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2015-04-29赵元奎
赵元奎
近年来,海东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三基”建设提升执政水平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培养选拔管理乡镇干部的新机制,全市乡镇班子和乡镇干部队伍呈现出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新局面。
一、注重班子建设,解决好乡镇干部“上升”问题
始终坚持选拔任用干部向基层倾斜的导向,把是否具有乡镇领导班子任职经历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条件,注重从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中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为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的管理,市委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调整乡镇党委书记管理权限的意见》,将乡镇党委书记纳入市委管理干部范围,各县(区)委对乡镇党委书记的调整配备初步意见要向市委组织部报告,市委组织部在统筹考虑、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形成调整配备的意见并反馈给各县(区)。在县(区)内调整配备乡镇党委书记由县(区)委负责考察,跨县(区)异地交流的乡镇党委书记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考察,市委组织部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后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2013年以来,全市94个乡镇中有9名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到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任职,占乡镇党委书记总数的10%;提拔任用的110名县处级干部中,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经历的有33名,占30%。坚持好干部标准,始终把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关键时刻的表现作为选任的重要条件,注重人选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基层领导经历,选拔政治上强、能够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善于抓班子带队伍,作风扎实、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政正职,尤其选拔那些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2013年以来,县(区)委调整配备乡镇领导班子时,乡镇党政正职从乡镇班子副职中直接选拔的占57%,乡镇班子副职从乡镇干部中直接提任的占35%,乡镇党委书记调整交流为县(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占56%。
二、完善关爱机制,解决乡镇干部“安心”问题
为使乡镇干部安心在基层工作,海东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在乡镇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2013年以来各县(区)委在乡镇机关提拔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129名。全面开展县以下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调查摸底工作,切实解决好乡镇干部的待遇问题。全面实行乡镇工作岗位补助制度,对艰苦边远地区干部给予侧重,增加乡镇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的比例,确保同级别的干部职工在乡镇工作比在县(区)直单位工作收入高。加大对乡镇干部的照顾,对年龄偏大、长期在乡镇工作以及家庭有困难的干部,交流到县(区)直部门工作;县直部门领导职位或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出现空缺时,优先从乡镇优秀干部中遴选。在优化工作环境上,加大各级财政对乡镇运转经费的投入力度,每年按照大乡镇不低于70万元、小乡镇不低于60万元的标准拨付乡镇运转工作经费,支持乡镇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完善必要的文体、卫生设施,妥善解决乡镇干部餐饮、供暖和住宿、交通等问题,逐步改善了乡镇机关基本生活设施。在生活问题上,严格落实乡镇干部带薪年休假制度,对维稳等特殊时期占用的假期及时给予调休,定期组织体检,对生活困难的家庭给予适当补助等。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乡镇干部队伍的工作活力,保证了乡镇干部安心工作。
三、拓宽来源渠道,解决乡镇干部“青黄不接”问题
针对乡镇干部队伍人员不足的实际,积极拓宽渠道、放宽视野,通过公开招录、选聘等形式,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从源头上保证了乡镇干部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乡镇有空缺编制的,每年都拿出一定比例的空编报省公务员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既保证了乡镇公务员的人员需求,又保证了年龄和知识结构。2013年以来,乡镇机关分配招录公务员336名,争取选调生63名,其中北大清华选调生5名。注重从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人员中考录和选拔乡镇班子成员,先后考录3名村干部、选拔6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到乡镇班子任职。重视从优秀村干部和企业一线考录乡镇公务员,先后有24名村(社区)干部和2名企业一线工人被考录为乡镇公务员;为了加强藏族乡镇领导班子力量,2015年市委从市直机关单位选派了14名优秀科级干部到全市14个藏族乡镇担任乡镇党委第一副书记,有效地提高了乡镇党委抓党建、促发展的能力。
四、加强教育培训,解决乡镇干部“本领恐慌”问题
坚持把打造乡镇“全科干部”作为乡镇干部培训的重头戏,按照“主业精通、一专多能、人人懂政策、人人能办事”的要求,开展乡镇干部全科业务培训,实行多岗位锻炼,切实提高乡镇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引进中浦院等高端优质培训系统,开展“万人在线”网络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将全市94个乡镇近4000名干部全部纳入网络培训范围,督促乡镇干部在线学习。先后与中浦院网络学院联合举办了“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执政能力”等9期网络专题培训班,培训乡镇领导干部116人。以提升人才素质和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市、县(区)选派乡镇干部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潍坊市委党校、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成都市委党校、江阴市委党校、省妇干校等院校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同时,为加强对基层一线干部的教育培训,正在积极筹建海东农村干部学院,学院的主要培训对象定位为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干部。
五、树立基层导向,解决乡镇人才“储备”问题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有关精神,不断拓宽干部选拔视野,各县(区)委科级后备干部的储备注重从乡镇干部或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中确定,市委县处级后备干部的储备注重从具有乡镇任职经历的科级干部特别是從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中确定。加大后备干部的管理,通过年度考核、日常考察了解、无任用干部考察等途径,及时将德才表现优秀、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组织认可、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干部纳入组织视野,及时选派到重要工作岗位加以锻炼,不断加强跟踪考察和动态管理,对已具备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干部及时调整到后备干部队伍中,不断壮大后备干部队伍。截至目前,全市366名县处级后备干部中,80%具有乡镇任职经历;各县(区)乡科级后备干部中,85%具有乡镇工作经历。
六、从严管理干部,解决乡镇干部“庸懒散漫”问题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制定出台《乡镇干部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对乡镇干部的管理,对乡镇干部的上班、值班、请销假及廉洁自律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从制度上解决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及工作纪律不严的问题。为了从严管理干部,2013年以来,市、县(区)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干部、驻寺干部纪律作风等问题进行不定期抽查并接受群众举报,对121名违反纪律的乡镇“走读”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36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5名副乡镇长给予了免职,对“走读”问题严重乡镇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约谈。为了保证乡镇干部队伍的稳定,严格实行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和事业干部在基层最低服务不少于5年,要求市、县(区)委组织部严格把住干部借调关口,未经同级组织部门批准不得借调乡镇干部,确因工作需要短期借调的,需经市、县(区)委组织部审批后办理借调手续,对没有办理借调手续的干部,全部清理归队。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类型乡镇的特点,各县(区)委分类制定完善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办法,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加大基层党建目标分值,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为直接有效了解乡镇干部队伍情况,市委制定出台了《海东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考察了解暂行办法》,将乡镇党政班子和乡镇党政正职纳入日常考察了解的范围,重点了解和动态掌握乡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乡镇党政正职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工作实绩,全面客观准确评价乡镇干部,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乡镇干部的奖惩、职务调整等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