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写活了,剧才好看お
2015-04-29龙平平
龙平平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剧本创作从2009年2月开始,到2013年春节后送审,用了整整四年时间。四年间,我们编剧团队不能说每天都在写这个剧本,但确实是每天都在思考这个剧本,一天也不敢懈怠。就我个人而言,年近花甲,还能四年如一日地专心于一件事情,实乃平生头一回。何以如此?盖因此事诱惑力太大、挑战性太强、难度指数太高。这样一个特别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政治把握上要求高、难度大,艺术创作上难题与挑战也是空前的。千难万难,莫过于写人难。这个剧在人物创作上有三大难题:第一,角色中,真实的领袖人物众多,功能差别不大,怎样避免人物的雷同和脸谱化;第二,在这个剧中,我们破天荒地设计了一条与真实的历史人物并行的虚构人物线。既要写好众多的虚构人物,又要避免两张皮,这是一个新课题;第三,如何让一个不爱说话的主人翁形象活起来?为克服这些难题,我们编剧团队绞尽脑汁,费尽移山心计,做了种种大胆尝试。这些尝试的效果如何,当由观众评说。如今事过境迁,这些尝试留给我们的记忆,只有两个字:过瘾!可以说,这是我写字生涯中我最为过瘾的一次创作 。
一、 如何编织改革开放的英雄谱、光荣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写这个历史时期的邓小平,就不能离开他所在的这个集体,就要处理好主人公与这个集体的关系。这个集体是由整整一代杰出的共产党人组成的,人数众多、个性鲜明、功勋卓著。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这段辉煌的历史,记住这些杰出人物名字和贡献,展现一幅栩栩如生的改革开放的英雄谱和光荣榜,是这部电视剧的重要使命,也是剧本创作中的一道难题。创作初期,我们对这段时期的历史人物做了系统的梳理,列出需要在剧中出现的真实的历史人物有一百多人,其中,有过重大贡献、需要重点展现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有五十多人。一部电视剧,出现如此众多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形象,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有的还健在,有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未有定论。因此,如何恰如其分、客观公正地体现每一个人的历史贡献和个性特征,避免因人物众多、功能差异不大而带来的人物雷同化、脸谱化现象,让广大观众包括他们的亲属后人能够认同并记住这些历史人物,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为克服这个难题,我们对这五十多位领导人每人都撰写了一个详实的剧中人物小传,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三个人物层次和不同的表现类型。
第一类是核心领导层。邓小平曾经说过,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实际上他是核心,重要成员还有叶剑英、陈云和李先念。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协助邓小平共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贯穿于整个电视剧始终的重要人物。能不能写好他们的形象,关系电视剧的成败,难度可想而知。其实,对我们这些党史研究的专业人员而言,如实记录和展现这几位领袖人物的业绩和贡献并不难,难的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塑造出性格鲜明、内心丰富、有血有肉的荧屏艺术形象。这几位领袖距离我们是如此的近,真实和艺术之间的距离有多远,留给我们做艺术加工的空间有多大?这是最难把握的事情。这方面,我们没有经验可循,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为此,我们花费了很大的气力,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比如叶剑英,是剧中从头至尾举足轻重的一个人物。从粉碎“四人帮”到实行改革开放,这八年中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有他不可磨灭的贡献。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剧中人,我们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他做了角色定位:德高望重、足智多谋、顾全大局,既是一位“吕端大事不糊涂”的智者,又是侠肝义胆具有周勃遗风的忠诚卫士。在剧中,他是辅佐华国锋粉碎“四人帮”和推动邓小平复出工作的第一功臣;是拨乱反正时期邓小平每每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去讨教和商量的人;是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等重大问题上邓小平的重要支持者;是和邓小平一起顶住压力,创办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倡导者。根据这样的定位,我们去结构剧情、刻画人物,叶剑英的荧屏形象就鲜活丰满起来。
陈云也是我们潜心钻研、浓墨重彩刻画的一位重要人物。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两个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剧中,我们对他的定位是:一位具有丰富斗争经验与智慧,高屋建瓴、思想敏锐,言行谨慎,表情严肃、内心丰富,总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的领袖人物。为了塑造好陈云的形象,我们重点写好他的三场戏。一是以陶铸、刘少奇两个案件的平反为载体,结构故事情节,展现陈云在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和他特有的经验与智慧;二是以一张纸条作道具、一个发言为线索,突出反映陈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形象地展现出他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三是在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问题上,着重反映了他作为一个资深的党的领袖所具有的足智多谋、深谋远虑、坚持真理、客观公正的品格风范。这几场戏写好了,陈云同志在历史转折中的形象就丰满了。
