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让内蒙古“潮”起来

2015-04-29许晓岚李文明

新闻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蒙古古籍语言文字

许晓岚 李文明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迅猛发展,人们在数字时代越走越远。在内蒙古,数字化进程紧随时代潮流,数字化应用日益广泛。数字化以其在集约、储存、交流、快捷服务等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使传统文化资源正在跨越一条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天堑”。

蒙医药典籍“活”起来

从浩如烟海、艰涩难懂的蒙医药古籍文献中寻找一个古方,查阅一本市面上很难看到的经典蒙医药古典医书,获知某一味蒙药有何有效成分……这些以往公众特别是蒙医药研究者、从业者较难实现的愿望,如今变得越来越容易实现了。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内蒙古蒙医药博物馆馆长包哈申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将蒙医药典籍与电脑、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不仅使古老蒙医药典籍在现代社会实现数字化生存,而且通过互联网漂洋过海,走向世界。

“现在我们博物馆2800多部蒙医药古籍文献中,已经有280部实现了数字化,并建成了4个蒙医药数据库,分别是文献、医案、方剂和蒙药,可供研究者和使用者进行系统查找和使用。”包哈申说。

在这4个数据库中,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最早建立,是2011年底发布的。这一数据库选择了蒙医药博物馆馆藏的55部经典建成。通过它,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不仅能阅读到原版经典蒙医药著作,而且还能通过索引功能找到某个病种、某位医学大家在古籍中的相关记载。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的出现,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没有蒙医药文献数据库的空白。

其他3个数据库分别是:蒙医医案知识库,包括名老蒙医的医案和临床经验,主要面对临床,比如一些疑难杂症,可以进入这个数据库去查文献,看名老蒙医是怎么治的;蒙医方剂数据库,记载了蒙医药240种方剂,主要面对教学;蒙药查询系统,包括了200多种蒙药及其有效成分,主要面对科研。

现代社会,蒙医药研究古籍文献学习、利用难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将浩如烟海的古文献“浓缩”成可供查询的数据,实现集约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查询、使用文献的效率,同时也使其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成为可能。

“在一些人看来,建立数据库的技术含量并不高,无非是将古籍进行扫描、多媒体处理、入库,几个步骤而已。但事实上,要使它变成现代人能使用的资源,必须把数据库变成更高层次的知识库,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突破诸多技术上的难关。”包哈申说。

知识库要具备检索功能。例如,国际上首个蒙医药古籍数字库——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就实现了语义、关键字、蒙汉两种文字检索等功能。由于是开创性的事物,包哈申团队和合作方一起突破了几大技术瓶颈。

一是研发适合的OCR文字识别软件。包哈申介绍,当时的OCR文字识别软件对法、俄、英、中文都能识别,惟独蒙古语文无法识别。通过与技术合作方联合攻关,最终软件识别率达到了97%,文档编辑工作顺利进行。二是为了让没有蒙古语文软件的电脑也能实现查询索引,技术团队对古籍中的所有名词术语进行了关键词翻译,工作量巨大且专业性很强。

去年,蒙医药古文献数据库系统和蒙医方剂数据库系统双双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这既是对数据库进行了版权保护,也是对团队多年工作在科研技术上的一个肯定。

从蒙医药古籍文献的数字化过程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检索功能,使寻找散落在蒙医药古籍文献中特定信息和比对相关信息成为可能,此举能够极大提高专业人员的研究效率。

现在,包哈申团队依然在对几个数据库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致力于更多蒙医药数据库的系统研发。她说,如果没有人收集、整理、传承古籍文献,蒙医药就失去了根。而古籍文献要想永久保存,实现传承,就需要将其数字化,并借助互联网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共享蒙医药资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蒙医药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镇馆之宝“用”起来

一部古籍每翻阅一次都会使它“折寿”60年,古籍实现数字化并能得到网上传播,无论是对文献资源的永久保存还是有效利用,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近年来,内蒙古图书馆积极推动古籍的数字化工作,充分发挥了数字化在存储、使用上的优势。

