六[M]. 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269-270.

[25]陈寿.三国志:卷26:郭淮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734.

[26]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50[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4692.

[2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9[M].北京:中华书局,2005:2833-2834.

[28]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62.

[29]房玄龄,等.晋书:卷14: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436.

[30]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04[M]. 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3273-3276.

[31]房玄龄,等.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M].北京:中华书局,1974:2900,2904.

[32]房玄龄,等.晋书:卷125:乞伏国仁载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4:3114-3115.

[3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05[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3333.

[3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03[M].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3254-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