第二类,是历史转折时期党和国家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领导人。这是一个庞大群体,列入角色的就有好几十人。这些角色具有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是历史转折时期的先锋人物,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担负着责任、担当着风險,没有他们追随邓小平大刀阔斧地开展创造性工作,就不可能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这类角色由于人物众多,不可能每个人物都贯穿全剧,既不能着墨太多,也不能平均用力,要有详有略。我们根据历史资料和剧情需要,确定对其中十多位人物做重点展现。如,真理标准讨论中的胡耀邦、罗瑞卿;农村改革中的万里;对外开放中的谷牧、荣毅仁;创办经济特区的习仲勋;科教战线拨乱反正中的方毅、刘西尧;解决知青返城问题的王震;解决香港问题的廖承志;外交工作中的黄华,等等。对这些人物,既要把握住他们的共性特征,树立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开拓创新的改革开放先锋形象,也要通过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设计,去展现每一个人的个性特征。笔墨不在多少,关键在情节生动,能给人以深刻印象。比如罗瑞卿,只有三四场戏。但我们特意以他的轮椅作为道具,设计了他在阅兵场上坐着轮椅被战士们抬起来,重新站立成“罗长子”的情节,形象地展现了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他的理论勇气和鲜明性格。再如,为形象展现习仲勋和谷牧等人在创办经济特区中所遇到的困境和他们对待困难的态度,我们特意设计了一场赛马情节,反映他们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类,是被媒体称之为“敏感”的人物,比如华国锋、汪东兴,甚至包括胡耀邦、刘西尧,等等。对于这类真实的历史人物,我们在编剧时遇到的难题有两个。首先是要不要反映,其次是怎样反映。这些领导人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在以往的电影、电视剧中是没有出现过的。这次我们的态度是不回避。理由很简单,展现这个阶段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形象,没有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不谈他们的贡献和作用,就失去了真实性和客观性的标准。因此,能够出现这些历史人物的荧屏形象,本身就是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突破。怎样表现这些人物,是很复杂的问题,确实给我们创作的空间不大。处理这类角色,我们的创作原则是客观、公正、谨慎。比如对华国锋同志,既要对他的历史贡献给以充分反映,也要对这一阶段他的局限和错误有必要的交代。尽管这很难,但我们还是做了一些尝试。更大的尝试在教育部长刘西尧这个人物上。我们在遵循真实性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艺术加工,着重刻画这样一位资深的具有优秀品质的共产党人在局面混沌的历史关头,不计个人得失,敢于跟随邓小平努力开创新局面,同时,又由于受到“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对一些改革新措施有顾虑,有犹豫的思想矛盾状态,通过真实生动的剧情,反映他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放下包袱,义无反顾站在拨乱反正第一线的思想转变过程。这样的处理,使这个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如何写好虚构人物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就内容而言,是当代中国领袖人物的传记片,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片,写的是当代中国的故事和我们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当代人写当代史,客观上存在许多制约,创作上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能不能把这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写得好看,首当其冲的,是要处理好剧与史的关系。
创作之初,我们就对这个剧本做出明确定位:不是史,是剧;不是纪录片,是文艺作品。既然是文艺作品,就不能简单地复制历史,就要对剧情进行艺术加工,就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当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中的一条原则。具体到我们这个剧本而言,“大事不虚”,就是剧中反映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不能虚构,必须忠实于历史。“小事不拘”,我们理解,除了“大事不虚”的那些硬性规定之外,其他的都可以也应该进行艺术创造和加工,目的是让那些“不虚”的“大事”鲜活、生动、好看起来。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讲的都是大事,出场的都是大人物。大事之间缺乏勾连,大人物之间难以表现矛盾冲突。怎么解决好这个问题,让剧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是个大难题。我们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大胆创新,在真实的事件和人物之外,虚构一条故事线和人物线,通过虚构的情节和人物,补充丰富主线剧情、勾连主线人物、烘托并反映故事的时代背景。主线和虚构线相互交融,并行不悖,这种做法,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中属首次运用。
