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黄格胜山水线描”的艺术特色

2015-04-29韦倩

美术界 2015年10期

韦倩

【摘要】黄格胜山水线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影响了大批的美术爱好者。其形成的因素与广西的地域特征、中国水墨画的美学思想以及个人的文化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其水墨画和山水线描的内在联系,从而更深刻地体悟到其“山水线描”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黄格胜;山水线描;漓江画派

漓江画派的领军人物黄格胜,其水墨山水画面貌突出、气势雄浑,独具风貌的黄家样式影响了大批的绘画者,大多研究者对其绘画研究均偏向于水墨山水,从而忽略了他在“山水线描”方面的开拓创新。黄格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经过多年的写生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黄格胜“山水线描”之样式,形成了一种黄格胜“山水线描”之现象,而这种样式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格,我们将这种风格和现象称之为“黄格胜山水线描”。我们通过对其山水线描艺术特色的研究分析,将领悟到其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和美学诣趣。

一、“黄格胜山水线描”形成的因素

“黄格胜山水线描”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风格样式的形成经历漫长的过程,是由自身修养、社会环境等多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促成的。

(一)“黄格胜山水线描”的形成受广西地域审美特征的影响

广西桂林被誉之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正因为她太美了,用中国画却很难表现出她那种美的精髓。李可染曾经说过“桂林山水不入画”,所以成功表现桂林地域山水的画家寥寥无几,黄格胜作为本土画家,对家乡充满了热爱与深情,1985年他创作的《漓江百里图卷》,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把桂林的雄、奇、秀、险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创作《漓江百里图卷》的背后,他在漓江边写生达20多次,写生的速写达1000幅之多,这也为他“山水线描”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黄格胜对广西的吊脚楼情有独钟,他把20多年前寻到的柳州元宝山作为漓江画派的写生基地,几乎每年都要带学生到此地写生,《黄格胜山水线描集》里面的很多作品都来自于此,其中,黄格胜还赴广西少数民族各地写生,在他的作品中将地域特色表现得恰到好处。黄格胜根植于本土,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在他的“山水线描”里,地域风貌突出,个人风格独特,开创了“山水线描”的新篇章。

(二)“黄格胜山水线描”体现了中国画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美学思想

也许,会有人疑问,“黄格胜山水线描”不就是山水速写吗?只是换一个说法而已。其实不然,“黄格胜山水线描”与速写是有区别的,速写(quick sketch),英译成中文是一种快速的写生方法,有草图的意思。速写属于素描的一种,它是锻炼观察对象、表现对象的能力,锻炼构图、取合和用线的能力,同时画速写也是收集创作素材。速写同素描一样,不但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黄格胜山水线描”是在写生之际瞬间想好构图,一笔起首,笔笔生发,随机应变,他的每一幅线描都是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蕴含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统美学内涵,此概念由唐代张璪提出,一语道破了艺术从客观现象转换成艺术创作意象,再塑造到艺术创作形象的全部过程。黄格胜的所有山水线描作品均提炼于自然,所谓“万物过眼,皆为我有”。他经过无数次写生,将所描绘的对象,经过“师造化”而“得心源”,从而形成了“黄格胜山水线描”的独特样式和风格。

(三)“黄格胜山水线描”的形成与画家的个性特征、审美价值和文化素养有关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黄格胜山水线描”具有浓郁的山水地域特征。广西既有天下闻名的漓江美景,又有风格各异、古朴自然的吊脚楼。尽管黄格胜走遍了全国有名的奇山异水、风景名胜,但最后回头还是“自家山”。黄格胜的山水作品风格独特,是全国以民居民宅为主题来表现的山水画家之一,每到山寨,那些依山势而建,造型各异极具有时代沧桑感的少数民族建筑都会让他激情奔涌。有些地方他反复作画过几十次,但每次都有新鲜感、都能找到新的表现语言,正如他所说:“无情莫作画,作画莫无情”。其“山水线描”作品具有浓郁的人间烟火味,他笔下的题材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的,所以在其作品中蕴涵着一种淳朴、恬淡而又饱含沧桑的气息。

二、黄格胜代表作品与相关的线描写生作品对照研究

黄格胜曾说:“漓江虽美,却最难画。画不像自然不是漓江,画像了又像盆景,秀气离不开小气,妖媚还带轻飘。”所以他在画《漓江百里图卷》时加入了大量在黄河、长江、黄山、泰山“搜尽奇峰”得回来的雄浑之气、壮美之气。其笔墨层次丰富、黑白对比强烈,用水墨的形式把“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尽收笔下。如果说其代表作很成功的话那么应该离不开他的“线描山水”写生,其有个很好的习惯,即画速写,无论是下乡写生还是外出开会,一有空就不停地画。通过数十年地探索,其写生方法和风格几易改变,终于形成了由原来的“逸笔草草”到现在的“山水线描”。线描更接近正式创作,或者直接就是独立作品。不懈地努力成就了今天黄格胜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也形成了今天的“黄格胜现象”,这种从线描写生直接到创作的方法在今天的广西艺术学院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5年前后黄格胜花了三年时间画完《漓江百景图卷》后,他反复思考其山水画风格,最后把目光锁定在元宝山风光,从这里寻找其新的绘画风格。《美丽融水——黄格胜与元宝山》是其水墨山水和线描山水合集,其水墨山水用笔道劲老辣、用墨大胆明快、浓淡相宜,画面主题突出,气势雄浑。其“山水线描”大气、完整、线条灵动、主体突出。大岭草堂苏子识在《石上人家——黄格胜山水线描写生长卷》前言中写道:“格胜也因青山寨而独创出典型的‘黄家山水符号——山寨:石头、石阶、吊脚楼、稻草垛……尤其对苗家吊脚木楼的钟情和了解,堪称独步中国当代画坛。”其山水线描是水墨山水的结构基础,水墨山水是山水线描的升华。

三、“黄格胜山水线描”研究对漓江画派和广西美术事业以及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影响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最活跃的绘画流派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黄格胜为首的广西一批画家把创作重心放在描绘漓江山水和广西南方的风景上,逐渐形成了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追求的画家群体,这些画家以共同的艺术表现对象和相近的绘画风格在国内画坛独树一帜,引人瞩目,漓江画派逐渐形成。

漓江画派领军人物黄格胜创作的《漓江百里图卷》长卷和《漓江百景图》系列是漓江画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黄格胜除了水墨山水以外,“山水线描”在全国也具有开创意义。2001年出版的《黄格胜山水线描集》在全国是第一个以“山水线描”命名的画册,2009年出版的《黄格胜山水线描写生教程》第一次定义了什么是“山水线描”,他的“山水线描”印入每一位画者的心中,成为诸多画者临摹的范本。阮荣春曾指出:“黄格胜的艺术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一种行为,在当代中国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黄格胜的探索标示着一种方向,这亦是一种集体的企盼,是对中国艺术极为重要的贡献。”而当代中国漓江画派的产生和发展亦与黄格胜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李普文所说:“黄格胜首先以他的美术创作实践奠定了他在新时期广西美术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他对广西美术教育的贡献,他的杰出的领导、组织、管理才能,他的豪爽磊落、幽默乐观的天性,他的宽厚豁达的为人,他的社会影响力,等等,都对新时期广西美术的发展,对于漓江画派的崛起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