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X全程导师制”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4-29李捷枚
【摘 要】 为适应深化改革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高校在办学理念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和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文章以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1+X全程导师制为视点,提出了大学要重塑教育观念,形成有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校;1+X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 李捷枚,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制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11-0033-02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也面临着类似的窘境,不断变化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对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如何走出本领恐慌,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直面恐慌:明确学习意义,增强学习意识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的至尊法宝,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而学习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认识上的偏差,明确学习的意义,增强学习的意识。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具备学生管理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这也决定了辅导员在从事繁重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承担德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实际的现状是,辅导员整天忙于事务性的工作,成为了学生的“全职保姆”,使教师身份名不副实。面对教学与科研工作,辅导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形之中产生了本领恐慌。而要安然度过危机,辅导员首先要认真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分析本领恐慌的深层次原因,立足自身,寻求突破。辅导员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当前尴尬的处境,辅导员自身对学习意义的认知出现偏差、学习意识不强也是重要原因。在日常工作中,以事务工作忙为借口无视学习、以非思想政治教育科班出生为由不钻研、以自己富有工作经验不需要学习的辅导员大量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辅导员的本领危机。因此,要走出本领恐慌,高校辅导员必须直面恐慌,明确学习意义,增强学习意识,做学生工作路上的探索者和终身学习者。事务工作忙,就要学会“挤”, 善于把自己从繁忙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不是科班出生,就要学会“钻”,肯下苦功夫,把更多的业余时间用来学习。不仅如此,高校辅导员还要以高度的求知欲来面对辅导员工作,唯有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提升辅导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战胜恐慌:丰富学习内容,提升专业技能
本领恐慌实质上是一种本领危机。高校辅导员的本领恐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辅导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跟不上时代需要而引发的本领危机。而丰富学习内容,提升专业技能成为高校辅导员战胜恐慌的有力武器。为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
高校辅导员要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了解中国的历史,同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科,如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的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
2. 要与时俱进,重视载体创新
高校辅导员要注重学习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采用生动活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形式,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借鉴国外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学的性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4. 要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提升科研能力
高校辅导员要学习科研的技巧,培育实事求是的作风,紧密结合学生工作实际以及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进行研究。同时加强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不断提升科研写作的水平,促进辅导员由“事务型”向“业务型”的转变。
三、走出恐慌: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工作实效
方法对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环境也发生着明显变化。高校辅导员能否将工作理念成功植入大学生的头脑不仅是考验辅导员的工作态度、知识体系,更考验着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认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要照搬其个别理论和个别观点,而是要把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仅要善于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更是要求许多领导者到自己的“工作范围各部分各地方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广大群众的生活状况、思想倾向和社会问题,从而制定政策,再去教育群众。毛泽东关于学风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为高校辅导员走出恐慌指明了方向。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坚持实事求是,克服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并善于从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新特点,分析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只有勇于向学生学习,才能形成对学生及其生活较为系统的感性认识,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相关政策,反过来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只有立足大学生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事实上,“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也是《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唯有从方法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恐慌。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吴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