(一)为什么要在主线人物之外虚构一条人物线
首先,这是主题和内容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共同开创的。剧中所展现的那些“大事”,归根到底,主体是人民群众,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一部以人民领袖为主人公的电视剧,反映人民群众是创作历史的根本动力,体现领袖与人民水乳交融的联系,讴歌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的首创精神,这是它的本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显然,人民群众角色的设计,是必须经过典型化、艺术化加工处理的。
其次,就这部剧而言,有针对性地虚构一些人物是展开剧情,特别是反映矛盾冲突的需要。改革开放是在巨大的政治思想矛盾冲突中进行的,而展现矛盾冲突是需要典型化和情节化的,这就要求虚构出一些站在事物对立面的典型人物。
其三,剧情需要。这部剧主题严肃、剧情和内容都是真实的大事,事件之间,本身是不连贯的。主人公由于身份特殊,活动空间受到许多限制,很难深入具体地融入剧情。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需要在主人公和事件之间,在真实的历史人物之间架构桥梁和纽带,这个任务只能由典型化的虚构人物来完成。
正是根据这些需要,我们设计了一条以田志远、夏默两个家庭为主的虚构人物线。
(二)虚构的人物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田志远、夏默作为党的高级干部和党内健康力量的代表人物,在剧中起着勾连剧情、沟通邓小平与剧情和人物关系的重要作用。过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框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虚构人物的职务不能超过副部级,因为副部级以上的干部容易对号入座。这次我们突破了这个框框,这也是剧情的需要。如果他们职务太低,就见不到邓小平,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田志远和夏默实际上是当年追随邓小平推动历史转折的许多真实人物的集合体。人是虚构的,事情确是真实的。懂得这段历史的人可以通过剧情的发展,从这两个人身上列出许多真实的姓名来。比如田志远,他最初的职务是国务院政治研究室的干部,是拨乱反正时期在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的总代表。后来,根据剧情需要,他又去当了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因为解决香港问题是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香港这一条线必须得有人去串,而这个人又必须能够得上邓小平,所以就给他来了个角色转换。田志远身上至少有十个以上的真实人物的原形,他不是哪个具体的人,而是很多人。夏默也是这样,他是我们党内知识型专家型的干部。在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在对外开放这个领域,党内有一大批这样的知识型干部冲在最前面、作出了重要貢献,夏默就是他们的代表。夏默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他是国家进出口委员会的副主任,是经济特区的创办者,是宝钢的建设者,也是引进外国技术设备和兴办合资企业的谈判者,历史转折时期许多人做的许多事情,最后都典型化、艺术化地浓缩到了这个人物的身上。这两个虚构人物的设置反映了真实与艺术的内在联系。
曹慧、刘鑫、曲径,是为了充分展现矛盾冲突而设置的人物。他们作为“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执行者,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思潮,是当时一批人的代表。他们同样是有真实的人物原型的,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也都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在这类人物的设计上,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他们既不是反面人物,也不是单纯的政治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家庭,有感情的社会人、自然人。他们思想僵化、对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不理解,有严重的抵触情绪,甚至有过激的错误言行,但本质上,他们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敢于负责任的。正因为如此,尽管他们的言行是错误的,甚至是可憎的,但他们的内心是干净的、方法是坦荡的,形象是可爱的。曹慧和刘鑫这两个人物形象是全新的。对他们所做的这些人性化的处理,真实地反映了我们作为编剧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和愿望。
田源、夏建红、夏建国、刘金锁、任燕等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也是那个时代的代言人。
