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梦不如初
2015-04-29康与其
摘要:1995年中秋节前夕,美国洛杉矶,被海内外文坛誉为旷世才女的张爱玲,悄然辞世。“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是张对人生的一种领悟认同,也正如她笔下的人物,苍凉而捉摸不定。张爱玲曾坦承道自己是个俗人,对于自个的名字,她称“恶俗不堪”但她不想去改,她想时时提醒自己不过是万千人群中的一个俗人。正因为是个俗人,她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享受荣誉,享受繁华。她热爱市民的俗美,于平庸的日常生活,于柴米油盐,水与太阳施与的恩惠之中寻找实际的人生。张爱玲对于自己的文学艺术天分有着清醒的自知自觉,“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烈,音韵铿锵的字眼。”她是作为一个有多方面修养而且能充分应用的天才作家在上海文坛横空出世的。绘画,音乐,历史,文学的深刻感悟与应用自如使她的作品魅力无穷。张的一生灿烂过也寥落过,张的爱情温润过也干涸过,起起落落,她的一生本身就称得上是一部传奇。
关键词:张爱玲;半生缘;爱情
本文选取了张第一部长篇小说《半生缘》进行剖析,试探寻出这部在张经历生命中爱情的破碎后不久开始创作的小说中饱含的悲欢离合以及对爱情的态度或顿悟。
作者简介:
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
1922年迁居天津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1930年改名张爱玲
1939年考入香港大学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后,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
1944年与胡兰成结婚
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
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
1952年移居香港
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
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
1967年赖雅去世
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
1955年九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创作于1950年前后的《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前后两次修改历经18年的创作过程,也是张第一次以梁京的笔名发表作品。有人说《半生缘》和《十八春》是同一部小说,有人说是截然不同的,阅读下发现,两部小说的政治立场有所不同。因为时代的不同,小说的改编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她悲剧性叙事独特之美,在众多的作品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代表意义。
张爱玲在写这篇小说是在到美国10年之后,时间是1967年,张爱玲送走第二个丈夫赖雅不久,用她的话说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也就是说她知道今生今世这份情不再会有了。留下的只有“惘然”而已。张爱玲的生活中仅剩下写作这一能体现出自我灵魂的精神家园,而写作的主题自然也是她体悟最多的爱情。因此,张爱玲给人的感觉很冷,所以《半生缘》的文字所透露出的空气及其所营造的意境也是凉凉的,但是这种凉不是冷漠,而是一种历经沧桑、胸有万壑的冷静的清醒,就像是红尘之外的佛俯视众生而发出的悲悯的笑。
张爱玲的小说中从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呐喊与抗争,更没有出现过勇往无前的斗士或英雄。《半生缘》整部小说并无多大的曲折和传奇,小说中的人物曼桢、曼璐、世钧、叔惠、翠芝、顾太太乃至祝鸿才全都是社会中随处可见的小人物,他们既不猖狂,又经受不了打击,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只因普通的人性更真实,更具有永恒的意味,因而也更富有启发性。但从这些人物身上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悲剧特征,正是这些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体现出了整部小说的悲剧艺术风格。这种悲剧的写作风格源于张爱玲童年失落于家庭的爱,青年失落于胡兰成的爱,再后又失落于时代的爱,三者交融在一起,在张爱玲心理留下了一片孤独荒凉的阴影,而她又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传统的道德和文化意识长期积淀渗透而成的潜意识造成了她的一种无意识的复归指向,所以在她作品构思中着力创造一种怀旧的艺术氛围,在写作风格上常常使用“复古”的结构和方式。
故事以倒叙的手法作为开端,“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倒已经有十八年了——真吓人一跳,马上使他连带地觉得自己老了许多。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缝间的事”。这种倒叙式的开头在张爱玲的其他作品中均有出现,例如:《金琐记》开头那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这种倒叙的手法使悲剧过程本身首先成为我们阅读接受时的焦点。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情绪的宣泄远远高于情节的起伏,使读者感到作者在成年后对人生的感悟和曾经视为一切的爱情的调侃,从这些文字就奠定了整个小说的悲剧基调,弱化了故事的情节,并使我们对于故事结果的关注进一步减弱,而把小说悲剧过程作为小说的第一看点。
