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孩子找回丢失的归属感

2015-04-29蕾贻

风采童装 2015年1期
关键词:管教娜娜归属感

蕾贻,美国正面管教协会授证家长讲师(CPDPE)、 授证学校讲师(CPDCE)、授证“解密青春期养育”家长讲师;美国国际教练联盟(ICF)专业教练、正面管教(PDCA)中文协会培训与辅导小组核心成员。

家庭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电脑系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家长心智系统也需全面升级!

走进正面管教家长课堂,做和善而坚定的新时代父母!

孩子不如我们小时候听话

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那么听话了,以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现在的小孩不再起作用了。除了家庭破裂、网络泛滥、电子游戏、妈妈全职工作等因素,父母们一些以爱之名的行为才是扼杀孩子归属感和责任感的“隐形杀手”。

孩子被给予的太多或过度被保护;

父母不懂得家庭贡献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忽视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

老师和家长管教太严或控制太多;

用埋怨的方式剥夺孩子成功后获得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

孩子的责任感只有在和善而坚定、有尊严、受尊重的氛围中,才有机会去学习良好品格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社会和生活技能,责任感才能培养出来。

父母们常常会以爱的名义骄纵孩子。骄纵容易造成孩子懦弱,因为它让孩子形成这样的信念:其他人应该为他们做好所有的事情。父母能够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之一,是允许他们发展“我能行”的信念。当孩子自己能够在生活的坎坷中生存时,他们才会有能力感。

认识正面管教 育儿先育已

正面管教体系源于40年前的美国,是教父母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并有效管理孩子的教育理论。正面管教基于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家长教育课程,不仅能改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可以改善夫妻关系和家庭氛围,以及提升个人幸福能力。它不直接面对孩子,而是教大人怎么对待孩子,其思想基础是由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德勒和德雷克斯所提出,之后被尼尔森和洛特应用于儿童教育。

正面管教原理好比一副由很多概念组成的拼图。在你把这些拼板全部或大部分拼到一起之前,很难看到整个画面。有时候,如果你没有把一个概念和另一个概念或态度结合起来,这个概念对你来说就没有意义。

大人和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

严厉(过度控制)

有规矩但没有自由

没有选择

“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么做。”

骄纵(没有限制)

有自由但没有规矩

无限制选择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

有规矩也有自由

有限制的选择

“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正面管教父母课堂是什么

yes or no

学习如何管孩子

学习如何实现孩子的自我管理

学习如何教孩子

学习如何懂孩子

学习如何控制情绪

学习如何面对情绪

枯燥又乏味的理论

体验式互动学习

打造完美父母

用勇气来教育孩子

原理中的拼板

归属感和价值感

相互尊重

和善和坚定并行

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

给予鼓励

理解孩子的四种错误行为

社会责任感

家庭会议和班会

现在,让我们开启正面管教的第一课,与孩子共同体验归属感和价值感!

心灵纽带

帮助孩子体验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归属感和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

当你能为家里的每个人都创造归属感和价值感,你的家就会成为一个和睦、尊重和安全的地方。

那些未获得归属感的孩子会变得很沮丧,而沮丧的孩子常常会做出不良行为。

我要让你跟我感觉一样糟

地点:家中

人物:晨晨、爸爸

就寝时间到了,爸爸正在帮助3岁的晨晨做睡前准备。“晨晨,该穿睡衣了”。爸爸温柔地对晨晨说,可这时候的晨晨正开心地玩着洗脸池里的泡泡,根本不想停下来。就在爸爸变得不耐烦的时候,晨晨不小心把一杯水洒到了地上。这让爸爸感到很生气,认为晨晨是故意这样做的。于是立刻抱起晨晨打她的屁股,晨晨哇的一声就哭了,爸爸不得不在她的踢打中费很大力气给她穿睡衣。一切就绪后,爸爸准备讲故事了,可这时候的晨晨却说:“我讨厌这本书,我想要妈妈。”在这个故事中爸爸打晨晨的屁股招致了晨晨的报复,晨晨和爸爸都很受伤。

如何处理

学会处理受伤的情感

爸爸可以说:“你现在看上去好像很伤心。我知道,我打你时既打疼了你的屁股,又伤了你的感情。”进入晨晨的内心世界并承认她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认可,她很可能会感觉得到了理解、归属感和价值感。

跟孩子道歉

爸爸很爱女儿,立刻后悔打了她屁股。当爸爸通过道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孩子会感到高兴并很快会原谅。道歉之后加个拥抱会让父女间更加亲密。

倾听孩子的感受

当一个孩子感到伤心时,她很难超越自己的情感去解决问题,因此,先说出感受是很重要的。

确保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爸爸可以找个机会说他有多么爱晨晨,晨晨对爸爸来说有多么重要,当一个孩子感到伤心时,这种讯息对治愈孩子的痛苦有极大作用。当爱与关心的讯息传递给孩子时,即便是有过伤害的经历也会得到弥合。

我只是想让你关注到我

地点:幼儿园

人物:小明、娜娜老师

娜娜是小宝贝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她班上一共有11个五岁大的孩子,小明是其中很特别的一个。这不,大约在上午10点钟的时候,小明找到娜娜,他的鞋带开了,希望老师能帮忙系好,系好了鞋带小明就跑开去玩了。没过5分钟,小明又要老师帮他削铅笔,老师也帮助他做了。可是,2分钟后,娜娜注意到小明故意弄乱樱桃小朋友的积木。娜娜老师提醒他:“那是樱桃的积木,你玩些别的吧。”而到10点15分,小明的鞋带又开了……

其实,小明是在用他的行为说:“注意我,让我参与并发挥作用。”当一个孩子寻求过度关注时,他是在按照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行事:只有通过被人关注或让大人们为他们忙得团团转,他才有归属感或价值感。

如何处理

帮助孩子以有益的方式得到关注

老师可以通过让小明帮助她做些事情,比如洗画笔、擦黑板或吹哨子等方式来让孩子们增加参与感。

教给孩子一些非语言的信号

娜娜老师可以教班里的孩子们把一只手轻轻地放在她胳膊上,以便让她知道他们需要她。娜娜老师表明自己已经注意到孩子在请求帮助时的非语言信号是,如看着这个孩子的眼睛眨眨眼,并且说:“我一有空就来帮助你。”这就以一种合理的方式给了孩子关注,而同时还能让孩子感觉到被认可和他的重要性。

在孩子寻求过度之前给予特别的关注

娜娜可以说一些让每个孩子感到特别的事情。获得老师的特别关注和对孩子兴趣的认可,将会帮助孩子感觉到自己得到了关爱并且是班里的一员。

花时间训练

对小明那双每隔10分钟鞋带就松开的离奇的鞋子该怎么办呢?娜娜老师可以制定一个训练计划,帮助小明自己系鞋带。经过演示和练习之后,娜娜老师可以合乎情理地告诉小明,她想看到他自己系鞋带。这样既能让小明感到被关注,又能让他感觉自己很能干,从而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猜你喜欢

管教娜娜归属感
价值感与归属感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娜娜的小羊
陈娜娜作品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考试之后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出身”和“出生”
WHERE ARE WE GOING,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