这一群人物的设计,在创作理念上,体现了我根深蒂固的一个思想观点。我始终认为,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生活轨迹和命运的伟人。今天的中国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何种经历,你的人生轨迹都和邓小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邓小平,你所经历的那些足以改变你命运的事情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中国人民的新生活,从根本上讲,是邓小平带来的。通过田源等一群普通青年人生轨迹和生活命运的变化,来烘托并深化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是这些虚构人物的基本功能。田源、夏建国从最初的逃难者到成为成绩斐然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夏建红、刘金锁从食不果腹的农民到成为远近闻名的改革家和领导干部,人物命运的变化生动形象地演绎了那个时代的本质与精髓。这群虚构的年轻人虽然在剧情中与主人公邓小平没有直接的交集,但他们是邓小平思想的实践者,是推动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的弄潮儿。田源和夏建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田源是品学兼优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是干部子弟,他能上大学而不去考,能够得到一份优越的工作而不要,心甘情愿带领一批回城知青艰苦创业;夏建红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撕掉了入学通知书,义无反顾地要和刘金锁一起带领农民挖穷根、搞改革。有些观众认为这两人的形象过于“高、大、上”,不真实。其实,这正是编剧刻意着墨的地方。邓小平领导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没有一大批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追求社会进步敢于牺牲、甘于奉献、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改革者,是不可能成功的。田源和夏建红们通过艰辛的努力,带领大家改变了命运,创造了新的生活。他们的遭遇,揭示了改革的艰难;他们的成功,印证了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与辉煌。田源和夏建红是那个时代的先锋与楷模。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编剧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和浓厚的理想主义情怀。
三、如何让主人公的伟人形象活起来
能不能塑造出一个让广大观众认可的光彩夺目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荧屏形象,是整个剧本创作中最难的地方。邓小平是举世公认的世纪伟人,对他的荧屏形象,观众的期望值很高,这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和压力。
邓小平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性格内敛、喜怒不形于色,生活简单而且非常规范。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历史转折时期身居第一线,日理万机,面对和处理的大多是党和国家重大问题,许多是高度机密的事情。谈话、开会,是他政治生活的常态,而这又恰恰是电视剧最难表现的事情。剧本试写阶段,我们曾对他复出工作后两集中的活动做过统计,开会、谈话的场景竟高达三十多次。面对这些困难,如何让伟人的荧屏形象活起来,我们编剧组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在有限的创作空间里,尝试了很多办法。
(一)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敢于把伟人的特质与凡人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邓小平是伟人,伟人有伟人的特质,塑造伟人的荧屏形象,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伟人的特质充分展现出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伟人也是人,只有把伟人当作凡人来写,才能使伟人活起来。对这种观点我们不敢苟同。完全把伟人当作凡人来写,伟人的特质展现不出来,就不成其为伟人了。
剧本创作伊始,我们就把与邓小平性格特征相关一些史料整理排列出来,作为编剧的依据和素材。
果断、威严,是邓小平鲜明的特质,这在剧中得到充分反映。比如决策恢复高考,是用近六集的长度来展现的内容,着重反映的就是邓小平的特质。什么叫果断?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复出工作,主动请缨分管科学教育。8月4日,他主持召开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8月6日,与会的专家提出应该尽快恢复高考,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并进行充分协商之后,邓小平从善如流,改变了自己原有的主张,当即拍板,决定从当年起恢复高考制度。他明确表态:“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出了问题我负责。”这就是邓小平所特有的果断。正是这个果断的决策改变了几百万中国青年的命运。
什么叫威严?决策恢复高考之后,教育部在执行中遇到重重阻力,招生方案久议不决,拖了四十多天。一向温和的邓小平发怒了。他对教育部的领导拍了桌子,明确指出:“拨乱反正,语言要明确,含糊其辞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办事要快,不要拖!”结果,中断了11年的高考很快就恢复了。