“古籍频繁使用会造成磨损。我们馆藏的珍品古籍都有专人负责,本馆的人想见也很难见得到,普通读者要接触到这些文献几乎是不可能的。”内蒙古图书馆计算机网络中心副主任何砺砻说,“实现古籍数字化,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方法。”古籍数字化最终会实现文献数据在网络或电子阅览室终端上保存、浏览,许多珍贵古文献将在更加科学的保护中实现广泛传播、永世流传。

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藏书。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藏有汉文古籍50余万册,内蒙古图书馆为全区最大的古籍收藏单位。“我们馆藏汉文古籍1万余种、20余万册,蒙古语文古籍2000余种、1万余册,满文古籍200余种、3000余册,藏文古籍500余种、1万余册。其中不乏雷峰塔藏经——《宝箧印陀罗尼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几何原本》等珍品善本,古籍藏量和珍贵程度位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

“内蒙古图书馆很早就启动数字化工程,但都是在按自己的标准在做。我们馆先后购置了古籍扫描仪、相机、古籍拍摄架等设备,基本可以满足古籍数字化工作的需要。”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冯丽丽介绍。2007年,国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建立中华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2013年11月,该中心加入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华珍贵典籍资源库建设项目,负责《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几何原本》《和硕郡主封册》3种古籍的数字化加工工作,现已完成对3种古籍的拍摄及相应368帧图片的后期加工。

“现在我们的数字化和标引规范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数字化工作手册》为蓝本,根据档案典藏级别、采集方式,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规格。”冯丽丽说。

上世纪50年代达理札雅将阿拉善王府藏书捐赠给内蒙古图书馆,其中的鼓词曲本、一批清内府精装古籍、怡府藏书、京报等颇具研究价值。《内蒙古图书馆线装古籍目录》将书库内阿拉善王府藏书进行了统计,总计900余种、2万余册,占全馆古籍藏量的十分之一。2012年,内蒙古图书馆启动了阿拉善蒙古王府藏书数字化建设项目,目前已经扫描加工阿拉善蒙古王府藏书中的鼓词曲本类古籍30余种、200余册,京报3000余册。

“古籍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物质承载者,迄今已经十不存一了。如何让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经济、科技都大为发展的今天能继续传承下去,并协调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何砺砻说,“信息时代,我们要借助数字化的载体,让古籍数字化成为我们特色服务的亮点。古籍数字化数据库完成后,读者在家里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通过电脑看到古籍影像,完成查询、借阅、下载,使我们的镇馆之宝走向百姓的书桌案头,能最大限度发挥古籍资源的价值。”

沟通交流“畅”起来

现代社会,数字化可以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目前,即使是在边远、广袤的牧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实现了数字化。

近年来,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加大了对蒙古语文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普及,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2014—2020)》。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又投入3000万元专项扶持项目,以促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

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科学制定实施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基础研究工作;优化整合蒙古文网络资源;建成面向广大蒙古族群众,特别是为基层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网络平台;建设政府主导,具有自主性、学术性、公益性的蒙古语言文字网站,建成蒙古语言文字资源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大力普及、推广、应用蒙古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加快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步伐等。到2015年,建立健全推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规划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开发体系、建设项目体系、监管评价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机制,大力推进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到2020年,各级人民政府的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蒙古语言文字信息资源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在项目具体实施中,内蒙古自治区民委、财政厅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基础研究,着手建设蒙古语言文字多媒体信息推送平台和信息化服务,为学习使用蒙古语言文字的各族干部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在热销智能手机上预装蒙古文应用软件,实现了蒙古文的手机短信发送,并开通24小时蒙古语客户服务专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使用蒙古文智能手机的农牧民已超过6000多户。

现在,发送蒙古文手机短信、浏览蒙古语言文字多媒体信息、下载安装蒙古文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等服务已经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得到应用和推广,蒙古语综合信息云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建设,蒙古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

猜你喜欢

蒙古古籍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蒙古靴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雲使》在蒙古
我是古籍修复师
蒙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