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理华: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林业局长
2015-04-29
夏理华是一个很特殊的人,他在大学期间学的专业是政治,后来又修习了地理,拿到了双学位,大学毕业后,他从事过七年的地理教学。之后,几经十多个单位和乡镇历练。而现在,他有着一个更为特殊的身份和职务——泗水县林业局局长。
坐在这个位子上,夏理华深感责任重大,一丝一毫不敢松懈。今年已经49岁的他,马上就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而比起自己的命运,他更为熟悉和清楚的,是泗水林业整体发展的命脉。
泗水今天这般的郁郁葱葱并非自然天成,昔日,它也曾经是荒山秃岭,而如今,却已成为森林覆盖率山东省领先、济宁市最高的县,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八十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8%,位居全省前列;全县林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全县负氧离子平均含量达到1.5万个每立方厘米,碳汇总值达13亿元以上;先后成功创建“山东泉林国家森林公园”、“山东泗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中国核桃之乡”“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等荣誉。而对于这些称号,夏理华深深知道其中所蕴含的沉甸甸的分量,以及它们得来的不易。可以这么说,这些荣誉称号上的每一个字,都由夏理华和泗水林业系统的同事们用汗水浇铸而成。
为了泗水的这片森林,夏理华几乎扑上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血。尤其是每逢冬季,便到了他一年中最繁忙的时间。对于森林,防火是首要问题之一,夏理华会联系林区周边的山村,将他们的支部书记集合起来开一个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冬季的防火策略和防火措施。除了狠抓本县的林业防火工作,他还和临县合作,搞了一个共同的防火联盟,忙完内又忙外,一整个冬季,夏理华常常累得筋疲力尽,但他的精神状态却没有丝毫的放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若是因为我们的疏忽而导致山里起了一把火,那我们真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在夏理华这里,树木绝对不止是十年,而是要像树人一样,慢慢培养,逐渐沉淀。都说人要修养三代才出一个贵族,而在夏理华看来,如果要把林业工作搞好,所花费的时间不会比培养一个贵族少。退耕还林本就是一个缓慢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与工作热情,但夏理华坚持不懈,带动县内林业工作人员刻苦攻坚,取得了全县森林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的骄人成绩。但这些还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夏理华说,林业工作中,除了栽种,更重要的是管护。要想培养起一棵大树,所耗费的心血不比培育出一个人才要少。
说起森林的种类数目,夏理华如数家珍,这些在外人看来形状莫辨的植物,从他口中出来后都贴上了一个个极其富有个性的标签。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夏理华的这个功夫也不是一天练成的。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有一个习惯,就是走到哪里看到比较特殊或少见的植物,都会用手机拍下来,回去之后认真研究它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规律。就像《新华词典》是作家必备的工具书一样,《种质资源手册》便是夏理华必备的工具书,也是他最常翻阅的书之一,若遇到一些不常见的冷僻植物,他就会向书中索求答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夏理华将先哲的临江一叹践行到了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经过这么多年工作上的磨练,夏理华不仅成长为了一个林业方面的专家,同时也是一个地理方面的学者——他上大学期间所读的地理专业,让他在考虑事物时不自然的就有了全局性的眼光,这是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几次出外的考察学习,更开拓了他的眼界,让他对于林业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世界化的高度。2013年的时候,夏理华赴巴西考察培训,从当地的林业交易大厅的参观中认识到了林业经济的趋势和发展;2014年在英国的考察中,又让他学习到了如何有效的进行森林保护和木材利用。通过这些考察培训和学习,夏理华更加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森林在整个地球环境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让他能够有效的结合国情,将外国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制定出一套适合泗水的林业发展战略模式。
夏理华将全身心扑在林业工作上,率领全县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两大理念,大搞造林绿化,实现县域荒山基本绿化,主要道路、水系全面绿化,使得城乡生态环境大幅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50%以上。一个田野林果化、水系生态化、道路林荫化、城区公园化、乡村园林化和建设布局合理、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城乡绿化体系,已经在泗水徐徐展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幅绿色的画卷将更加宏伟,更加壮大。而作为这一切的奠基者,夏理华将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笃实、坚定。