再比如,为真实再现邓小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特质,我们在他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谈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问题和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如何解决香港问题的两场大戏中,安排他的所有台词,一字不落地全部使用当时的原话。这些大段的极富个性和思想的经典台词,真实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伟人的特质。
就邓小平来说,伟人的特质与凡人的生活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邓小平是政治伟人、思想的巨人,生活中的凡人。脱离家庭和社会生活、脱离亲人和人民群众,这样的伟人必定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要让伟人形象活起来,一个重要的砝码,就是充分展现伟人的生活状态,包括他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习性、风格、爱好、感情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对邓小平的家庭生活做了较多笔墨的展示,把他的家庭成员作为剧中人物,把他的住所作为剧中的重要场景,把一些重大的决策和事件放到家庭环境中展现。这是以前没有的,但它却是真实的、亲切的、感人的、有张力的。比如,第一集开场时处在困境中的邓小平为儿子擦背的那场戏,就具有很大的视觉冲击力,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伟人的距离。
(二)敢于和善于展现伟人的精神世界与内心活动
展现伟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特别是要展现像邓小平这样沉默寡言,不喜形于色的伟人的内心活动,是很难且具有很大风险的事情,真实和准确的尺度很难把握。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
比如恢复高考,在决定要不要招收老三届学生的问题上,邓小平内心深处就有过激烈的斗争,因为这个问题事关对待上山下乡运动的态度,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社会稳定的大局。为反映他在两难之间做出权衡的思想过程,我们安排了他派遣田志远调研在校高中生的实际水平,向丁肇中了解美国的招生方式,特别是找中央警卫局的老三届学生军官谈心以及与叶剑英交换意见等几场戏,比较完整地反映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这些把他内心深处对青年学子的爱护和关怀充分展现出来。
更能反映他内心活动的是对知青返城问题的处理。其时,国家百废待兴,经济状况十分困难,在怎样看待知识青年回城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事关全局的大事,邓小平没有轻率下结论。他先是委托王震安抚和处理知青上访事件,继之又派遣农垦局鲁局长率队去云南调查,当他了解到知青的真实状况之后,夜不能寐,内心深处掀起了巨大波澜。最后,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极难取舍的两难中,在万众瞩目中,他轻轻地说出来一句话:“让孩子们回来吧!”短短的一句话,关联着几千万青年和家庭的命运与生活,承载着一个国家将要面临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唯有胸怀大爱的人民领袖,才敢于义无反顾地面对这句话的后果。笔者也是曾经的知青,写到这里,已然泪流满面,五体投地了。
(三)要敢于合理地虛构情节,精心打造典型化的经典场面
塑造领袖人物的荧屏形象,也应该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合理地编织故事情节,打造好典型化的经典场面。这需要解放思想、谨慎求证、科学结构、合理编排。
1978年,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一段话。他说,他去南方调查时了解到许多地方制定了一些荒唐的政策。农民搞家庭副业,养鸭子不能超过三只。规定养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可见思想僵化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在研究剧情时经过反复讨论,决定尝试着把这段话编成一个故事,作为剧中的一个重要情节。这就有了在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前夕,邓小平去广东调研,在龙岭大队发现农民陈阿婆偷偷地养了十几只鸭子的秘密。他以此事为例,鼓励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冲破“两个凡是”的精神束缚的那场分量很重的大戏。这个故事有将近一集的容量,为展现伟人形象创作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编排是否符合“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呢?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个故事的主体内容是真实的,我们所做的艺术加工是它的表现形式。
邓小平在峨眉山路遇进香的老太太赞扬农村改革的故事,也是他经常提及的一个典型化的经典场景。我们把这个故事搬到了邓小平视察黄山途中,并做了戏剧化的加工,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怎样科学、合理地虚构故事情节刻画领袖人物,还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中的一个新课题。对此,我们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需要不断地花大气力去探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