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卫华

2015-04-29

艺术沙龙 2015年1期
关键词:沙龙水墨中国画

1977年出生,山东菏泽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为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任职于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李卫华:我交往的“70后”“80后”画家大多数从美术院校走出,基本上都处在30多岁和40多岁的年龄。而且都有着良好的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经历,毕业后有着10年左右探索和创作过程。与“50后”“60后”画家相比,“50后”“60后”艺术家更具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结,而“70后”“80后”画家在绘画创作上则带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叛逆性很强,力求从传统反观当下,同时主张推陈出新,寻找自己独特的绘画符号。在创作中,他们通常通过特殊的视角来表达个人的现实体验。

《艺术沙龙》:您觉得“新水墨”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如何看待“新水墨”的发展?

李卫华:近年来,有关“新水墨”的话题很多。“新水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20世纪初“林风眠时代”和“85美术新潮”,以及后来李小山提出中国画“穷途末路”,再到21世纪的今天。其发展过程既有外力驱动,也有内部自觉。不同时期,“新水墨”的发展各有不同。在今天中国这个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当代水墨之新形态正逐步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发展势头也比较迅猛。对于“新水墨”前景,当下的“70后”“80后”画家正成为重要的追捧群体。追捧的关键理由就是“新水墨”之“新”。因为“推陈出新”在当代是日益深入人心的。“新水墨”在内容题材、表现技法、精神指向、审美趣味上,都有别于传统的中国绘画。在观念上反映当下生存状态与审美意识,注重画家的个人体验和个性化图式的发掘。

我想对于“新水墨”的“新”大家是没有异议的,但是目前“新水墨”没有公认的规范和理论支持,不同时期、不同画家甚至同一画家不同时期都存在不同主张。这也是“新水墨”是中国画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您有什么看法?

李卫华:自古以来中国画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传承与创新的作用下发展的。只讲传承而没有创新,中国画便成了教条,必然走向千人一面;反过来只讲创新而不要传承,作品也将成为无源之水,中国元素与民族文化特征也将无从体现。“笔墨当随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门类,中国画的发展应该是对当代人的审美趣味、精神指向、内容题材、表现技法进行探索和创新。创新并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也不是抱着传统不放。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画家跨越地域去学习不再是件难事,但是他却难以跨越他所处的这个大时代。作品总是体现着他对那个时代的认知。一件作品一定是融汇了他所处那个时代的点滴,以及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想法和审美意向。我们不可能脱离那个时代背景来谈论他的作品。

《艺术沙龙》:老一代批评家和青年一代批评家谁对您的影响更大?

李卫华:老一辈的理论家、美术批评家如王朝闻、宗白华、王伯敏、郎绍君、李泽厚、邵大箴、陈传席等前辈的著作大部分都读过,对我个人的创作是有影响的,但具体的影响感觉又是模糊的,说不清楚。我想最大的影响大概是对中国画整体的认识和感受。

《艺术沙龙》:您更在意市场认可还是学术认可?

李卫华:对于一位有追求的画家来说当然更看重学术认可。当然做到一定的学术性是不易的。在当代这个大背景下,完全不在意市场的作用也是不现实的。我想画家对于市场和学术二者谁轻谁重或者说偏重哪一块自己是有选择的。如果一味地追求市场,很难避免内心浮躁进而影响到作品的学术性。

《艺术沙龙》:您怎样看待学生比老师的画价高?

李卫华:从艺术市场中看,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中间是很难划等号的。画价的高低是由市场的多种因素决定的,画价的高低也不绝对等于画家水平的高低。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学生与老师的画价谁高谁低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从作品的水平角度说,处在初级学习阶段的学生水平肯定不如老师,那么到了一定阶段、一定年龄,学生的水平超过老师是很正常的,这符合绘画的发展规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对于画的价格,我们画家应该以平常心对待,画家看重的应该是画品而不是画价。

《艺术沙龙》:请聊聊您最喜欢的艺术家。

李卫华:我喜欢的艺术家很多,比如说齐白石勤奋、刻苦、悟性好、有创造力,性格又特别真实、可爱。他一生历经苦难,却不失传奇色彩,靠卖画为生,却又不失对学术的追求,开宗立派,终成一代大师。

《艺术沙龙》:媒体宣传对您有意义吗?您觉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哪种媒体更适合展示您的作品?

李卫华:在今天媒体宣传的力量是显而易见,我更愿意在杂志和网络上展示我的作品。

《艺术沙龙》:您订阅期刊吗?近期关注的报刊有哪些?

李卫华:我也订阅部分期刊,我们单位订阅了很多期刊杂志,有关艺术类的期刊经常翻阅,如《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美术观察》《新美术》《美苑》《国画家》《中国书画》等。

《艺术沙龙》:您如何评价“为艺术家在杂志上办展览”的期刊立意?您认为在当下,这种期刊是否仍有存在的意义?

李卫华:我觉得在“杂志上办展览”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立意,这也是很多画家愿意做的事,为年轻画家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艺术沙龙》:您认为互联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李卫华:互联网对画家的好处当然很多,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专业信息、交流机会和作品展示平台。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艺术沙龙》:您经常在网上购物吗?有作品在网络上成交吗?

李卫华:在网上购物最多的应该是专业书籍,其他很少。

《艺术沙龙》:相比随时可被删除的电子邮件、140字的微博、符号化的短信,手书信件在当下已具有了别样意义。如今,您还会提笔写信吗?

李卫华: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提笔写信的机会太少了,记得就给我的导师写过书信,其他人没有写过。

《艺术沙龙》:您有拖延症吗?日常生活中您如何管理时间、提高效率?

李卫华:生活中“拖延症”多少还是有一点的,比如有些生活琐事总是要拖延一下的,对于喜欢的写字画画还是比较积极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和照顾孩子,多数时间都是在写字、画画或看书。

《艺术沙龙》:过去的一年中,您邂逅了哪些好书?

李卫华:平时看得最多的还是一些期刊杂志和各种画册。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您有何打算?

李卫华: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创作,打算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我认为创作时不必带着一个包袱去画画,不必考虑太多画画以外的东西。如果总背着各种负担和目的,或者有意无意迎合市场、画商的喜好,那么你这个所谓创作就失去了纯粹性。

猜你喜欢

沙龙水墨中国画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中国画
MS·CHIC美发沙龙
水墨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泼尽水墨是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