《半生缘》中很少有人是真正幸福的,曼桢最后的发问,更让人感慨万千。祝鸿才是个好色的投机商,正是他的好色导致了整个故事的转折,但他并非真正的策划者,真正的策划者是曼桢亲姐姐,想借妹妹拴住自己丈夫的曼璐,这是整个悲剧故事的开端,而当曼祯被囚禁后,整个小说中的人物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出现了一幕幕爱情的悲剧。首先是并不相爱且互相排斥的世钧与翠芝结婚,然后是爱着爱翠芝却又远走他乡的叔惠,另外曼璐也没有通过曼桢留住丈夫,并且在疾病与深深的自我谴责中死去,而曼桢虽然嫁给了祝鸿才却完全是因为母爱,虽然祝鸿才得到了曼桢,但同样压抑苦闷,每个人都体现出悲剧人物的色彩,整个故事无幸福的爱情与婚姻,一切都充满了悲剧的因素,表现了人生历程的艰辛与悲哀,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奈。尤其是故事中曼桢和世钧的分手,给人一种对人世的无奈,这是因为他们相识的时机不对、猜疑与误会、他人的刻意阻挠以及对对方的不信任而导致了他们的爱情悲剧。
而同样有着爱情悲剧的,又岂止是曼桢与世钧,在曼璐对曼桢做出那些罪恶的行径的时候,罪恶多深也就表明悲剧多深,她从纯洁、善良、忠厚的人物性格转到刻薄、矛盾、泼辣的性格上,是对亲人的伤害,也是对自己生命尊严的摧毁。她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本想组茶淡饭的过一辈子,没想到祝鸿才发了财,并且心思早不在她身上,她需要去借自己的亲妹妹去挽住这个男人的心,她的爱情悲剧伤害的不只是她自己,还有最亲的人。
书中更不乏的还有对人生无奈的讽刺与苦笑:人人想方设法去争夺眼前的金苹果,费尽心思摘到手才发现不如自己想象;许大奶奶尽力拉拢小叔和娘家妹子,翠芝过门后倒成了她的对头;徐太太偏心小生子,待到一起同住却又矛盾无穷;鸿才为了得到曼桢费了无限心机,后来却觉得她索然无味,“就像一碗素虾仁”。曼璐为了系住丈夫的心,不惜赔上亲生妹子,结果不但拴不住鸿才,反而连妹妹都失去了......多少纷乱的追求与泡沫般的幻灭,拼凑起来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里满含作者小小的讽刺,我们仿佛能听见这位有着孤零身世的旷世才女冷仃仃的一粒粒笑声。张此时的文风已从前期作品的绚丽五彩灵光四射变得渐趋平淡,洗尽铅华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序数这一场漫长的不了情。
“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这是流传甚广的张爱玲的美学宣言。她的美学之所以被称为“苍凉美学”。但实际上在她的笔下是写不出悲壮的,有的只是无止无尽的悲凉而已。
在《半生缘》里,作者很善于运用巧合和误会,设置戏剧化的情景和编织曲折的情节。虽然我们很痛惜有这么多误会发生,但这正是残缺的完美,让你领略到文章的可读性。在巧合和误会中,一晃就过了十八载,当曼桢和世钧再次重逢的时候,曼桢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小酒馆里,曼桢的一句,世钧,我们回不去了。想必曼祯说这话时心里是充满了无奈和不甘心吧,曾经以为惊天动地的故事说出来也不过短短数秒,梦里无数次的哭诉到了真正面对面的时候却是如此平静仿佛讲述别人的故事,原来竟是这样,原来都是陷害和误会,原来当初的彼此真是一心一意的。纵然一往情深又如何,敌得过命运的捉弄吗?对曼祯而言,爱只是压在箱底的那只红手套,而对世钧,爱就是夹在书页中的写了一半的信而已,此外还有什么呢?我想每一个认命的人一定有过太多的挣扎和无奈吧,于是最后缘分成了解释一切的软弱借口。
一开始,他们也不过是寻常儿女,一见钟情也罢日久生情也罢,喜欢上一个人而那个人也恰恰喜欢自己,正如书上说的,曼祯和世钧之间其实也谈不上有多浪漫,只是感情的发展常常是出其不意的,不多久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了。结局也很普通,茶泡久了就变成了白开水的味道,错过的恋人何其多,未必都会有重逢的机会。如果没有手腕上那道伤痕,世钧也许不会问起从前,曼祯也许更不会提及那段避之惟恐不及的最伤痛的记忆。这中间的波折却是叵测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相隔十八载,再次重逢,一切都被描写的像白开水一样波澜不惊,却又让人痛彻惋惜。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旧梦不如初,记也难全。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半生缘[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12
[2]张爱玲.十八春[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
[3]张爱玲.张看[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4]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5]杨鹏飞.《半生缘》——张爱玲最独特的一部作品[J].长春大学学报,2011(01)
[6]袁瑾.永未言尽的苍凉故事——从《半生缘》品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5)
[7]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阅读张爱玲书系之《再读张爱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8]陈子善.阅读张爱玲书系之《张爱玲的风气》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9]熊秋菊.一曲美丽而苍凉的哀歌——论《半生缘》的审美风格[J].沧桑,2006(02):116-117
[10]魏亚莉.女性悲剧命运的透视——张爱玲《半生缘》解读[J].丝绸之路2012(02):84-86
[11]傅野.民国情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康与其,湖南冷水江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