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抄,谁之过
2015-04-29王双梅
王双梅
设《教师手记》栏目刊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对老师们也许会有不小的启发。也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文中的“小小思想家”那样,从小爱动脑筋,能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主见。
—编者按
新教师培训班报名时,一位学员过来跟我说:“王老师,记得我吗?我是您的学生。还记得那次罚抄事件吗?谢谢您对我‘胆大妄为的肯定。这也是我选择做老师的原因。”
我怎能忘记那次罚抄事件,怎能忘记那个“胆大妄为”的学生呢?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一年,我接任六(10)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来自五年级不同的班,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我责任重大。当老师的都希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喜欢自己。学生喜欢老师,往往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为了让学生喜欢相貌平平的我,我第一个招数就是每天少布置家庭作业。
星期一,讲到第三课《古诗三首》,当天课堂效果很不错,全班51名学生,绝大多数能背诵三首古诗。布置家庭作业时,我特别强调:“今天上课,大家都非常认真,全班同学有赏,家庭作业只有一项—默写《古诗三首》。”教室里一片欢呼。
星期二,上课的第一件事便是复习检查,全班同学默写《古诗三首》。我心想:至少90%的同学会全对。同桌交换批改,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全班全对的只有17人。
我把这事告诉办公室的老师,想从他们那取点经。
“王老师,昨天作业少,学生是高兴。可是,今天默写效果差,你生气。明天,学生考试分数低,你会更生气,家长还会埋怨你。”“你这只老虎不发威,学生会把你当病猫!”“你得对他们狠。要罚,还得重罚,他们才会乖乖听你的!”……
听了老师们的话,我奔向教室,立马下令:除了默写全对的17人,其余34人罚抄《古诗三首》5遍!
一个学生举手,轻声问:“老师,我只错了一个字,也要三首都罚抄5遍吗?”
“是!”我板着脸回答。
教室里一片叹气声。
下班回到家,思来想去,我后悔自己白天不冷静,做出让学生罚抄的决定。抄这么多遍,他们会恨我。我得想个办法,让孩子们觉得罚抄是他们的错,不是我的错。
星期三下午有节班队课。上课了,我温和地说:“同学们,昨天抄古诗,把手都写酸了吧?”
学生频频点头。
“你们手酸,老师心疼啊!我实在不忍心罚你们抄那么多遍。”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望望你,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可是,前天老师布置的作业那么少,你们却做得那么糟糕。是不是老师多布置了作业,你们才会认真对待呢?从今以后,我就每天多布置作业。”
孩子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老师,不完成作业,是我们的错。”“老师,我们会改的。您不是告诉我们知错会改不算错吗?您还是少布置点作业,我们喜欢这样的老师。”……
“你们想想:昨天罚抄,是谁之过呢?”说着,我在黑板上写下“罚抄,谁之过”。经我这么一“哄”,孩子们接二连三地说:“罚抄,我之过,我们之过。”
我心中窃喜。于是,我趁热打铁:“同学们,请以‘罚抄,谁之过为题写一篇作文。”
也许是亲身经历,孩子们有话可说。他们的作文,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并且发自内心认为:罚抄,就是他们自己的过错。看着看着,我心花怒放。突然,有篇作文的结尾写道:罚抄,我之过;抄得太多,师之过。这让我始料未及。看看作文本封面的名字,就是那个举手轻声发问的学生。错一字,三首诗各抄5遍。抄得太多,铁证如山,并非虚构,我十分汗颜。“抄得太多,师之过。”我盯着这个满含怨愤的句子,心突突地跳。这个句子仿佛青色藤蔓上开出的白色的花,那么耀眼,刺痛着我。我感觉我的尊严受到挑战。我把这篇作文拿给办公室的老师看。老师们看过之后,议论纷纷。
“师之过?小毛孩批评老师,真是胆大妄为!”“找家长来,好好教育教育这孩子!”“字写得不错,作文写得更好,切合题意,主题鲜明,文采斐然。你得好好处理这事。”……
看来不是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好“哄”的,不能小看他们。我思忖了好一会儿,放下所谓的尊严,在她的作文下面写上:“爱动脑、有思想的小姑娘,老师喜欢你!你是我们班的‘小小思想家。”
找来孩子家长,我把孩子夸奖了一番。家长对我感激不尽。
在以后的课堂上,遇到有难度的问题,其他同学回答不出来,“小小思想家”总是把手高高举起,她的答案,经常出人意料、令人惊喜。
罚抄风波虽然过去,但使我永远警醒。老师面对天真无邪的学生,不能随心所欲,不能想骂就骂、想罚就罚。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有尊严,同样需要尊重。老师尊重学生一尺,学生敬重老师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